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什么这?”张金花打断她,“咱们家要是真出个秀才,那是光宗耀祖的事!”
这话说得韦氏没脾气了,只能闷头吃饭。
黎巧巧默默吃着饭,心里却在盘算着往后的日子。
空间暂时回不去,吴涯又需要静养,她得想办法多挣一些钱,以备不时之需。
……
另一边的现代世界。
京海市鼎盛华府小区,有一栋楼显得特别奇怪。
整栋楼就住着一户人家,其他单元全都空着,楼底下还守着几个穿黑西装的保安,除了快递员,谁也不让进。
顶楼黎巧巧的房门口,堆的东西都快没处下脚了。
最新到的几个箱子上还贴着快递单,仔细一看,好家伙,里头装的居然是管制武器。
这要是有警察上来查,准得吓一跳。
对门屋里,刘维坐在一整面墙的监控屏幕前,眼睛死死盯着黎巧巧家门口的影像。
他已经这么盯着看了好几天,吃住都在这个房间解决。
“刘总,您这样不行的,”秘书端着咖啡进来,满脸担忧,“公司还有好多事等着您处理呢……”
刘维头也不回:“都推了。”
“可是……”
“出去。”刘维声音不大,但语气里的不耐烦让秘书不敢再多话。
刘维揉了揉太阳穴,继续盯着屏幕。
他知道吴涯和黎巧巧没死,而是被困在了古代的某个地方。
这些天他查遍了所有能查的线索,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快递显示“已签收”,可监控录像里根本没人来取过快递。更诡异的是,每次有快递放在门口,监控总会“闪屏”几下,而黎巧巧家门口那块地方,偏偏是监控的死角。
今天他实在坐不住了,亲自上楼检查。
站在那堆物品前,刘维仔细核对着手中的清单。
“少了一个……”他喃喃自语,“那个装武器的盒子不见了。”
刘维眼睛突然亮了。
他快步回到监控室,调出这几天的录像。果然,每次有东西消失,监控都会出现短暂的闪屏。这不是巧合!
“通道是间歇性开启的……”刘维激动得手指发颤,“而且传输是有选择性的……”
既然能传送物品,那就说明两个世界之间存在通道。
只要找到规律,说不定就能把人也接回来!
就在刘维为这个发现兴奋不已时,古代老吴家,吴涯的情况正在好转。
睡了几天后,吴涯终于能自己坐起来了。
黎巧巧端着药碗进来,看见他靠在炕头上看书,惊得差点把药洒了。
“你能看书了?”她快步走到炕边,伸手摸了摸吴涯的额头,“头还疼吗?”
吴涯放下书,笑了笑:“好多了。就是浑身还没什么力气。”
喝了药,吴涯突然说:“巧巧,我们再试试那个空间。”
黎巧巧愣了一下:“可是上次……”
“这次感觉不一样,”吴涯握住她的手,“我觉得可以了。”
两人闭上眼睛,心里默念着进入空间。
这一次,眼前一花,他们已经站在了熟悉的同心锁空间里。
“成功了!”黎巧巧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空间里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黎巧巧赶紧泡了一碗药递给吴涯:“快喝点,对你的伤有好处。”
吴涯接过碗,慢慢喝着,感觉浑身舒坦了不少。
“这下我就放心了,”黎巧巧长舒一口气,“有空间在,你的伤一定能很快好起来。”
出了空间,黎巧巧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这些天提着的心总算能放下来了。
院子里,韦氏正在晾豆腐布,看见黎巧巧从屋里出来,撇了撇嘴:“哟,终于舍得出门了?你家铁牛怎么样了?还在备考呢?”
黎巧巧现在心情好,也不跟她计较:“是啊,铁牛好多了,正在屋里用功呢。”
“真要去考童生啊?”韦氏将信将疑。
“那还有假?”黎巧巧笑笑,“铁牛说了,既然要读书,就得读出个名堂来。”
这话正好被从外面回来的张金花听见了。
老太太眼睛一亮:“老四真这么说的?”
黎巧巧点头:“娘,铁牛是认真的。他说要给咱们老吴家争光。”
张金花顿时眉开眼笑:“好!好!这才是我张金花的儿子!”
有了老太太这句话,吴家其他人再有什么闲话,也都咽回肚子里去了。
有趣的是,现在老吴家一下子出了两个用功的读书人。
吴藏海也在闭门苦读,两叔侄一个住东屋,一个住西屋,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这天晚饭时,吴铁柱看着两个空着的座位,忍不住感慨:“咱们老吴家这是要出人才啊!”
韦氏骄傲道:“藏海那孩子是真用功,一天到晚都在看书。”
说着,她瞥了黎巧巧一眼:“就是不知道有些人是不是装样子……”
“说什么呢!”张金花把筷子一放,“老四要是真能考个功名回来,那是咱们全家的荣耀!以后谁也不许再说风凉话!”
黎巧巧低头吃饭,心里却在偷笑。
她当然知道吴涯是真的在用功——不过不是为了考童生,而是为了对付吴藏海。
晚上回到屋里,吴涯还在空间里泡温泉。
黎巧巧进去时,看见他正捧着一本古书看。
“感觉怎么样?”她问。
吴涯放下书,活动了下肩膀:“好多了。灵泉果然有效,现在头不疼了,身上也有力气了。”
“那就好。”黎巧巧在他身边坐下,“你是没看见,今天大嫂那副嘴脸,好像就她儿子会读书似的。”
吴涯笑了:“让她得意去吧。等到了考场上,有她哭的时候。”
“你真要跟吴藏海比科举啊?”黎巧巧还是有些担心,“你才学了多久的古文……”
“放心吧,”吴涯自信地说,“我上辈子可是学霸。再说了,不是还有你帮我补习吗?”
黎巧巧被他说笑了:“我那也是半吊子水平。”
两人说笑间,都没注意到空间外传来的动静。
如意像个小门神似的守在房门口,坚决执行着黎巧巧交给他的任务
“我爹在读书,不能打扰。”如意一本正经地说。
孩子们悻悻地走了,边走边议论:“铁牛叔真要用功啊……”
“藏海哥也在读书,咱们家要出两个秀才了!”
这些话传到韦氏耳朵里,她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凭什么老四家的也能做这个梦?
……
腊月里的老吴家,简直忙得脚不沾地。
于氏商行的订货单子像雪花似的飘来,要的豆腐量比往常翻了一倍还多。
张金花捏着单子,又是喜又是愁:“这可咋整?咱们就这么几双手,哪做得过来?”
“娘,咱可以雇人帮忙啊。”黎巧巧提议,“村里好些人家今年遭了灾,正愁没处挣过年钱呢。”
这话提醒了张金花。
第二天,吴家院子里就多了七八个来帮忙的妇人。磨豆子的磨豆子,点卤的点卤,压豆腐的压豆腐,忙得热火朝天。
韦氏一边忙着切豆腐边擦汗:“我的老天爷,这于氏商行是要把咱们累死啊!”
“少说两句吧,”张金花嘴上这么说,脸上却笑开了花,“有钱挣还不好?总比闲着强。”
可不是嘛,这一忙活,老吴家的进项比往常多了不少。
送货的牛车马车一天要跑两三趟,村里的车把式也都跟着沾了光,个个脸上带着笑。
这一忙就忙到了大年三十。
天还没亮,最后一批豆腐装上车送走后,张金花总算松了口气:“可算能歇歇了。”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马蹄声。
一个穿着体面的小厮下马递上一封信:“吴家老夫人,这是铁锤哥托我捎回来的。”
张金花喜滋滋地接过信,连忙让黎巧巧念给她听。
黎巧巧拆开信,念道:“爹、娘,今年邓家油坊活多,实在抽不开身,就不回家过年了。望二老保重身体,勿念。”
张金花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又不回来?这都第几年了?”
韦氏在一旁阴阳怪气:“五弟现在可是县城里的人了,哪还看得上咱这穷乡下。”
“放屁!”张金花猛地一拍桌子,“什么县城里的人?他就是个学徒!邓家要真把他当自己人,能让他大过年的还在干活?”
黎巧巧连忙劝道:“娘,您别生气,五弟说不定是真忙……”
“忙?再忙还能不让人回家过年?”张金花越说越气,“我看就是邓家不放人!他们家那个闺女,定亲这么多年了,婚期一推再推,谁知道安的什么心!”
这话倒是勾起了黎巧巧的好奇心。
她扶着张金花在炕沿坐下,轻声问:“娘,五弟和邓家这门亲事,当初是怎么定的?”
张金花叹了口气:“说来话长啊……那会儿邓家还在镇上开油坊,看咱家地多,豆子收成好,就主动上门说亲。铁锤那傻小子,去送了几回豆子,就被邓家闺女迷住了,三天两头往油坊跑,帮着干活。”
“后来邓家搬去县城,说让铁锤也跟着去,既能学门手艺,又能帮衬未来岳家。我想着男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也好,就答应了。头两年他还知道回家过年,后来就越来越不像话了!”
黎巧巧给婆婆倒了碗水:“怎么不像话了?”
“挣的钱全都交给邓家保管,说是替他存着办婚事。可这都存了多少年了?婚期推了一次又一次,钱也要不回来!”张金花越说越激动,“我看邓家就是拿他当免费劳力使唤!”
黎巧巧若有所思:“五弟今年多大了?”
“二十了!邓家闺女也十九了!这年纪,别人家的孩子都能满地跑了!”张金花拍着大腿,“我就纳闷了,他们到底在等什么?”
黎巧巧随口道:“该不会是邓家姑娘有什么隐情吧?”
这话像一道闪电,突然点醒了张金花。
她猛地坐直身子,眼睛瞪得老大:“隐情?能有什么隐情?”
屋里突然安静下来。
张金花皱着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显然在琢磨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她突然站起身:“不行!年后我得亲自去县城看看!要是邓家真敢耍什么花样,老娘跟他们没完!”
黎巧巧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会让婆婆这么激动,连忙劝道:“娘,您先别急,说不定是咱们想多了……”
“想没想多,去看看就知道了!”张金花语气坚决,“这些年我一直觉得不对劲,就是没往深处想。今天你这么一说,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这时,吴多福从外面回来,听说老伴要去县城,直摇头:“大过年的,折腾啥?铁锤在邓家好好的,你去闹什么闹?”
“好好的?好什么好?”张金花火气又上来了,“自己儿子几年不回家,你就不惦记?我看你就是心大!”
老两口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来,黎巧巧赶紧溜出屋。
院子里,韦氏正和来帮忙的妇人们收拾工具。
见黎巧巧出来,韦氏撇撇嘴:“又惹娘生气了?”
黎巧巧懒得理她,自顾自地去帮如意贴春联。
贴得有些心不在焉的。
“巧巧,发什么呆呢?”吴涯轻轻碰了碰她。
黎巧巧回过神,勉强笑笑:“没什么,就是在想五弟的事。”
吴涯压低声音:“娘真要去县城?”
黎巧巧点点头:“看样子是铁了心了。”
“也好,”吴涯微微点头,“这些年五弟确实不太对劲。要是真受了委屈,咱们得替他做主。”
……
大年三十晚上,老吴家的堂屋里热气腾腾。
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上面摆满了白白胖胖的饺子,冒着诱人的香气。
“都坐下,都坐下!”张金花招呼着,脸上带着难得的笑容,“今年咱们豆腐生意好,饺子管够,谁也不许客气!”
韦氏眼睛一亮:“娘,真不限量了?”
“不限了!”张金花大手一挥,“想吃多少吃多少!”
这话一出,满屋子的人都眉开眼笑。
连一向稳重的吴多福都忍不住夹了个饺子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香!真香!”
吴涯和黎巧巧挨着坐下,旁边是难得走出房门的吴藏海。
这一家子聚得这么齐,连如意都规规矩矩坐在小板凳上,眼巴巴地盯着饺子流口水。
“来,如意,多吃点。”黎巧巧给儿子夹了几个饺子,又悄悄碰了碰吴涯,“你也多吃些,养了这些天,总算见你脸色好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