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京城,风里带着几分寒意,却吹不散朝堂上的暗流。这天早上,苏软桃刚到桃记,就看到几个客人在低声议论,眼神还时不时往她这边瞟,春杏也神色紧张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
“姑娘,您看这个……” 春杏把纸条递给苏软桃,上面写着 “苏软桃靠摄政王与太后偏袒获御厨顾问身份,桃记药膳掺名贵药材抬价,坑害百姓”,字迹潦草,显然是故意散播的谣言。
苏软桃握着纸条,指尖有点凉。她知道,肯定是那些顽固的朝臣不甘心,想通过谣言破坏她和萧璟渊的婚事,可她没想到,他们会把主意打到桃记上,打到她最在意的药膳上。
“姑娘,别理他们!都是瞎编的!” 李三走过来,看到纸条,生气地说,“咱们的药膳都是真材实料,价格也公道,老客都知道!”
可谣言像长了翅膀,很快就传遍了朱雀街,甚至有人在桃记门口徘徊,不敢进来,怕真的 “被坑”。苏软桃看着空荡荡的前厅,心里有点慌,却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 她不能慌,要是她慌了,徒弟和春杏他们会更慌,桃记也会受影响。
“阿渊,谣言的事……” 苏软桃刚想给萧璟渊送信,就看到他快步走进来,脸色有点沉,显然已经知道了。
“我都知道了。” 萧璟渊走过去,握住她冰凉的手,轻声说,“别担心,我带你去澄清,咱们用事实说话,让那些人无话可说。”
他让人把桃记的账本搬到朱雀街的空地上,还请了朱雀街的管事和几位德高望重的街坊做见证。账本上清晰地记录着每种食材的采购价格、药膳的售价,比如当归羊肉汤成本三文,售价五文,只赚两文,比京城其他餐馆的利润还低;春笋虾饺用的是江南河虾,成本四文,售价六文,都是平价。
“大家看,这是桃记的账本,每个月都有管事核对,绝无虚高价格。” 萧璟渊举起账本,对着围观的人说,“软桃做药膳,从来都是真材实料,她甚至会给老弱病残免费送汤,怎么可能坑害百姓?”
这时,有人质疑:“可有人说她靠名贵药材抬价,比如人参、燕窝……”
苏软桃站出来,平静地说:“我做的药膳,大多用的是常见食材,比如当归、莲子、春笋,这些都是百姓能买得起的;偶尔用人参,也是太后赏赐的,我用来给生病的老客免费做汤,从没收过钱。今天我就现场做一道当归羊肉汤,大家可以看看,用的是不是普通食材。”
她让人把灶台搬到空地上,当场拿出新鲜的羊肉、当归、生姜,没有任何名贵药材,熟练地切块、焯水、慢炖。不一会儿,羊肉汤的香气飘满了朱雀街,围观的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大家可以尝尝,这就是桃记的当归羊肉汤,和平时卖的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苏软桃盛了几碗,递给围观的人,包括之前质疑的人。
有人尝了一口,点头说:“就是这个味道,和我上次吃的一样,没加什么名贵药材,很鲜。”
“我之前也吃过,确实平价又好吃,是谣言!”
萧璟渊还拿出太后赐的 “江南药膳正宗” 匾额,说:“这是太后亲赐的匾额,要是软桃的药膳有问题,太后怎么会认可她?”
围观的人一下子明白了,纷纷指责散播谣言的人:“太过分了,竟然编造谣言害人!”“软桃姑娘这么好的人,怎么会坑害百姓?”
之前在桃记门口徘徊的客人,也纷纷走进桃记,说要吃当归羊肉汤,支持苏软桃。谣言不攻自破,那些躲在暗处散播谣言的朝臣,也没了声音。
“谢谢你,阿渊。” 苏软桃靠在萧璟渊身边,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萧璟渊揉了揉她的头发,笑着说:“我们是夫妻,本就该同心同德,以后不管遇到什么谣言,我都会陪你一起面对。”
夕阳下,桃记的香气再次飘满朱雀街,前厅里又坐满了客人,徒弟们忙着端茶送菜,春杏笑着核对订单。苏软桃知道,只要她和萧璟渊同心,只要她坚持用心做药膳,就没有什么能打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