清晨的冰原,阳光洒在积雪上泛着微光,柳玄怀里的青铜钥匙忽然亮起柔白光——像雪后初晴的暖意,指向冰原木屋的建设地。三人乘冰龙赶到时,看到牧民们正围着堆不够数的木板发愁,老阿妈手里捧着块开裂的木板:“屋顶还差五块板,这两块又裂了,冬天风雪大,没屋顶可不行啊!”
旁边的年轻牧民蹲在地上,手里的钉子锈了大半,敲了几下就弯了:“钉子不够还生锈,钉不牢木板,木屋怕是撑不住冰原的风。”柳玄走近木屋框架,指尖触到冰凉的木柱,调动烙印里雪灵的星温:“开裂的木板能用雪灵的星温补缝,还能让木材更抗冻;生锈的钉子,林砚的雷光能除锈,再加固钉位就行。”
林砚先拿起生锈的钉子,掌心裹着淡雷光,轻轻扫过钉子表面:“雷光的温度能除铁锈,还能让钉子更硬,敲的时候不容易弯。”他教年轻牧民“对角钉法”:“先钉对角,木板不会歪,再补中间的钉,更结实。”旁边的孩子凑过来,林砚就用雷光把小铁丝弯成迷你木屋模型,给孩子玩,引得孩子举着模型跑向羊群。
苏清寒则走到开裂的木板旁,指尖凝出细冰风,顺着裂缝轻轻吹:“冰风先把裂缝里的碎木屑吹出来,再用雪灵的星温补缝。”她帮柳玄扶着木板,还在木屋四周设了圈薄冰风屏障:“暂时挡挡雪,建屋顶时不会积雪在框架上。”
柳玄则用雪灵的星温缓缓渗入开裂的木板,淡白光顺着裂缝游走,裂缝渐渐弥合,木材表面也多了层抗冻的微光。他还帮着把补好的木板抬上屋顶,对着阳光检查:“这里钉得有点松,再补颗钉子,不然风雪会灌进来。”老阿妈看着渐渐成型的屋顶,笑着去帐篷里端了锅热奶茶:“中午喝奶茶吃奶饼,暖暖身子!”
中午,大家围坐在木屋旁的火塘边,喝着热奶茶,奶饼的香气飘在冰原上。老阿妈擦了擦嘴,说起了雪灵的故事:“以前冰原的牧民住的是兽皮帐篷,冬天冻得人睡不着,雪灵就教我们用松木建木屋,还帮我们找抗冻的木材,用星温把木材缝补好,说‘木屋比帐篷暖,能挡住冰原的风’。”
有个老牧民补充:“有次木屋被暴风雪压塌了一角,雪灵连夜赶来,用冰风撑住屋顶,再用星温补好木梁,还在屋里帮我们砌了火塘,说‘火塘暖,心就暖’。”柳玄赶紧掏出小册子,把这些细节写进去,还画了个雪灵帮牧民砌火塘的小图,旁边的孩子指着图里的火塘,说:“我也要帮阿妈烧火塘!”
傍晚,木屋的屋顶终于盖好了,夕阳照在木板上,泛着暖光。三人跟牧民约定:下次来,柳玄带耐冻的窗纸给木屋装窗户;林砚帮着砌火塘,再做个铁烟囱,防止烟呛着;苏清寒则在木屋周围种上耐寒的草籽,春天能挡住点风沙。
青铜钥匙的柔白光渐渐淡去,贴在掌心温温的,像裹了层冰原的暖意。冰龙载着三人起飞时,看到老阿妈已经在木屋前点燃了火塘,火光从木屋的缝隙里透出来,暖得像冰原上的星星。柳玄翻着小册子,说:“下次该去熔窟了,把林砚修通风口的事写进去。”苏清寒点头:“熔窟的煤窑通风口上次说有点堵,得赶紧去看看。”林砚则摸着口袋里老阿妈给的奶饼,笑着说:“还得带点新打的铁钉,帮矿工修修挖矿的铁镐。”
冰龙飞过冰原,翅膀扫过积雪,带起的雪沫落在火塘边,很快化了。下方的木屋火塘亮着,牧民们的笑声顺着风飘过来,混着奶茶的香气——这平凡的暖火日常,正是他们一直守护的珍贵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