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知道“闹鬼日”的真相:深渊之下虽只探明六成,却并无可疑之处,这么多鬼物究竟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又是否如尧束所言,这方天地终将毁灭?
鬾鬼斗篷内的火苗左右摇曳,时明时暗,似在权衡是否回答。五息之后,火苗停稳,它嘶哑开口:“将死之人,告诉你也无妨。”
它微微仰头,斗篷开口对着天空,似在追忆:“我们本是‘十八天都’的御兽神族,这些妖兽,本是我们族中饲养的牲畜。只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存在,全族被流放至‘荒虚鬼域’——神骨、神体被剔除,神力被剥夺,只余一副残破躯壳,才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一声无奈的叹息后,它接着说道:“我们来此,并非自愿。每隔七万八千余日,鬼域便会开启一道门户,我们进入此界清除‘异界生物’,便可获得奖励——减去十年至百万年的刑罚;若能清场此界所有生物,便可减去亿年刑罚。”
此时,人族已呈败退之势。其余战场的人想来救援,却因自身被妖鬼牵制,力不从心——今日的妖魔兽潮,远比以往凶猛,个个一往无前,有死无生。
鬼物与妖魔心中也满是憋屈:曾几何时,他们是拥有无上神力的神族,是不死不灭的存在;如今却被剔除神骨、剥夺神力,要与眼前这些“蝼蚁般的修士”拼杀——正所谓“落难凤凰不如鸡,剔骨神龙遭蚁戏”,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是身不由己。
伏婻听完鬾鬼的话,心中极为震惊——这彻底颠覆了她以往的认知。她本以为这方天地便是“终极之境”,却不曾想,自己所在的地方,在上位面之人眼中,或许只是一处极小的“囚笼”。
她抬头望向血色弥漫的天空,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这之上,定然还有更为广袤的世界。她一路飞升,至今已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突破,单是“飞升上界”,便已有二十余次——可若按鬾鬼所说,若神骨、神体仍在,神力未失,自己又会拥有何等威能?
“十八天都”绝非一座城邦那么简单——那“一至十七天都”又在何处?十八天都之上,是否还有十九天都、乃至九十九天都?这般宏大的世界观,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自身的渺小。
伏婻低头望向鬾鬼,苦笑道:“你要灭杀我们,是为你族博未来——我想,你定然知晓瓦舍的存在,也知晓我们十六位选中者是不死不灭之身。有我们在,你‘清场异界生物’的目标,怕是永远无法达成。”
她心中也满是无奈:自己绝非鬾鬼的对手。她手中的两柄短刀,并非凡物——是用瓦舍的瓦沿打磨而成,为此她付出了不少心血。瓦舍本就神秘,这短刀更是蕴含玄妙:以往她只需轻微触碰,便能划伤鬼物,而伤口需一个阳历(九百六十三日)才能愈合。她曾用这短刀斩杀过无数鬼物,可今日砍在鬾鬼身上,对方却在盏茶时间内便已痊愈——其肉身强度,可想而知。
此时人族阵营中,众多高手汇聚一处,拼死抵挡魑鬼的攻击。见魑鬼冲破防线,三人对视一眼,似有决断,猛然冲出。其中一人对着后方大喊:“这些‘阿飘’(魑鬼)交给我们!你们往后退!不怕死的跟上来,替死去的千万将士报仇!”
众人心中满是悲悯——这一去,多半是有去无回。可人族修士也已杀红了眼:既有对死去亲友的悲痛,也有被逼至绝境的无奈,只能将所有情绪化为战力。
随后,高手们分成七队,每队千人至十万人不等,皆为精锐。
“那‘两寸钉’(魅鬼),我们来解决!”一队人马率先冲杀而出。
“‘四眼田鸡’(魉鬼)归我们!有蛮力的跟我上,战至最后一人!”另一队紧随其后,纵身向前。
“‘钢毛猪’(魍鬼)谁都别抢,是我们的!”
“‘鬼三风’(鬽鬼)交给我们!”
“‘女悍魃’(魃鬼)由我们来对付!后方再派万人支援,走!”
“我们选‘农场主’(魈鬼)!带三叉戟的,都给老子出来,跟我干他娘的!”
“你们都选完了,那我们就对付‘双胞胎’(魁鬼)!小心它们手中的十字器具——轻触便会震荡七魄,重创则七魄溃散,神仙难救!身法好的、不怕死的,跟我们走!”
有人忽然疑惑道:“那大姐头说的‘无脸男’(鬾鬼)呢?在哪?”
尧束正拿着玉算盘施法,闻言手就是一顿,连忙看向说话之人,急声道:“那是敌方首脑,绝非以往的鬼将能比!有大姐头牵制着,别瞎操心!”
他可是亲身体会过鬾鬼的厉害,绝不敢有半分轻视。
众人所说的外号,对应关系早已明确:“两寸钉”是魅鬼,“钢毛猪”是魍鬼,“四眼田鸡”是魉鬼,“鬼三风”是鬽鬼,“双胞胎”是魁鬼,“女悍魃”是魃鬼,“农场主”是魈鬼,“阿飘”是魑鬼——唯有鬾鬼,因实力太强,无人敢轻易称呼其外号。
此时最憋屈的,莫过于鬾鬼首领。
自己一族曾是高高在上的神族,如今却被这群“蝼蚁”取了这般侮辱性的外号,它斗篷内的火苗气得不停颤抖。
鬾鬼望向满地的人族与本族尸体,强行压下怒火,火苗变得愈发刺眼:“哼……尔等蝼蚁,也配评判神族?再者说,本首领自有办法解决‘本族’的问题。我族存在的岁月,岂是你们能想象的?这区区瓦舍,不过是一方小封印罢了,随手便可摧毁。”
话音落,它手中已多了一把长枪:枪身(除枪首外)一丈五尺长,由某种黑色晶石打造,锋利异常,还莹莹散发着渗人的阴寒之气——似有万千厉鬼在枪身周围萦绕,连空间都被扭曲。
鬾鬼右手握在枪柄六尺处,枪尾夹于腋下,枪尖对准伏婻,嘶哑说道:“能死于‘琢日枪’下,也算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