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你说的是真的吗?”
苏老爷子声音都有些发颤,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紧紧盯着苏青,真的怕刚才听到的那些话都是一场梦。
苏青迎着爷爷的目光,重重一点头,语气格外肯定:“真的。现在外头这地的卖价是16个大洋一亩,我知道乡亲们手里都不宽裕。所以想着,谁家要是暂时买不起,想租的话,就按一成半的租子算。要是想买,就按10个大洋一亩,啥时候攒够了啥时候给齐就行。咱自家人更不用说,5个大洋一亩。”
“真的!!!”
这话一出,屋里的几个妯娌瞬间炸了锅,脸上的惊喜都快溢出来了。
苏家大嫂手里还攥着刚纳到一半的鞋底,此刻也顾不上了,声音都带着颤音:“5个大洋一亩?俺的天爷,这要是能买到手,那咱家往后的日子可就有根了!”
她立马凑到苏青跟前,脸上堆着笑,语气急切又带着点小心翼翼:“好青青,你这想法真是说到咱心坎里了!地呐,还是攥在自家手里最踏实。咱都是一家人,是不是能让咱先挑挑地块?还有……还有这钱,能不能先赊着?地俺们先定下,钱一定尽快给你凑齐!”
“你说啥呢?”苏大勇在一旁听了,赶紧过来拉了拉自家婆娘的胳膊,眉头皱着,带着点不赞同。
“青青都给咱这么大的实惠了,哪能再让她赊账?这不是为难孩子吗?”
苏家大嫂被丈夫说了一句,眼圈顿时红了,带着几分委屈辩解道:“俺也不是故意的呀。你瞅瞅咱这光景,农户人家一年到头就指望那点收成,除去嚼用和苛捐杂税,能剩下啥?又没个别的挣钱门路,这5个大洋看着不多,可真要一下子拿出来,谁家能有啊?”
她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
不光他们家,旁边的苏大富、苏大贵两家也都默不作声,脸上的喜悦淡了些,多了几分愁绪。
这年头,农户人家能安安分分吃饱肚子就谢天谢地了,手里哪有闲钱置办田地?
苏青听了她这话,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意。
摆了摆手:“咱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地的事我心里有数,到时候你们看哪块合适,尽管先挑。只是眼下这地还在徐家手里攥着,没彻底弄回来之前,大家先沉住气,千万别往外透半点风声,不然动静闹大了,反倒不好收场。”
老爷子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当下就板起脸,对着几个儿媳和儿子叮嘱:“你们都给我记牢了!这事没成之前,谁也不准在外头瞎咧咧,尤其是老大媳妇,听见没有?”
苏家大嫂被公公点名,心里虽有些不自在,撇了撇嘴,但也知道这事关重大,还是乖乖应了声:“知道了爹,俺不乱说。”
说定了这事,一家人便各自回屋休息去了。
眼瞅着离年下越来越近,村子里渐渐有了几分热闹气。
家家户户开始扫尘、备年货,孩子们也在巷子里疯跑打闹,空气里都飘着股淡淡的年味。
六子的身手好,苏天海和几个半大的小子天天缠着他,非让教几招功夫不可。
看到他这样子,苏青也有了想法,跟村长商量了一下,召集村里的壮青年,让六子他们教几招,必要的时候还能防一防。
村长倒是意味深长的看着苏青,总觉得这丫头神神秘秘的。
苏青也只是憨厚的笑笑。
院里时常传来他们呼喝比划的声音,倒也添了不少生气。
很快到了三朝回门的日子,这天难得放晴,太阳暖洋洋地照着,苏家院里也热闹起来,王桂英正指挥着儿子们杀鸡宰鱼,准备款待回门的闺女女婿。
没想到就在陈博文一行人走到村口时,一同回来的还有徐家的牛车。
牛板车上盖着块厚厚的被子,鼓鼓囊囊的,像是罩着个人。
徐财主面色铁青,一双眼睛瞪得通红,像是要吃人似的,死死盯着苏青这边,那眼神里的怨毒和戾气,看得人心里发怵。
苏青见状,脸上丝毫不见慌乱,反倒咧开嘴,露出一抹坦荡的笑,扬声招呼道:“徐老爷,这是赶着置办年货呢?过年好啊。”
徐财主被她这云淡风轻的态度噎了一下,腮帮子鼓鼓的,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个笑来:“好,好得很。”
他死死盯着苏青,眼神像淬了冰,“你这丫头年纪轻轻,倒是个能耐人。俺徐某玩了一辈子鹰,没想到今儿栽在你这小雏鹰手里,算俺看走了眼。咱们走着瞧!”
这话里的威胁毫不掩饰,苏晚在一旁听得心头发紧,赶紧走上前,拉了拉苏青的胳膊,低声道:“青青,这徐家看着就不是善茬,你们在家可得多留个心眼,千万别大意了。”
“姐,你放宽心,我心里有数。”苏青拍了拍她的手,语气轻松。
“你跟姐夫安安稳稳把日子过好,比啥都强。快走吧,家里杀了鸡炖了肉,就等着你们回来开席呢,再磨蹭菜都要凉了。”
说着,她不由分说拉着苏晚和陈博文就往村里走,脚步轻快,仿佛身后那带着戾气的牛车根本不存在。
只是转过街角,苏青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
徐家这老头子,看着是个粗人,实则蔫坏得很,今日这架势,显然是没打算善罢甘休。往后的日子,确实得多加提防才行。
日子一天天临近年关,村里的年味越来越浓,家家户户门前开始挂起晾干的腊肉、咸鱼,孩子们兜里揣着炒花生,在巷子里追逐打闹,空气里总飘着股油香和烟火气。
这几日,总有些乡亲揣着忐忑上门,红着脸跟苏青家开口借肉。
说是借,其实大多是想着讨点过年的荤腥,心里也没底能不能还上。
苏青倒是大方,不管是谁来,总能让他们拎着一斤两斤的肉走,笑着说:“过年嘛,总得有口肉吃才像样,等开春有了收成,再还也不迟。”
旁人看着都替她心疼,苏家大嫂更是嘀咕:“咱家自己都省着吃,哪能这么大方给出去?”
苏青却只是笑:“都是一个村住着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往后办事还得互相帮衬。把大家拢在一块儿,日子才能更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