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Seven 平台成为了风暴眼中宁静的孤岛。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了意义,只有逻辑锚点那稳定而悠长的搏动,如同亘古不变的心跳,标记着光阴的流逝。平台上,新生与重建的节奏有条不紊。
林墨沉浸在规则与物质的深层交互中。他不再仅仅满足于修复与强化,而是开始系统地探索“信息编织”的边界。利用平台的基础设施和逻辑锚点近乎无限的知识库支持,他成功地将“秩序合金”的配方稳定下来,并衍生出数个变种:侧重于能量导通的“灵银”,专注于结构韧性的“墨钢”,以及能够微弱放大灵能效应的“共鸣金”。这些新材料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用于“秩序方舟”的深度改造。
此刻的方舟,已不再是当初那艘伤痕累累的逃亡舰。它的装甲大部分被银灰色的秩序合金替换,线条更加流畅,结构更加坚固,表面流淌着若有若无的规则纹路。引擎被重新设计,融合了地热能源的高效与灵能驱动的灵活性,尾部喷口偶尔会逸散出细微的银蓝色光粒。最显着的变化在船首——那里加装了一个由多层秩序合金与共鸣金构筑的、形似花苞的装置,这是林墨设计的“秩序投射器”原型,能够将他凝聚的“秩序之种”或小范围逻辑闭环,以更稳定、更精准的方式发射出去。
吴庸和小李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方舟的改造中。他们不再是当初那个只能惊慌失措的技术员和助手,在林墨的指导和实践磨练下,他们已经成长为合格的工程师和驾驶员,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分舰船系统的维护与升级。看着这艘凝聚着心血与希望的新生方舟,他们眼中充满了自豪。
凌霜的恢复则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在“宁静图腾”的辅助和逻辑锚点秩序环境的滋养下,她的灵能不仅完全恢复,更发生了质变。那缕融合的银色本源彻底与她自身的蓝色灵能交融,形成了一种更加凝练、带着金属光泽的“星银灵能”。她不再仅仅依赖短杖,而是能够徒手凝聚灵能,构筑更复杂、更坚固的屏障与符文。她开始系统地整理和推演从银色本源中获得的、属于旧时代强者的灵能知识与战技,试图重建一套更适合当前环境的、完整的灵能修炼与战斗体系。
平台的一角,被她用灵能细致地刻画出了一个复杂的冥想矩阵,中心悬浮着一枚由她亲手用“共鸣金”锻造的、不断旋转的灵能核心——这是她为自己设计的“灵能增幅器”雏形。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林墨并未沉溺于这短暂的安宁。他时常站在平台边缘,目光穿透那层柔和的光幕,投向逻辑锚点结构之外,那片依旧被“虚妄之潮”残余色彩所晕染的深空。编辑器与信息侧碎片的力量,结合锚点提供的宏观数据,让他能够以一种超越物理距离的视角,“阅读”着远方宇宙的“健康状态”。
他“看”到,虽然逻辑锚点的稳定阻止了世界的彻底崩坏,但“虚妄之潮”的残余影响依旧盘踞在广袤的星域中。如同感染后的疤痕,那些区域的规则依旧脆弱,侵蚀体仍在滋生,零星的污染事件如同暗夜中的火星,随时可能复燃。更遥远的地方,一些微弱但确实存在的秩序信号(可能是其他碎片或幸存者)如同风中之烛,明灭不定。
“我们守住了基石,但重建家园,需要清扫整个屋子。”林墨在一次团队核心会议上,对凌霜、吴庸和小李说道。苏茜依旧在深度维生中,但生命指标平稳,并且林墨发现,在秩序环境的影响下,她的身体似乎正在进行着某种极其缓慢的良性异变,或许当她醒来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我们需要情报,需要了解‘虚妄之潮’残余势力的分布,需要找到其他可能存在的秩序火种或锚点碎片。”林墨调出了一副由编辑器结合锚点数据生成的、覆盖已知星域的态势图,上面标注着大大小小的危险区域和未知信号点。
“方舟的改造即将完成,我们具备了初步的远航能力。”吴庸汇报着进度,“新引擎的续航和速度远超旧型号,防御系统也足以应对常规的规则乱流和小规模侵蚀体群。”
“我的灵能体系也初步稳定,可以应对高强度的战斗和探索任务。”凌霜补充道,指尖一缕星银色的灵能如同活物般流转。
就在这时,编辑器突然传来了一阵不同寻常的提示音,并非警报,而是一种……接收到特定格式信息的信号。
“检测到来自深空的高优先级、非重复性信息流。编码格式:旧时代泛宇宙文明紧急通讯协议(修订版7)。信息源方向:猎户座悬臂支流,K-77星云方向。信息状态:极度微弱,断断续续,正在持续衰减。”
深空通讯?!旧时代的标准协议?
所有人都精神一振!除了他们和“灵匠”,还有其他成组织的幸存者?而且掌握了星际通讯技术?
“尝试解析信息内容!增强信号接收!”林墨立刻下令。
玉简与信息侧碎片全力运转,结合逻辑锚点提供的庞大计算资源,开始对那缕微弱得几乎要消散在宇宙背景噪音中的信息流进行捕捉、放大和解码。
过程很艰难,信号实在太弱,且受到“虚妄之潮”残余的严重干扰。断断续续的字符和破碎的语音片段在屏幕上跳跃:
“……这里是……‘黎明号’……深空科研舰……”
“……遭遇未知……规则风暴……引擎受损……生命维持……”
……坐标……(一串模糊的星图数据)……
……重复……请求……任何收到此信号的……秩序阵营……援助……”
……我们携带了……‘方舟计划’……最终数据库……备份……”
……警告……小心……‘影裔’……它们……在狩猎……”
……信号……即将……中断……”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无论编辑器如何尝试,都无法再捕捉到任何有效信号。
舱室内一片寂静。
“黎明号”……深空科研舰……“方舟计划”最终数据库……“影裔”……
每一个词汇都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
“他们还活着!但情况危急!”小李激动地说。
“‘方舟计划’的最终数据库!”吴庸眼中放光,“那可能包含着旧时代最顶尖的科技,甚至可能……有关于‘虚妄之潮’起源的线索!”
“还有那个‘影裔’……”凌霜眉头紧锁,“听起来像是‘吞噬之影’的某种衍生物,或者……是另一种我们尚未知晓的威胁?”
林墨凝视着屏幕上最终定格的那串模糊的坐标数据,编辑器正在全力进行修正和推算。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机会在于,可能获得至关重要的知识、技术,甚至新的盟友。
风险在于,K-77星云方向远离逻辑锚点的直接影响范围,是“虚妄之潮”残余势力较强的区域,并且存在着名为“影裔”的未知威胁。以他们目前的力量,进行如此远距离的深空救援,无异于闯入龙潭虎穴。
“编辑器,基于现有数据,评估救援任务可行性,并生成初步行动计划。”
“方舟最终改造还需多久?”
“我们的物资和能源储备,能否支撑一次往返?”
林墨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冷静而迅速。
短暂的计算和汇报后,情况明朗:
救援任务风险等级:高。
方舟最终改造预计在 72 小时内完成。
能源储备充足,但需要精打细算。
初步行动路线已规划,需穿越三个标记为“中危”的规则紊乱区。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墨身上。
他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再次看向那串坐标,仿佛能穿透无尽虚空,看到那艘发出绝望求救信号的“黎明号”。
然后,他看向自己的同伴,看向那艘即将获得新生的“秩序方舟”,最后,目光与凌霜坚定而信任的眼神交汇。
“准备出发。”林墨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往无前的决断,“目标:K-77星云,救援‘黎明号’。”
星火不仅需要守护,更需要主动去点燃更远的黑暗。
新的征途,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