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桃丫头,给我们来四碗当归羊肉面!” 小馆的门被推开,猎户老周带着三个壮汉走进来,个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上山的猎户。
苏软桃赶紧迎上去,笑着说:“周叔,今天怎么带这么多人来?”
“他们是我的同乡,听我说你做的当归羊肉面能治关节疼,特意从邻镇过来的!” 老周拍着身边一个壮汉的肩膀,“这是老李,前几天上山打猎,关节疼得抬不起胳膊,我让他来你这儿试试。”
老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听说姑娘的面比吃药管用,我就来蹭一碗,要是真管用,以后我常来。”
“肯定管用!” 苏软桃赶紧走进灶房,开始煮面。砂锅里的当归羊肉汤还温着,她往锅里加了点清水,等水开了,放进面条。很快,四碗热气腾腾的当归羊肉面就做好了,端到桌上时,香气立刻漫了开来。
老李拿起筷子,先喝了口汤,眼睛一亮:“这汤鲜!当归味也不重,好喝!” 他又吃了口羊肉,“羊肉炖得软烂,一点膻味都没有,比我家老婆子做的强多了。”
其他两个猎户也跟着点头,吃得满头大汗。老周看着他们的样子,笑着对苏软桃说:“我就说吧,软桃丫头的手艺,没的说!我上次吃了一碗,关节疼好多了,这几天上山打猎,一点也不费劲。”
苏软桃看着他们吃得开心,心里也很高兴。自从萧璟渊来过后,她做当归羊肉面的次数多了,没想到还真帮到了不少人。渐渐地,小馆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镇上的人来吃,邻镇的人也慕名而来,都说是来吃 “能治病的药膳面”。
中午的时候,小馆里坐满了客人,有猎户,有农民,还有来赶集的商人。苏软桃忙着煮面、端菜,额角沁出了细汗,却一点也不觉得累 —— 能靠母亲留下的手艺帮到别人,能让小馆越来越热闹,这是她最开心的事。
直到傍晚,客人才渐渐走光。苏软桃收拾碗筷时,老周又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块木板。“周叔,你怎么又回来了?” 苏软桃疑惑地问。
“我来给你送块木板。” 老周把木板放在地上,“最近雨水多,河边的水位涨了不少,我看你这小馆的门槛低,怕雨水漫进来,给你送块木板挡挡。”
苏软桃这才注意到,窗外的河水确实比平时涨了不少,以前离门槛还有两尺远,现在只剩下一尺了。她心里咯噔一下,有点不安:“周叔,这水还会涨吗?”
“不好说。” 老周皱了皱眉,“镇上的老人说,今年的雨水比往年多,要是再下几天,说不定会发大水。你这小馆靠河近,可得多留意,晚上别睡得太沉,听到动静赶紧起来。”
苏软桃点点头,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她送老周到门口,看着河里的水位,又看了看小馆的墙壁 —— 墙壁是土做的,要是水真涨上来,肯定挡不住。
“得赶紧加固门槛。” 苏软桃回到小馆,拿起老周送的木板,想钉在门槛上。可她力气小,钉子敲了半天也没敲进去,反而把手指敲红了。“要是萧璟渊在这儿就好了。” 她小声嘀咕,想起萧璟渊高大的身影,他肯定能轻松钉好木板。
摇摇头,把这个念头抛开 —— 萧璟渊已经回京城了,不能总依赖他。苏软桃找了块石头,慢慢把钉子敲进去,费了好大劲,才把木板钉好。看着加固好的门槛,她心里稍微踏实了点,可还是忍不住担心 —— 要是真发大水,这木板能挡住吗?
晚上睡觉前,苏软桃又去门口看了看,河水已经涨到离木板只有半尺远了。她叹了口气,回到屋里,把母亲的食谱放在枕头边 —— 这是母亲留下的唯一念想,她一定要保护好。窗外的雨又开始下了,淅淅沥沥的,听得人心烦。苏软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