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的灶台比桃记小馆的大了一倍,铜锅擦得锃亮,挂在墙上的刀具排列整齐,泛着冷光。苏软桃正跟着总管熟悉厨具,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带着轻视的声音:“就是你要掌勺江南宴?看着倒像个娇弱的小丫头,怕是连宫廷药膳的规矩都不懂吧?”
她回头一看,是个穿着藏青御厨服的中年男人,腰间系着明黄腰带,是御厨领班刘师傅。他双手抱胸,眼神挑剔地上下打量苏软桃,嘴角还带着点不屑 —— 在他看来,宫廷药膳讲究精准到分毫的配比和严格的礼仪,一个民间小馆的厨娘,根本没资格担此重任。
“刘师傅您好,我叫苏软桃,此次承蒙太后恩典,来协助准备江南宴。” 苏软桃礼貌地颔首,没有因为他的态度而生气。
“协助?” 刘师傅嗤笑一声,指了指角落里的旧砂锅,“太后让你掌厨,你就得拿出真本事。我们御膳房做药膳,用的都是专用的银锅,能精准控温,你一个民间厨娘,怕是连银锅都不会用吧?还有,宫廷药膳的食材配比都有定例,你那民间做法,要是不合藩王口味,谁来担责?”
旁边的御厨们也跟着窃窃私语,有的面露质疑,有的幸灾乐祸 —— 他们早就听说太后要让个民间厨娘掌厨,心里本就不服,现在有刘师傅带头,更是觉得苏软桃肯定撑不起来。
苏软桃攥了攥手心,刚想开口辩解,就听到身后传来萧璟渊的声音:“刘师傅这话就不对了,药膳的核心是用心和味道,跟用银锅还是砂锅,是宫廷做法还是民间做法,有什么关系?软桃在京城开的桃记小馆,每天客人络绎不绝,她的药膳要是不好,太后也不会特意点名让她来。”
刘师傅看到萧璟渊,脸色瞬间变了,赶紧躬身行礼:“参见摄政王。臣只是担心苏姑娘不熟悉宫廷规矩,耽误了宫宴,绝没有轻视之意。”
“有没有轻视,你自己心里清楚。” 萧璟渊走到苏软桃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软桃,别跟他计较,你做一道你的拿手药膳,让大家尝尝,也好让刘师傅放心。”
苏软桃点点头,目光落在御膳房的食材架上 —— 上面有新鲜的糯米、桂花和莲藕,刚好能做 “桂花糯米藕”。她对总管说:“麻烦帮我准备三斤糯米、两节莲藕、半斤桂花糖,不用银锅,就用我带来的砂锅。”
刘师傅在旁冷眼看着,心里等着看她出丑 —— 他觉得民间厨娘不懂火候,肯定会把糯米煮得夹生,或者把莲藕煮烂。
苏软桃动作熟练地处理食材:糯米提前泡了两个时辰(她昨晚特意准备好带来的),莲藕去皮后洗净,切开一头,把糯米小心地灌进去,用牙签固定好,放进砂锅里,加入清水和桂花糖,小火慢炖。
御厨们围在旁边看,有的还小声议论:“这么慢炖,怕是要炖到午时才能好,宫宴哪等得起?”“我看她就是瞎折腾,一会儿肯定做不好。”
只有御厨张师傅站在后面,悄悄给苏软桃递了个干净的布巾:“姑娘,小心烫,砂锅盖沉,我帮你扶着。” 他早就吃过苏软桃的药膳,知道她的手艺,也明白萧璟渊的意思,想帮她解围。
一个时辰后,砂锅掀开,浓郁的桂花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御膳房,糯米藕的颜色晶莹剔透,裹着淡淡的糖霜,看起来就诱人。苏软桃切了几块,递给总管和刘师傅,还有旁边的小太监。
小太监先尝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好吃!糯米软糯,莲藕清甜,桂花香味特别浓,比御膳房以前做的还好吃!”
总管也点点头,赞不绝口:“确实不错,甜而不腻,口感软糯,很符合江南风味。”
刘师傅皱着眉尝了一块,心里不得不承认味道确实好,可嘴上还是不服:“也就这一道菜还行,宫宴有六道药膳,你要是都用砂锅慢炖,肯定赶不上时间。”
“刘师傅放心,其他五道药膳我已经想好流程,能同时准备,不会耽误宫宴。” 苏软桃语气平静,没有因为他的刁难而生气,“而且我带来了母亲留下的药膳方子,上面标注了每道菜的火候和时间,不会出差错。”
萧璟渊看着刘师傅的样子,冷声道:“刘师傅要是没事,就去准备其他食材,别在这儿耽误软桃备菜。要是宫宴出了什么问题,我唯你是问。”
刘师傅不敢再说话,狠狠瞪了苏软桃一眼,转身走了。御厨们也不敢再议论,纷纷散开干活。张师傅走到苏软桃身边,小声说:“姑娘别在意,刘师傅就是这样,以后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
苏软桃笑着道谢,心里松了口气 —— 她知道,刚才那道桂花糯米藕,不仅征服了小太监和总管,也让御厨们不敢再轻视她。接下来,她要专心准备宫宴的六道药膳,不辜负萧璟渊的支持,也不辜负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