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舟泊在一片陌生的星云下时,林砚掌心的冰魄玉突然泛起极淡的柔光——不是此前的影像或声音,而是像在“感应”远处的星温。苏清寒凑近,玉面慢慢映出一行小字,不是任何已知的字迹,却能清晰读懂:“今日用‘快捷补能法’稳住了缓冲带波动,旧锚点的保护罩加了层温能,照笔记里说的,在铁盒里放了新的波动记录表。”
“是更后来的孩子。”苏清寒指尖碰过玉面,字迹没有消失,反而多了个小小的莲花图案,歪歪扭扭的,和之前那个小身影画的如出一辙,“他们在照着传承的方法做,还加了自己的记录——星温真的漫延开了。”林砚望向星云,星云的光正与玉中的柔光同步闪烁,像在为这行字“作证”。
林母的实验日志从苏清寒膝头滑开,自动翻到最后一页——上次拓入的转世者笔记旁,又多了几行稚嫩的批注:“这里的波动数据和我们测的不一样,可能是季节原因?下次去雾时海看看能不能找到规律”“铁盒的防潮垫有点旧了,换了新的,还放了个小本子记天气”。批注旁画着个小小的太阳,旁边写着“今天晴,温环很稳”。
“每一代都在给传承‘添细节’。”林砚拿起日志,指尖划过批注,太阳图案竟泛出暖光,与玉中的莲花图案连成一线,“林母当年留的不只是锚点,是让后来者能在守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苏清寒点头,她摸向光舟的储物格,里面放着的冰魄玉、实验日志,还有他们当年拍的锚点照片,都像是成了“传承链”上的一环,虽不再需要干预,却依旧温热。
星盘突然弹出一张模糊的照片,信号有些弱,却能看清画面:梧桐树下,一个小小的身影正蹲在铁盒旁,手里拿着旧笔记和新本子,旁边放着块小小的玉佩——玉佩的形状和裂玉相似,却刻着新的莲花纹。照片下方只有一行字:“奶奶说这是‘守星佩’,我也想当守护者,像笔记里写的人一样。”后面跟着个画得很圆的莲花表情,旁边还画了颗小星星。
“已经是第四代了吧?”苏清寒把照片保存下来,星盘自动将其归在“传承记录”的最新文件夹,前面标着“第三代守护者记录”“第二代守护者记录”“初代守护者记录”,清晰得像一条时光的线,“从林母到我们,再到他们,然后是这个孩子,星温真的没有断过。”林砚没有说话,只是握紧苏清寒的手,掌心的冰魄玉轻轻发烫,像是在回应照片里的“守星佩”。
光舟驶离星云时,冰魄玉的柔光慢慢散开,融入周围的星尘里。林苏并肩靠在舷边,望着远处的星河——曾经需要他们修复的时陨星带、雾时海,如今都在温环的笼罩下,泛着稳定的光;西湖的主锚、旧锚点的空间站,还有时空缓冲带,都成了星河中温暖的“坐标”,指引着后来的守护者。
“你说,我们还会收到消息吗?”苏清寒轻声问,风拂过她的发丝,带着星云的气息。
林砚摇头,却笑了:“不用了。只要看到这星河还亮着,看到星尘里偶尔闪过的莲花光,就知道星温还在漫延。”
这一章的最后,冰魄玉的莲花印彻底暗下,却不是结束——光舟的尾迹在星空中织成一道细细的暖光,顺着星河的方向,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尽头。远处的星尘里,偶尔会闪过一点莲花状的微光,像有人在记录,有人在守护,有人在把星温,继续递向更远的时光里。没有终局,只有星温漫延,如星河般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