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爷爷说:“老夫参与过三次清塘,每次都需提前三日以‘安抚诀’与‘老鸭婆’沟通——每日清晨、正午、傍晚各一次,每次注入三成灵能,用‘温和共振’的方式传递善意,才能让‘老鸭婆’暂时放下警惕。即便如此,清淤时仍需五丫头(陈守云)在堰塘边持续注入灵能安抚,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波动。”
八爷爷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中带着对过往经历的沉重回忆:“上次清塘,就是因为一位年轻子弟操作失误,灵能注入时多了一成,‘老鸭婆’瞬间躁动,引动水体灵能形成半尺高的‘灵浪’,冲毁了我们刚铺好的防渗布,还导致塘底一条支脉出现细微裂痕。
为了修复那条支脉,老夫与五丫头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耗尽了三枚‘灵脉丹’才勉强稳住。
你现在说要彻底隔绝它的感知,这简直是违背地脉运转规律的事——意灵与本体的联结,是天地自然形成的平衡,强行打破,只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五奶奶陈守云听到这里,也忍不住补充道:“八哥说得没错,我与‘老鸭婆’沟通了二十年,深知它的性情。
它虽不会主动攻击人,却对本体的变化极为敏感——上次我只是在堰塘边多放了一把灵木铲,那铲子上沾了一点来自凤凰山的杂息,‘老鸭婆’便立刻引动水体灵能将铲子推到了岸边,还在水面形成一圈‘警示纹’,仿佛在表达不满。”
她抬手轻轻抚摸腰间的灵草香囊,眼神中带着对意灵的尊重:“想隔绝它的感知,除非能切断它与水体的所有灵脉联结。
可你们知道后果吗?‘老鸭婆’的灵识与水体灵脉深度绑定,一旦切断,它会因灵识受损而虚弱,甚至可能消散;更严重的是,下游农田的灵能供给会彻底中断——那些灵稻、灵菜全靠堰塘的灵脉滋养,一旦断供,今年的收成便会颗粒无收,村民们要怎么活?这万万不可!”
七爷爷陈守山也从灵器角度提出质疑,他推了推手指上的灵能戒指,那戒指是他自制的“灵能计量戒”,能精准测算灵能强度:“月平,你可知隔绝意灵感知需要多大的灵能?根据《灵能测算录》记载,隔绝像‘老鸭婆’这样与本体深度绑定的意灵,至少需三倍于它自身的灵能才能形成稳定屏障。
可我们现在的灵能储备,连两倍都不到——你虽用‘灵脉梳理’归集了灵能,又用‘意能压缩’减少了损耗,但‘纯和黑意’的总量就这么多,怎么可能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屏障消耗?”
七爷爷走到意鉴旁,指尖轻点镜身,镜中立即浮现出一组灵能数据:“你看,目前护罩的灵能强度仅能维持基础隔绝,若要彻底隔绝‘老鸭婆’的感知,灵能强度至少要提升三倍,可我们现有的灵能储备根本不够。
强行提升,只会导致‘纯和黑意’溃散,不仅屏障会消失,还可能反噬塘底灵脉,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几位长辈你一言我一语,句句都基于过往的经验与古籍的记载,有理有据,让在场的年轻子弟都忍不住点头附和。
九大望眼中的陈风更是皱起眉头,他看着月平,语气中带着担忧:“月平师弟,八爷爷他们说得有道理,隔绝意灵感知确实风险太大,要不我们还是按以往的方法,提前与‘老鸭婆’沟通吧?虽然麻烦些,但至少安全。”
月平却依旧镇定,他静静地听着长辈们的反驳,没有急于辩解,反而微微颔首,眼神中带着对长辈经验的尊重:“列位长辈的顾虑,月平都明白。
以往清塘的经历,还有古籍中的记载,都证明意灵与本体的联结极为紧密,强行隔绝确实风险重重。
但此次清塘,情况与以往不同——豆腐堰的淤堵已影响到下游三条支脉,若按以往的方法,至少需要十日才能完成清淤,期间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抬手示意众人看向意鉴:“大家请看镜中塘底东侧的淤堵点,那里的灵脉纹路已出现轻微扭曲,若再拖延三日,这条支脉便会彻底淤堵,下游李伯家的灵稻田就会断供。
而‘纯和黑意’的特性,正是能在不破坏平衡的前提下,实现‘温和隔绝’——我并非要切断‘老鸭婆’与水体的联结,而是用‘共振引导’的方式,让它的灵识暂时‘忽略’我们的操作。”
月平的指尖再次点向护罩壁上的金色纹路,纹路随之亮起,形成一道清晰的共振频率图谱:“这‘共振纹’的频率与‘老鸭婆’的灵识频率相差仅千分之一,能形成‘同步共振’——就像两个人呼吸频率一致时,不会互相干扰。
‘老鸭婆’的灵识触碰到这道纹路,会误以为是自身灵能的延伸,从而不会产生警惕。
这种方式,既不会损伤它的灵识,也不会影响水体灵脉的正常流转,更不会中断下游的灵能供给。”
为了让众人信服,月平抬手对着护罩外释放出一缕微弱的灵能——那灵能的频率与“老鸭婆”的灵识频率一致。
片刻后,护罩外的水面泛起一圈极淡的涟漪,随后便恢复平静,没有出现任何躁动迹象。
意鉴中的监测数据显示,“老鸭婆”的灵识波动依旧稳定,甚至比之前更平缓了些。
“大家看,”月平指着意鉴中的数据,“这缕灵能与‘老鸭婆’的灵识形成了同步共振,它不仅没有察觉异常,反而因为‘共振舒适感’放松了警惕。
这就是‘纯和黑意’的优势——它能与任何灵能形成温和共振,不像寻常意能那般带有排斥性。”
八爷爷看着意鉴中的数据,眉头微微舒展,却仍有疑虑:“可你怎么保证,在清淤过程中,‘共振纹’不会出现偏差?一旦频率错开,‘老鸭婆’还是会察觉。”
“这就要靠‘地脉引’与意鉴的实时联动了。”月平从怀中取出那块“地脉引”玉佩,玉佩表面的“通脉纹”与护罩的“共振纹”同步闪烁,“这块‘地脉引’能实时监测‘老鸭婆’的灵识频率,一旦出现偏差,便会通过灵能反馈给意鉴,意鉴再自动调整‘共振纹’的频率,确保始终与‘老鸭婆’的灵识保持同步。
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精度能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我在护罩内预留了‘应急灵能槽’,若‘共振纹’出现较大偏差,应急灵能会立即补充,确保屏障不会瞬间溃散,给我们足够的时间调整。
这些设计,都是基于对‘纯和黑意’与地脉灵能的反复试验,绝非贸然行事。”
五奶奶陈守云看着“地脉引”与意鉴的联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地脉引’竟能做到实时监测?我以前只知道它能引导灵脉,却不知还有这般用途。”
“是月平师弟改良的。”七爷爷陈守山接过话茬,语气中带着对月平的认可,“前几日他找我,说想在‘地脉引’上增加‘灵识监测’功能,我还担心会破坏它的‘导脉’特性,没想到他用‘微雕灵槽’的方式,在玉佩内部刻了三十六个微型灵槽,既不影响导脉,又能实现监测。
这手艺,连我都自愧不如。”
八爷爷听到这里,终于缓缓点头,他走到护罩旁,再次将手掌贴在罩壁上,灵识仔细探查——这一次,他清晰感受到“共振纹”与地脉灵能的完美融合,没有丝毫排斥感,灵识甚至能顺着纹路感受到护罩外“老鸭婆”平缓的灵识波动。
“罢了,”八爷爷收回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是老夫固执了,总想着以往的经验,却忘了地脉守护也需要创新。
月平,你这方法确实精妙,既考虑到了意灵的安全,又兼顾了下游村民的生计,比我们这些老家伙想得周全。
这清塘工程,就按你的计划来,老夫全力支持你!”
其他长辈也纷纷点头,五奶奶陈守云笑着说道:“既然月平有这么周全的计划,那我也不用再担心‘老鸭婆’的情绪了。
等清塘结束,我再去与它沟通,用‘灵草露’好好安抚它,相信它也能理解我们的苦心。”
七爷爷陈守山也补充道:“若是‘地脉引’或意鉴出现故障,随时找我,我带了修复工具,能确保灵器正常运转。”
月平看着长辈们的认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躬身行礼:“多谢列位长辈信任!月平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定会顺利完成清塘工程,守护好豆腐堰的地脉,也守护好下游村民的生计。”
此时,陈重看了看天色,晨光已升至半空,阳光透过护罩洒在塘底,形成金色的光斑。
他高声说道:“时间不早了,既然争议已解,我们便尽快开始清淤作业。
九大望眼继续加强周边灵脉监测,尤其是东侧暗渠方向,留意双角五目大黄鳝的动静——那家伙的灵识虽不如‘老鸭婆’敏锐,却也可能察觉堰塘的变化;陈阳、陈玥,你们带子弟们铺设防渗布,务必按意鉴标记的范围铺展,边角要与护罩壁紧密贴合,避免淤泥渗入水体;月平,你负责操控意鉴,实时监测塘底灵脉波动与‘共振纹’频率,若发现异常,立即通报!”
“是!”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在护罩内回荡,带着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凝聚力。
九大望眼迅速散开,陈风与陈雨分别守住堰塘南北两侧,他们从怀中取出“灵识探测符”,贴在护罩壁上——这符咒能放大灵识感知范围,一旦有异常灵能靠近,符咒便会发出红光预警;其他七位望眼则围绕堰塘外围形成环形监测圈,灵识如同细密的网,覆盖了周边百丈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