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未至,南村的护脉井突然蒸腾红雾,井水化作岩浆状热浪扑向天际,井沿的玄武岩护壁瞬间熔成琉璃。狗蛋带着小玄鳞赶到时,地面已裂开蛛网般的龟裂,裂缝中渗出赤红火浆,菜苗被灼得蜷曲成炭——最靠边的那片萝卜地,萝卜缨子全成了黑灰,挖出来的萝卜像烧过的炭块,一捏就碎。“这火蛊比去年的赤焰蛊还凶!”狗蛋蹲下身,指尖刚碰到土壤就猛地缩回,“地温怕是能煮熟鸡蛋!”
林砚背着药篓匆匆赶来,翻出泛黄的《火蛊真解》,指尖划过图鉴里赤红色的幼虫:“火蛊专吮地脉阳气,不光烧作物,还会啃噬护脉符的灵力,再拖下去,南村的地脉就得断!”他用树枝拨开火浆旁的碎石,露出蜷在裂隙里的幼虫——虫身泛着暗红,爬过的地方留下细小的火痕,“得用地脉镇火三重法:先在田埂下埋‘朱雀镇火桩’,用花岗岩混火山灰,能吸地火;再用龙泉水煮雄黄兰,这草性凉,能浇灭土下的火毒;最后给护脉井装黑曜岩隔热层和云母通风管,别让火浆再往上冒。”
话音未落,远处就传来牛车轱辘的声响。北村的李叔赶着牛车,车上堆着码得整齐的花岗岩,石面还沾着后山的泥土:“俺们村凌晨就去采石,知道这石头能镇火,快卸下来用!”西村的王婶和几个妇人挑着竹篓,篓里的雄黄兰晒得干枯,叶片泛着暗绿:“阳坡采的雄黄兰,去年晒的还剩不少,煮水最管用!”东村的几个壮小伙抬着粗粗的云母管,管身裹着浸过桐油的麻布:“俺们村窑厂烧的黑曜岩板,还有这云母管,通风又隔热,护脉井肯定用得上!”
狗蛋当即分了工:村民们跟着北村的人埋镇火桩,在田埂下每隔五尺挖半人深的坑,放进花岗岩块,再撒上火山灰,用碎土压实。刚埋好第一根,地面的龟裂就慢了些,火浆渗出的速度也缓了。小豆子和阿明架起三口大铁锅,往锅里倒龙泉水,再把雄黄兰切碎丢进去,柴火噼啪作响,没多久,紫黑色的汤水就冒起热气,刺鼻的草药味散在空气里——这味一飘,菜地里的火痕竟淡了点。
林砚带着东村的人改造护脉井:先在井壁贴黑曜岩板,石板接缝处用石灰抹严,再把云母管插进井壁的孔里,管尾通向远处的土坡,让热气能顺着管子散出去。“得砌个防火沙围堰,”林砚擦了擦额头的汗,“用细沙混着明矾,能挡住溅出来的火浆。”众人七手八脚地堆沙,围堰刚砌好,护脉井里的热浪就弱了,红雾也慢慢散了些。
小玄鳞没闲着,从狗蛋肩头滑下来,尾巴尖泛着淡蓝的光,在菜地里穿梭。蓝光扫过的地方,藏在土下的火蛊卵就露了出来——卵是淡红色的,埋在离地表不远的地方,一碰到蓝光就慢慢变黑。“跟着小玄鳞的光招!”狗蛋喊着,拿起小铲子,顺着蓝光挖下去,果然挖出几颗蛊卵,“把卵挖出来,丢进雄黄兰水里,别让它们孵出来!”
忙到日头偏西,镇火桩埋完了,雄黄兰水也浇了大半。菜地里的火浆不再渗出,龟裂的地面慢慢合拢,焦黑的菜苗旁,竟有几株嫩绿色的新芽冒了出来——是之前没被烧透的小白菜,叶片还带着点水汽。护脉井的隔热层也装好了,井里不再冒红雾,只是云母管里偶尔飘出淡淡的热气。
这时老周拿着张纸赶过来,纸上是他画的“地脉镇火轮值表”,上面标着各村负责的地块,还有更换镇火桩、煮雄黄兰水的时间:“火蛊会跟着地脉燥气反复,不能掉以轻心!”他把表递给狗蛋,“每天各村派护脉哨巡查,记录地温、土壤湿度,要是地温又高了,就赶紧加火山灰,再煮点雄黄兰水浇一浇。”他顿了顿,又说,“七村交界处得挖条地脉防火渠,填花岗岩和火山灰,形成防火网,万一火蛊扩散,也能挡住。”
狗蛋接过表,和小豆子、阿明一起,把表抄了七份,送到各村的护脉哨手里。傍晚时分,七村的壮小伙们又一起挖防火渠,渠宽三尺,深两尺,填进花岗岩碎块和火山灰,一直挖到天黑,渠的雏形才算出来。
回到护脉岗,狗蛋坐在油灯下,往护脉册上画白天的事:画了埋镇火桩的村民,画了煮雄黄兰水的铁锅,还画了装着隔热层的护脉井。小玄鳞爬过来,尾巴沾了点墨,在画旁印了个金色的火焰印记——印记泛着淡光,像个小小的盾牌。“这印记,是说咱们挡住火蛊了?”狗蛋摸了摸小玄鳞的头,小家伙蹭了蹭他的手心。
接下来的几天,七村按轮值表巡查。护脉哨每天早上测地温,中午浇一遍稀释的雄黄兰水,傍晚检查镇火桩有没有松动。南村的菜地里,新芽越长越多,之前焦黑的土地慢慢变回褐色,连护脉井旁的草都冒出了绿芽。狗蛋路过南村时,看见王婶在菜地里拔草,她手里的篮子里装着刚长出来的小白菜:“多亏了大伙帮忙,这菜总算能活了!”
狗蛋摸了摸护脉册上的金色火焰印记,心里明白:联盟的守护,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从埋镇火桩到挖防火渠,从北村的花岗岩到西村的雄黄兰,七村拧成一股绳,才挡住了这地脉旱劫。往后不管再遇到什么蛊患,只要大伙一起上,就没有扛不过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