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最后一缕光流汇入体内,二狗子的气息变得愈发强盛,周身的灰褐色灵能膨胀了一圈,却依旧凝实,没有丝毫散乱,灵能的浓度比之前提升了三成;它轻轻甩了甩尾巴,尾巴上的灵能也随之晃动,像是在确认能量是否充足。
它微微压低身体,四肢弯曲,做好发力准备,四颗头颅同时发出一声短促的吠叫——这次的吠声不再是召唤,而是行动的信号,吠声短促却有力,像是在对自己、也对岸边的众人宣告: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始“浊水覆脉”。
紧接着,二狗子足底的十六组“五梅斩涡轮”突然加快转速,转速从最初的每分钟五十转,迅速提升到两百转,最后稳定在三百转;
灰褐色的灵能随着旋转扩散开来,在塘底形成一道道小型的灵能漩涡,漩涡的直径约三尺,深度约两尺,刚好能卷起深层的灵脉沙。
漩涡的转速越来越快,中心的吸力也越来越强,塘底的泥沙被瞬间卷起——这些不是普通的黄泥,而是蕴含着地脉灵能的“灵脉沙”,沙粒中藏着细微的灵能结晶,结晶的颜色与地脉灵能一致,呈淡青色;灵脉沙与水体混合后,能像海绵吸水般吸附地脉的灵能轨迹,将其彻底隐藏,让外部无法探测到地脉的位置。
灵脉沙被漩涡带动,与水体快速融合,融合的速度极快,不过片刻就形成了浓稠的灰褐色泥浆;泥浆的浓度刚好,既能遮蔽灵能,又不会过于黏稠导致流动困难。
泥浆起初只是在塘中心聚集,形成一个巨大的泥团,随着十六组涡轮的同步搅动,泥团渐渐散开,如同潮水般朝着四周蔓延——先是漫过塘底的地脉节点,将淡青色的灵能完全包裹,节点处的泥浆厚度达到三尺,确保灵能不会外泄;
再朝着堰塘边缘蔓延,覆盖住灵脉晶附近的水域,灵脉晶周边的泥浆厚度控制在两尺八,既不影响灵脉晶后续释放灵能,又能隐藏灵脉晶与地脉的连接;最后均匀地铺满整个堰塘,连最角落的浅水区,都被泥浆覆盖得严严实实,没有一处遗漏。
塘里的水被搅得剧烈翻涌,翻涌的幅度越来越大,水花四溅,最高时能溅到一丈多高,如同小型的瀑布;水花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着灰褐色的泥浆,却在即将落到岸边灵草时,被二狗子释放的灵能轻轻挡回——二狗子在搅动时,特意在堰塘边缘凝聚了一层薄灵能膜,这层膜透明无形,却能起到缓冲作用,既不影响泥浆扩散,又能保护岸边的灵草,避免灵草被泥浆污染。
整个豆腐堰仿佛变成了一片沸腾的泥海,泥浆翻滚着,泛起层层浪涛,浪涛间泛着灰褐色的光,像是大地深处的力量被唤醒;泥海的中央,二狗子如同掌控浪涛的主人,十六条腿稳定地支撑着身体,四颗头颅警惕地监测着四周,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控制着泥浆的流向与厚度。
灵脉沙与水体的混合物散发出淡淡的土腥味,却又夹着灵能的清新,闻起来并不刺鼻,反而让人觉得安心——这是地脉被妥善守护的气息,是守脉者最熟悉的味道。
岸边的众人看得屏息凝神,目光紧紧盯着塘中的景象,眼中满是惊叹与敬佩。
陈家子弟们握紧了手中的工具,工具是灵木制成的警戒杖,杖顶镶嵌着灵脉晶碎屑,能感知外来灵能;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泥浆的扩散情况,生怕出现遗漏,却看到泥浆均匀地铺满每一处角落,没有一丝偏差,心中的敬佩更甚。
九大望眼则聚在月平身边,不时交流着观察到的细节,声音压得很低,避免干扰二狗子:陈墨指着泥浆的流动轨迹,轻声说:“你看这泥浆的走向,完全跟着地脉支流走,没有一处死角,二狗子对塘底地形的熟悉程度,比我们这些常年守脉的人还清楚,连最隐蔽的暗渠接口处都覆盖到了。”
陈林手里的地脉监测铜针始终稳定,针尾的颤动幅度极小,他补充道:“地脉灵能的遮蔽效果很好,针尾的颤动越来越弱,说明外泄的灵能越来越少,再过片刻,就能达到完全遮蔽的标准。之前我们处理其他堰塘时,最快也要半个时辰才能让灵能遮蔽率达到九成,二狗子这才一刻钟,怕是已经快九成五了,效率比我们用器具快多了。”
月平微微点头,目光始终落在二狗子身上,眼中带着信任与欣慰。
他能通过灵识共鸣感受到二狗子的状态——没有疲惫,只有专注,每一次涡轮刃的旋转、每一次腿部的发力,都带着对“守护”的执着,灵识中传来的情绪纯粹而坚定,没有一丝杂念。
这种灵识共鸣并非单向感知,月平还能通过共鸣传递细微的指令,比如“西侧泥浆稍薄,可加重力道”“东侧灵草甸附近放缓搅动”,二狗子都能精准接收,并迅速调整动作,如同两人共用一颗心。
此刻,二狗子正根据月平的灵识提示,微调着十六组涡轮的转速。
西侧的涡轮转速稍稍提升,从三百转增至三百一十转,卷起更多深层灵脉沙,让西侧的泥浆厚度从两尺八补到三尺;东侧的涡轮则降至两百八十转,减少对水体的冲击,避免泥浆溅到灵草甸——那些灵草是净化水体的关键,后续还需用它们吸收泥浆中的杂息,绝不能受损。
调整后的泥浆愈发均匀,整个堰塘像是被一层厚重的灰褐色绒毯覆盖,绒毯下的地脉灵能被彻底遮蔽,意鉴上显示的灵能外泄量已降至五单位以下,完全达到了预设标准。
月平抬手示意众人查看意鉴,光幕上的泥浆分布图谱清晰明了,每一处区域的厚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误差不超过半寸,连最挑剔的陈墨都忍不住点头称赞:“这般精准的控制,怕是用灵能器具都未必能做到,二狗子真是天生的守脉好手。”
北望眼的陈玥再次拨动灵木梳,梳齿的颤动平缓而规律,她睁开眼笑着说:“水体灵能循环依旧稳定,没有因搅动出现紊乱,灵脉沙与水体的融合度也达到了九成五,后续净化时只需简单过滤,就能恢复水体清澈,不会影响灵能罗带的凝聚。”
陈家子弟们也松了口气,握着警戒杖的手稍稍放松。
之前他们还担心二狗子搅水会引发意外,此刻见泥浆均匀、灵能稳定,悬着的心都落了地。
负责警戒山林的子弟还特意朝着塘中喊了声:“二狗子,好样的!”二狗子像是听懂了,四颗头同时朝着岸边望来,尾巴轻轻晃了晃,算是回应,模样憨态可掬,却又透着股让人安心的可靠。
随着时间推移,暮色彻底笼罩了忧乐沟,夜空被繁星填满,星星的光芒落在泥浆上,泛着细碎的银辉,让整个堰塘看起来如同铺了层碎钻的绒毯。
堰塘周边的十二块灵脉晶依旧泛着淡青色光,光带围绕着堰塘,与二狗子周身的灰褐色灵能交织,形成一道奇特的屏障,既能阻挡外来灵能干扰,又能锁住堰塘内的灵能,为后续行动筑牢防线。
二狗子的搅动速度渐渐放缓,十六组涡轮的转速从三百转降至一百转,不再主动卷起新的泥沙,只维持着泥浆的流动,防止泥沙沉淀。
它四颗头颅的警惕性却未降低,西侧的头颅盯着暗渠入口,防止暗渠水流冲散泥浆;
北侧的头颅望着山林,留意是否有夜行灵物靠近;南侧的头颅关注灵脉晶,确保灵脉晶的灵能输出正常;
东侧的头颅则看着灵草甸,守护着那些净化用的灵草,四颗头颅分工明确,没有一丝疏漏。
月平见状,对着塘中轻声说:“二狗子,辛苦你了,保持这个状态即可,我们准备安排值守,今夜就靠你守着堰塘了。”
二狗子低低叫了一声,算是应下,十六条腿轻轻调整姿势,找了个既能稳定搅动、又能全面监测的位置停下,如同扎根在塘底的守护柱,稳稳地立在堰塘中央。
此时,九大望眼围在月平身边,开始商议夜间值守的安排。
陈墨率先开口:“今夜是‘浊水覆脉’后的关键一夜,必须确保堰塘万无一失。我建议分三组值守,每组三人,轮流替换,既保证值守质量,又能让大家休息好,明日才有精力凝聚灵能罗带。”
陈林点头附和:“我同意分三组,每组需有一人懂地脉监测,一人懂灵能应急,一人负责警戒。我可以带第一组,负责前半夜的值守,监测地脉动静;陈玥姑娘懂灵能应急,可带第二组;陈阳兄经验丰富,带第三组负责后半夜,如何?”
众人纷纷赞同,陈家子弟也分成三组,配合望眼们值守:
第一组跟着陈林,负责监测地脉与泥浆状态,每一刻钟用灵泥探测尺量一次泥浆厚度;
第二组跟着陈玥,携带灵脉应急符与融脉膏,随时准备应对灵能异常;
第三组跟着陈阳,手持灵能弩与警戒杖,守护在堰塘周边,防止外来干扰。
安排妥当后,月平看着众人各司其职,心中满是踏实。
他走到灵槐树下,望着塘中的二狗子,灵识中传递去一丝“辛苦”的情绪,二狗子回应的是“不辛苦,守脉本分”的坚定。
夜风轻轻吹过,灵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场守脉行动伴奏,远处的村庄传来零星的犬吠,与塘中二狗子的低吟相和,构成一幅安宁而祥和的画面。
小白猪此时也从老堰塘赶回,它周身灵能稳定,显然已将灵生物安置妥当。
它走到月平身边,用脑袋蹭了蹭他的手,灵识中传递来“老堰塘灵生物安稳,无异常”的讯息。月平摸了摸它的头,轻声说:“辛苦你了,今夜你也歇会儿,明日还要靠你将灵生物接回来。”
小白猪点点头,蜷在灵槐树下,与二狗子遥遥相望,一人两灵,一守堰塘,一护灵槐,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夜空下,豆腐堰静静躺着,泥浆下的地脉缓缓跳动,灵脉晶的光、二狗子的灵能、众人的守护,交织成一道无形的守护网,等待着黎明到来,迎接灵能罗带凝聚的关键时刻——那将是忧乐沟地脉守护史上,又一段值得铭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