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瑶蹲在柳树下编筐时,指尖总被柳条的嫩芽刺到。新抽的柳枝条嫩得发绿,带着点涩手的绒毛,她咬着嘴唇把断了的柳条扔进竹篓,泄气地戳了戳筐底的缝隙:“这破柳条,根本不听话。”
墨尘坐在旁边削竹篾,刀刃划过竹片的声音沙沙响,听着倒比青瑶这边的“噼啪”折裂声顺耳。“新柳太脆,得用去年的老枝打底,”他头也不抬地说,“你看你,非要用刚冒头的嫩芽编,不折才怪。”
青瑶瞪他一眼,捡起根还算结实的枝条,学着他的样子往筐沿上缠,结果手一滑,柳条弹回来抽在脸上,疼得她“嘶”了一声。墨尘赶紧放下刀凑过来,指尖轻轻碰了碰她泛红的脸颊,动作快得像怕被烫到似的:“傻不傻?编不成就别硬来,我弄完竹篾帮你。”
“才不要你帮,”青瑶把脸扭到一边,耳根却悄悄红了,“李婆婆的猫崽后天就要生了,我答应给它们编个软和的柳筐当窝,总不能让你一个大男人抢了我的活。”她说着又拿起柳条,这次学乖了,选了半老不嫩的枝条,慢慢往框架上绕。
墨尘看着她认真的侧脸,阳光顺着柳树枝桠漏下来,在她鼻尖上跳着碎光。他忽然想起早上娘说的话:“瑶丫头手巧,就是性子急,你多让着点。”那时他还嘴硬说“谁让着谁还不一定”,此刻看着她被柳条磨红的指尖,倒真觉得该多担待些。
“喏,这个给你。”他从兜里掏出个小布包,打开是些光滑的圆石子,“把这个垫在筐底,能隔开潮气,猫崽睡着舒服。”这是他早上特意去溪边捡的,一个个洗干净晒得暖洋洋的,摸着像块小暖玉。
青瑶眼睛亮了亮,捏起颗石子往筐底一放,果然稳当。“算你有点用,”她嘴上不饶人,却把石子一个个仔细摆好,摆成个圆圆的圈,“这样猫崽蜷在中间,就像躺在小月亮里啦。”
墨尘看着那个石子圈,忽然笑了:“你还说不要我帮,这石子不就是我找的?”
“那……那我也没让你找啊!”青瑶的声音有点飘,手里的柳条却编得顺了许多,筐底慢慢显出个圆润的弧度,像个浅浅的小摇篮。
这时李婆婆挎着竹篮路过,看见柳树下的两人,笑得眼睛眯成条缝:“哎哟,这柳筐编得真像样!我们家老花猫昨天还对着空筐喵喵叫,看来是等不及要当妈妈咯。”
“婆婆您放心,保证软软和和的!”青瑶举着筐转了圈,柳条间的缝隙匀称了不少,“里面垫上旧棉絮,再铺层你上次说的绒布,保准猫崽们舒服得不想出来。”
李婆婆凑近看了看,指着筐沿的花纹点头:“这缠枝的花样比镇上买的还好看,瑶丫头这手艺,将来嫁了人,家里准能收拾得妥妥帖帖。”
青瑶的脸“腾”地红透了,手里的柳条“啪”地掉在地上,正好落在墨尘脚边。他弯腰捡起,自然地接话:“她也就编筐还行,上次煮鸡蛋都能煮裂,还得我帮着收拾。”
“你胡说!”青瑶伸手去抢柳条,却被墨尘举得老高,两人闹着撞在一起,柳筐从膝头滚到地上,筐里的石子撒了一地,像泼了把碎银子。
李婆婆看着他们笑出了声:“瞧瞧这俩孩子,跟春天的嫩芽似的,一碰就冒傻气。”她放下竹篮,里面是刚蒸的槐花糕,“歇会儿吧,尝尝新蒸的糕,就着这春天气息,比啥都香。”
青瑶捡起块槐花糕塞进嘴里,甜丝丝的花香混着面香在舌尖散开,她偷偷看了眼墨尘,他正把撒落的石子一颗颗捡回筐里,阳光落在他发顶,绒毛都染上金芒。她忽然觉得,这柳筐编得慢一点也挺好,至少能多待一会儿,闻着槐花的香,听着他削竹篾的沙沙声,像把春天的日子,慢慢织进了筐眼里。
墨尘捡完石子,见青瑶望着他出神,把手里的槐花糕递过去:“傻看啥?再不吃就凉了。”
青瑶接过糕,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没看啥……就是觉得,这筐编完了,猫崽肯定会喜欢。”
墨尘看着她沾着糕屑的嘴角,没忍住伸手帮她擦掉,指尖的温度落在唇边,像被春天的风轻轻吻了一下。青瑶的心跳忽然乱了节拍,低头猛啃槐花糕,却尝出了比糖还甜的滋味,混着柳芽的涩、阳光的暖,在心里慢慢漾开,像柳筐里悄悄铺开的软棉絮,温柔得让人不想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