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紫微宫,暖阁】
窗外,冬日的阳光透过薄云,洒在殿宇覆盖着残雪的琉璃瓦上,反射出清冷而耀眼的光芒。
宫苑内,松柏苍翠依旧,与皋皋白雪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庄重的画卷。
杨勇轻轻呷了一口内侍奉上的温度恰到好处的参茶。
等他回过神来之时,兵部尚书李靖、尚书左仆射房玄龄、门下侍中魏征、中书令王珪,这四位文武核心重臣已然肃立阶下。
“臣等参见陛下!”四人行礼道。
杨勇放下茶盏,声音平稳地说道:“好了,几位大人都别站着了,坐吧。”
“谢陛下。”四人闻言,拱手后就座。
待几人坐定,杨勇看着李靖,朗声道:“药师,江淮之战,你居功至伟。然战报终究是纸上文字,许多细节难以尽述。你且与朕和三位大人详细说说,此战之中,我军暴露了哪些问题?新式火器在实战中,尤其是渡江、攻城之时,效用究竟如何?还有,那些新附之地,如今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
李靖闻言,微微躬身。
他虽历经大战,面容略显清癯,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他略一沉吟,便条理清晰地开始陈述,声音沉稳有力:
“陛下明鉴,三位大人。此战能胜,确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火器之利亦功不可没。然细究之下,问题亦有不少。”
他首先指向军事层面:“其一,火器虽利,然消耗巨大。尤其是渡江作战及后续攻城,为压制敌军、掩护登陆,火炮及火枪弹药消耗远超预期。我军后勤补给线自山东延伸至江淮,虽竭力维持,然路途遥远,转运艰难,时有捉襟见肘之感。若非江淮速定,久战之下,恐生变故。”
杨勇微微颔首,手指无意识地在榻沿轻轻敲击,这正是他此前与虞世南讨论过,并决心以轨道来解决的核心难题之一。
李靖继续道:“其二,火器于特定地形下,亦有局限。例如巷战之中,火枪射界易受阻碍,难以发挥齐射威力;水战之时,船体摇晃,精准度大打折扣,且重型火炮上船困难,易影响船只稳定与机动。此次攻克建康,若非敌军士气已溃,于巷战中必付出更大代价。”
“其三,新附兵马整编,非一日之功。杜伏威、汪华等部,虽已交出兵权,然其麾下将士数量庞大,籍贯复杂,思想各异。如何妥善安置,汰弱留强,使其真正融入我军,而非成为不稳定之源,需慎之又慎。目前仅能维持表面安稳,深层隐患犹存。”
接着,他话锋转向民政:“其四,亦是臣以为眼下最急迫者——江淮民生凋敝,远超战前预估。江淮割据势力,如李子通等辈荼毒已久,百姓流离,田地荒芜,水利失修,百业萧条。许多州县府库空空如也,甚至需要我军拨粮赈济,方能维持基本秩序。若不尽快恢复生产,安抚流民,恐生民变,亦将严重拖累朝廷赋税。”
最后,他提到了战略态势:“其五,江淮虽平,然南方未附势力,如江陵萧梁、岭南冯盎、林士弘等,此刻必然心惊胆战,各有盘算。据李密、罗艺报来的零星消息,萧铣已加紧布防,各地使者暗中往来频繁。是战是和,是抚是剿,朝廷需有明确方略,并尽快示之以威,晓之以利,避免其串联勾结,增加日后平定难度。”
李靖的汇报详尽而务实,没有因胜利而掩盖问题,听得房玄龄、魏征、王珪三人面色凝重,不断颔首。
魏征率先开口,语气沉痛:“李尚书所言民生之弊,切中要害!陛下,当务之急,是派遣得力干吏,携粮种、农具、医药,速往江淮,赈济灾民,恢复农耕,兴修水利!此乃固本培元之基,刻不容缓!否则,纵有疆土,而无生民,无异于空壳。”
房玄龄接口,思路清晰:“魏大人所言极是。民政之外,军政亦需同步。臣以为,对于新附将士,可参照此前整编窦建德部旧例,但需更加细致。宜派遣教导官,宣讲朝廷德政、陛下仁德,使其明悉为何而战;同时严格考核,精锐者纳入各军,老弱者给予钱粮遣返归农,或转为地方屯田兵、工程兵,参与重建。务必使其各得其所,方能安心。”
王珪则从制度和人事上补充:“江淮初定,官吏缺口巨大。原有官吏,良莠不齐,需尽快甄别,贪腐无能者黜落,清廉干练者留用甚至擢升。同时,应从关中、河北、山东等地,遴选一批熟悉农桑、水利、刑名的能吏,火速派往江淮各州县,充实地方,推行朝廷新政。吏治清明,方能政令畅通。”
杨勇静静听着,目光深邃。
待几位重臣说完,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江淮区域,声音坚定而充满决断:
“诸位爱卿所虑,皆乃老成谋国之言!江淮之地,绝不能成为朝廷的负担,必须尽快将其转化为我大隋稳固的粮仓和赋税重地!”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四人:“药师所提诸问题,皆是实情。后勤转运之困,朕已有考量,工部正在加紧试验新法,或可解此难题。火器战术运用,李安的火器营要总结经验,编撰操典,加强步、骑、炮、水协同演练!新附兵马整编,就按玄龄所言,教导官制度要尽快落实下去,要让每一个士兵都知道,他们现在是为大隋、为朕、为天下太平而战!”
他的语气陡然加重:“至于民生恢复与吏治整顿,更是重中之重!房玄龄、魏征、王珪!”
“臣在!”三人齐声应道。
“朕命你三人,即刻牵头,会同户部、工部、吏部、兵部,就江淮战后事宜,制定一套详尽可行的《江淮善后及发展纲要》!内容需包括:赈灾细则、春耕扶持、水利修复计划、官吏选派与考核章程、新附兵马整编方案、以及针对南方未附势力的招抚与威慑策略!朕给你们十天时间,十天后,朕要看到初稿!所需银钱、物资、人手,优先调配!记住,要快,要稳,要见到实效!”
“臣等遵旨!定不负陛下重托!”
房玄龄、魏征、王珪感受到皇帝的决心与急迫,肃然领命。
他们知道,这又是一场不亚于军事征伐的硬仗。
李靖也躬身道:“陛下,臣会全力配合三位大人,并提供军务方面的所有支持。”
“好!”
杨勇颔首,接着说道:“江淮之事,朕就全权交予你们了。南方诸多势力的话……暂且晾他们几日,待朝廷纲略既定,再行处置。届时,是雷霆一击,还是传檄而定,再予以定夺!”
“是,陛下!”四人纷纷应道。
部署已定,四人知道皇帝还有要事,便不再耽搁,齐声告退,匆匆离开暖阁,赶往衙门商议具体章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