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牙带来的消息,像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在小院里激荡起层层涟漪。龙岭迷窟,西周古墓,尸仙传说,以及与那邪门青铜甲片千丝万缕的联系,无不预示着这将是一场比野人沟更加凶险莫测的旅程。然而,经过短暂的低气压后,三人眼中燃起的,更多是凝重而非畏惧,是跃跃欲试而非退缩。
“干!”王胖子第一个打破沉默,用力一拍大腿,震得桌上的茶缸都跳了一下,“他娘的!刚弄了点趁手的家伙,正好拿那什么迷窟练练!西周墓啊!里面的宝贝还不得论筐装?”他的思维永远简单直接,危险与财富成正比。
胡八一没有他那么乐观,眉头依旧紧锁,手指在地图上“龙岭”的位置反复摩挲:“陕西……龙岭……这地方我没去过,地形不熟。迷窟,鬼打墙,尸仙……听着就邪性。那封匿名信更是蹊跷,是敌是友都分不清,就把咱们往那儿引。”
张九歌沉吟道:“胡大哥的顾虑是对的。但正如我所说,这或许是个机会。敌暗我明,与其被动等待对方出招,不如我们主动进入棋盘。至少,我们能选择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进去。”他顿了顿,看向胡八一,“而且,我们这次准备更充分,经验也更多了。”
胡八一抬起头,目光扫过王胖子跃跃欲试的脸,又落在张九歌沉稳坚定的眼神上,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用力一拍地图:“好!那就去会会这个龙岭迷窟!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战略既定,接下来就是紧张而细致的战术准备。有了野人沟的教训和刚刚到手的“活动经费”,这次的准备工作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胡八一负责全局规划和硬装备。他首先通过大金牙和一些隐秘渠道,尽可能搜集关于龙岭一带的地理资料、民间传说,尤其是“迷窟”的任何零星信息。虽然所得甚少,但至少知道龙岭地处陕西北部,山势复杂,多溶洞暗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
接着是装备清单的拟定和采购:
1. 照明与探测: 购买了多盏大功率的矿灯和充足的电池,远超上次的虎头手电;添置了长距离的强光信号棒;甚至还设法搞到了一个老旧的军用指北针和几条用来测试空气成分的简易试纸。
2. 武器与工具: 两把保养良好的土铳和足够的火药、铁砂是重中之重,作为远程火力支援;新采购的合金工兵铲更加轻便坚固;增加了数捆不同规格的登山绳、岩钉、滑轮组,以应对复杂的洞穴环境;准备了锋利的开山刀、多功能军刀。
3. 生存物资: 购买了高能量的压缩饼干、肉干、巧克力;准备了净水药片和多个水壶;每人配备了一个急救包,里面除了纱布消炎药,还根据张九歌的建议,加入了一些提神醒脑、解毒驱瘴的草药粉;厚实的御寒衣物、睡袋、防水布也一应俱全。
4. 特殊物品: 朱砂、黑狗血、糯米等辟邪物品备量充足;张九歌特意要求胡八一寻找一些年份久远的雷击木碎屑和纯度更高的雄黄,以应对可能更厉害的“尸仙”或毒虫。
王胖子则成了“后勤总管”,负责将所有物资分类、打包、检查。他干得兴致勃勃,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把每一样东西都擦拭得干干净净,打包得整整齐齐,仿佛不是去冒险,而是去郊游。用他的话说:“家伙事儿利索,心里才踏实!”
张九歌的任务则是“软件”准备和精神提升。他闭门不出,除了继续修炼养气,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研究西周时期的历史、墓葬制度、礼仪规范以及可能出现的机关类型上。他凭借穿越前的考古学知识,结合观山太保传承中关于更早期墓葬的记载,在笔记本上详细罗列了西周墓可能的特点:多为土坑竖穴墓或崖墓,注重礼器组合,青铜器纹饰诡谲,可能设有积石积沙、伏火等机关,殉葬制度盛行需警惕尸变……他还反复回忆野人沟中遭遇的各种超自然现象,思考应对之策,尤其是那“鬼打墙”的传闻,让他格外警惕,这往往涉及奇门遁甲或强大的精神干扰。
期间,大金牙又偷偷来过一次,送来了他能找到的关于陕西风土人情的几本旧书,并再三表示,如果需要向导或当地接应,他可以想办法,但被胡八一婉拒了。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就在出发前三天,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敲响了小院的门。
当时胡八一和王胖子正在院子里最后检查装备,张九歌在屋内整理笔记。王胖子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是一位穿着得体卡其布风衣、戴着眼镜、气质干练的年轻女子。她身材高挑,容貌秀丽,但眉宇间带着一股英气,眼神锐利而冷静。
“请问,胡八一先生是住在这里吗?”女子开口,声音清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王胖子愣了一下,被对方的气场镇住,下意识地点点头:“啊……是,你找老胡?”
胡八一闻声走过来,看到女子,也是微微一怔,显然不认识对方:“我是胡八一,你是?”
女子微微一笑,伸出手:“胡先生你好,我叫Shirley杨。或许,我们可以谈谈关于龙岭迷窟的事情。”
她的这句话,如同平地惊雷,让胡八一和王胖子瞬间变了脸色!她怎么会知道龙岭迷窟?!
屋内的张九歌也听到了动静,走到门口,目光与这位自称Shirley杨的女子相遇。四目相对,张九歌心中莫名一动,他从这个女子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常人的气息,那是一种受过良好教育、见多识广、并且……似乎也接触过某些超自然事物的独特气质。
Shirley杨的出现,让原本就迷雾重重的龙岭之行,增添了更大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