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像一头卧着的苍狮,城墙高得像削平的山壁,砖缝里都透着年头。
朱雀大街宽得能跑十驾马车,石板光溜溜的,两旁树影里藏着连片的朱门。
北头宫城顶的琉璃瓦晃眼,飞檐翘得老高,满城的钟鼓声裹着人声,好不热闹。
唯一不美的是并没有任何人前来迎接他们的凯旋,唯有一些好奇的百姓,待在道路两侧向着他们张望。
从那思念和担忧的眼神中,不难看出他们是想看看凯旋的队伍中,有没有自己那从军的儿子或者丈夫。
不过他们大部分注定要失望了,能够进城的无疑只是少数人,除了战场上立下大功,或者身居高位之人,其他将士已经都驻扎在了洛阳城外。
刘晁对此并没有太过意外,大汉如今已经烂在了骨子里,想让忙于享乐的灵帝率百官出城迎接,那是一点可能都没。
百姓受官僚剥削,地主世家压迫,自然也不会出来迎接凯旋,若不是心中有着对亲人的思念和期盼,他们甚至都不会前来围观。
一时间,众人脸上也都失去了凯旋的喜悦。
直到一个队伍出现,现场这才开始热闹起来。
只见卢植带着苏双张世平二人,率领一众仪仗队出现,擂鼓奏乐,为众人一一庆功,事无巨细,歌颂战功。
当周围百姓听到歌颂中,赵云单骑冲营,阵斩张宝,斩将夺旗,歌唱一枪肝胆平乱世,手中长枪定乾坤时,全都被调动情绪,跟着一起热血沸腾起来,欢呼连连。
直到最后,歌颂黄巾势大,洛阳危在旦夕,皇甫嵩临危受命,一把火焚长社烬,万甲摧锋定汉疆,再次引得一众百姓欢呼。
期间,几乎每个有功之人都被夸了一遍。
卢植自然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他是被苏双和张世平请来充当门面的。
不过要说暗中没有刘晁的授意,他是一点不信的。
这首颂歌辞藻直白,诗句偏向热血,但却能将众人功绩以此表达出来,也非常人能够做出。
卢植有理由怀疑,这就是自己的这位才华横溢的弟子所作。
刘晁这么做虽然张扬,但对凝聚军心却是有着莫大好处,为此卢植还亲自写了奏章说明原因,得到了灵帝的准许。
这番行为看似不太明智,太过张扬,容易落人口舌,但对刘晁来说却是有益无害。
他本就谣言缠身,也不在乎再加上一个好大喜功的骂名。
一旦此事传开,他还能在军中树立起一定声望,最重要是还能得到皇甫嵩等人的好感,可谓是一举两得。
皇甫嵩等人也不是傻子,看到苏双等人对着刘晁喊主公,也都明白了是谁的安排。
一时间皇甫嵩也再次贡献出10点好感度,达到20点好感度,并贡献出100点英魂值。
其他人也都或多或少增加了一些。
可惜曹操一众人等已然提前去支援各地汉军,不然他肯定还能收割一波英魂值。
即便如此,刘晁也收到了无数好感和共计500点英魂值。
当前英魂值总数也首次来到了3100。
相比起颍川书院,皇甫嵩麾下门客将士的总体质量还是差了一些,但刘晁已然很是满足。
很快便有宫中之人前来传旨,将一众将士引至皇宫。
刘晁的功劳不小,有幸跟随皇甫嵩一起入宫面圣。
半路上,卢植不由压低声音,告知刘晁道:
“这些时日为师已将你举为孝廉,文书早已递往中枢,虽然有着各种阻挠,但有你送来的分支族谱和为师的举荐,理当不会出现问题,一会儿上朝陛下定会问及此事,为你封赏。”
“多谢老师提拔,此番若能得到陛下封赏,担任官职,弟子定当以民生为要,勤勉自勉。”
刘晁微微点头,随即感激的说道。
他在前来之时便已提前打理好关系,想要凭借战功获得一官半职,等到黄巾之乱结束之后便立刻上任。
他可不是历史上的刘备,不会被人轻易抹去功劳。
当然,相比之下,他现在所立下的功劳更大,也更会做人。
刚刚颂歌更是没有少了自己,就连关赵都没有落下。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有着敌对势力,比如军中的董卓势力,朝中的崔家和袁家,都是想置他于死地的顶级势力。
张让等宦官虽然掌权,却也不会为了他去和这几方势力硬碰,所以他的封赏具体如何,还要看灵帝的意思。
德阳殿。
灵帝不情不愿的坐于御座上,按照早就商议好的政策对皇甫嵩等人进行封赏。
在宣旨太监念到钱财和布帛赏赐时,灵帝便露出一副肉疼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刘晁见状若有所思,心中对自己赚钱的计划,更多了几分迫切。
等到众人一一封赏完毕,灵帝这才看向刘晁笑道:
“呵呵,汉室能出现你这样的英杰,吾心甚慰,卢尚书的文书朕已亲自观阅,准你举孝廉,出将入仕。”
“多谢陛下爱戴,臣定不负所托。”
刘晁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道。
“嗯,你的功劳朕都看在眼里,又为汉室宗亲,故而朕欲封你为常山太守,你看如何?”
灵帝思忖片刻,随即不由说道。
刘晁闻言顿时大喜过望。
常山临近太行,对他日后收拢黄巾极为有利,乃交通和防御要郡,拥有实权,绝对是目前最适合他发展根基之地。
“陛下不可,常山连接并幽冀三洲,乃是抵御异族的交通要地,刘晁虽贵为汉室宗亲,但年龄尚幼,从未处理过政事,恐难担此大任。”
袁隗见状,第一个跳出来阻止。
其后是崔家崔烈,二人一出列,满朝文武至少有一半都跟着站出来阻止。
有人甚至当面说出刘晁贿赂宦官,勾结黄巾之言。
刘晁心中那个气啊。
好在他也有自己的人脉。
卢植和皇甫嵩对视一眼,齐齐出来赞同灵帝之言,言刘晁之才冠绝颍川书院,还拿出了刘晁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举例,言其足以担此重任。
就在双方吵的不可开交之时。
崔烈却是突然再次跳出来,指责刘晁勾结黄巾,暗杀他儿子之事,并明里暗里表示愿意拿出一千万钱,前往西园购买三公之位。
灵帝闻言顿时心动了。
虽然他卖官鬻爵明码标价,但愿意出钱购买官位之人,毕竟只是少数。
更别说是崔烈这种颇有威望之人。
这是对他卖官鬻爵行为的一种认可。
而且他对这一千万钱也是无比眼热。
这次黄巾之乱他可是花了不少钱财。
迫切需要财源收入。
退一万步说,这一千万钱,可不是谁都能一次性拿出来的。
哪怕是世家大族,资产数亿,想要一次性拿出一千万钱,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他们大部分的钱财,其实都在良田和地产这些不动产之上。
“朕自是相信晁弟的!寡人听说晁弟也是生财有道之人,可愿事后……咳咳,可愿拿出一千万钱前往一趟西园?”
灵帝略微有些尴尬的看向刘晁,随即亲切的问道。
“这……”
刘晁闻言顿时无语了。
这特码有这样当皇帝的吗?
就差没直接说你若是拿不出一千万,就当不了常山太守了。
虽然常山太守若是想通过买官得来,比之三公之位还贵,两千万都未尝能够拿下。
但他现在没有这么多钱啊!
而且即便有这么多钱,他也要用来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根基,不会用来明目张胆的买官,以免留下这方面的骂名,惹来天下人才的反感。
“嗯,既然如此,那就一个月后先去常山中丘之地担任县令吧,至于关赵等人的任命,就交给你自行决定吧。”
灵帝见状顿时眉头微皱,随即直接认命道,态度变化之快,简直令人咋舌。
不过这也正中袁隗崔烈等人下怀。
刘晁虽然气灵帝昏庸,但却更恼袁隗和崔烈等人的阻挠,但他人微言轻,只能无奈接旨。
不过心中却也更加坚定了再造大汉,三兴汉室,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