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年刻意顿了顿,指节分明的手不自觉地攥了攥腰间系着的陈家祖训玉佩——那玉佩上“忧乐与共,守脉护民”八个篆字,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九大望眼,那目光如深潭般沉静,却又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从左至右,一一掠过每一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站在最左侧的陈阳,手中还握着记录地脉数据的竹笔,笔尖悬在纸页上方,显然正全神贯注;稍远些的陈玥,双手紧了紧怀中的灵能探测仪,仪表面板上的微光映在她眼底,满是认真;而最右侧的陈峰,虽身形最壮硕,此刻却微微躬身,屏气凝神,生怕错过一字一句。
待目光扫完最后一人,陈松年的声音才缓缓响起,比先前更添了几分庄重,如同山间古钟,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你们要记住,地脉守护从不是一代人的热血沸腾,更不是一场一劳永逸的战斗,它是需要无数代人用青春、用耐心、用生命去坚守的使命。
就像这忧乐沟的山,一年年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就像这沟里的水,一代代流了又聚,聚了又流,地脉守护的使命,也得跟着山走、跟着水流,一代代传下去。”
他抬手指向身旁的月平,指尖带着对后辈的期许:“月平今日展现的微观解析之法,不是花架子,不是灵技的炫耀,而是能实实在在护佑地脉的‘真本事’。
你们要放下同辈间的些许比较,沉下心来学、静下心来悟,从意鉴的灵能注入,到地脉沙盘的细节辨识,再到隐患点的精准定位,每一步都要烂熟于心、熟练掌握。
更重要的是,要把‘主动预防’的理念刻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不是等地脉出了问题再去补救,而是在隐患还没冒头时就把它掐灭,这样未来你们接过守护的重任时,才能让忧乐沟的地脉永远安宁,让沟里的百姓永远安稳。”
“是!”九大望眼齐声应和,声音如同山间惊雷,坚定有力,震得身旁的灵草微微颤动。
他们挺直了脊梁,胸膛微微起伏,目光中再无半分浮躁,只剩下对使命的敬畏与对传承的决心。
应和声落,他们纷纷转头看向月平,眼神中的敬佩再也藏不住——先前在他们眼中,月平只是同辈中灵能天赋稍高的佼佼者,是偶尔能提出新奇想法的“机灵鬼”;而此刻,月平在他们心中,已然成了引领他们探索地脉守护新方向的“先行者”,是能带着他们走得更远、守得更稳的领路人。
月平感受到众人的目光,没有丝毫自满,反而微微躬身,对着陈松年与九大望眼行了一礼,随后直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又掠过身旁的四大意灵——老山羊垂着的羊角上还沾着晨露,小白猪的鼻尖微微抽动着感知灵能,二狗子的尾巴轻扫地面,小老虎则昂首挺胸,如同守护疆土的小卫士。
看着眼前的众人与灵物,月平心中满是对未来的坚定,声音清晰而沉稳:“爹爹放心,也请各位师兄师姐放心,我会在三日内,将微观解析的技巧与‘主动预防’的理念,系统整理成《地脉微观守护手册》。
手册里不仅会详细记录意鉴的操控方法——包括灵能注入的力度把控、沙盘缩放的精准度调节、隐患标记的符号规范,还会拆解灵能解析的步骤:从初始灵脉扫描,到异常灵能溯源,再到隐患等级评估,每一步都配上示意图与实例说明;更会收录隐患处理的技巧,比如轻微灵脉淤堵的疏导之法、局部灵能失衡的调节方案、外部杂息入侵的拦截手段,确保每一位陈家子弟,无论灵能天赋高低,都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好。”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同时,我还会每周与四大意灵配合——老山羊对土脉灵能最敏感,可协助校准地脉深层数据;小白猪擅长感知水体灵能,能优化水域灵脉的监测参数;二狗子的风旋可捕捉空气中的微量杂息,完善外部干扰的预警体系;小老虎的灵能屏障则能模拟极端环境,测试地脉的抗压能力。
我们会根据每一次监测的结果,优化地脉微观数据库的参数体系,让监测更精准、守护更高效,绝不让任何一处隐患逃过我们的眼睛。”
此时,东方的朝阳已完全升起,金色的阳光如同流淌的蜜糖,洒在所有人与灵物身上,为他们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人与灵物的身影在晨光中相互交织:陈松年站在最前方,身形挺拔如松;月平与九大望眼围在两侧,神情专注;四大意灵则或立或卧,围绕在众人身边,灵能波动如同细微的光纹,在空气中缓缓流转,形成一幅“人灵共生、共护地脉”的温暖画面。
悬浮在众人头顶的意鉴,此刻仍散发着柔和的灵光,镜中的地脉沙盘依旧清晰得如同实物——青色的线条代表着正常流转的灵脉,红色的小点标记着潜在的隐患,绿色的区域则是灵能充沛的“健康地带”,每一处细节都一目了然,如同一份鲜活的“地脉健康报告”。
它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每一处细微变化:豆腐堰的灵能流速、下游农田的灵脉分布、村民水井的灵能强度,也见证着陈家地脉守护理念的传承与突破——从过去“被动补救”的传统模式,到如今“主动预防”的创新方向,每一步都凝聚着陈家子弟的心血。
这一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刻明白:地脉守护不是一场短暂的战斗,不需要在危急时刻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灵技,去与突发的地脉危机硬拼;它需要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细致入微——是清晨天不亮就起身监测的坚持,是对着地脉数据反复比对的耐心,是发现一丝异常就追查到底的执着。
它不需要强行干预地脉的自然流转,用强大的灵能去“矫正”所谓的“偏差”;它需要的是防患未然的远见——是在隐患还只是一个微小光点时就及时处理,是在灵脉还只是轻微波动时就巧妙疏导,让地脉始终保持在自然、健康的状态。
它更不需要孤独的前行,不需要某一位“灵能强者”单打独斗;它需要的是人与灵物的协同——是人用智慧制定守护方案,灵物用天赋感知地脉变化,彼此信任、彼此配合,才能织就一张无懈可击的守护网。
将“主动预防”刻入每一次行动中,用微观的精准守护宏观的安宁,用一代又一代的坚守传承守护使命,这便是陈家世代传承的初心,也是月平与四大意灵用行动诠释的“地脉守护之道”。
这并非高高在上的灵技展示,不是为了在其他家族面前彰显陈家的实力;而是扎根于忧乐沟土地的务实坚守,是将“地脉安康”与“民生福祉”紧紧绑定的责任担当——地脉安,则农田沃;农田沃,则百姓足;百姓足,则天下安,这便是陈家守护地脉的根本意义。
此刻,意鉴中映出的豆腐堰水面,正泛着粼粼波光,金色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折射出细碎的光点。
更令人惊叹的是,水面上还浮动着一层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的灵能波纹——那是灵能与水流交融形成的“灵息水纹”,如同给水体注入了生命。
这些灵息水纹正顺着堰塘的出口,缓缓流淌向下游的农田,在途经的每一寸土地下,都留下了温和的灵能印记,滋养着土壤中的灵植根系。
月平看着镜中的景象,心中有数:再过半月,下游的村民便要开始播种灵稻。
灵稻对灵能的需求极高,往年若地脉灵能不稳定,灵稻的收成便会大打折扣,严重时甚至会颗粒无收。
而今年,经过微观解析与主动维护的地脉,能为稻田提供持续、稳定的灵能供给,不仅能让灵稻的生长周期缩短五日,还能让颗粒饱满度提升三成以上——这便是“地脉守护”最朴素、也最珍贵的意义:不是为了彰显灵能者的力量,不是为了追求虚无的荣誉,而是为了让这片土地更肥沃,让村民的饭碗更安稳,让忧乐沟的烟火气一年比一年更旺。
月平的目光从意鉴上移开,看向现实中的豆腐堰,心中清楚:今日的微观解析,不仅守护了地脉的健康,更守护了忧乐沟数百村民的生计。
他仿佛已经看到半月后,村民们弯腰播种时脸上的笑容,看到秋收时谷仓里堆积如山的灵稻,看到孩子们捧着香喷喷的灵米饭时满足的模样——这些画面,便是支撑他坚持地脉守护的最大动力。
四大意灵似也读懂了这份沉甸甸的使命,纷纷行动起来。
老山羊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走到堰塘边,它低下头,头顶的羊角轻轻触碰水面,没有丝毫剧烈的灵能爆发,只释放出一缕如同蚕丝般温和的地脉灵能。
这灵能如同有生命般,顺着水体灵脉的走向,缓缓流向下游的灌溉渠,沿途滋养着每一段干涸的细小灵脉,如同提前为即将播种的农田“注入生机”,确保灵稻种下后能立刻吸收到充足的灵能。
小白猪则摇着尾巴,跑到岸边的灵植旁——那是村民们种植的灵菜,叶子上还沾着晨露。
它停下脚步,鼻子微微抽动,随后从周身散发出淡淡的白色灵息,灵息如同柔软的羽毛,轻轻拂过每一片灵菜叶,将叶片上残留的微量尘垢与杂息彻底清除。
这些尘垢看似微小,却会影响灵植对灵能的吸收,小白猪的这一举动,确保了灵植能健康生长,未来能为村民提供充足、优质的灵材。
二狗子与小老虎则默契地分工,绕着堰塘开始巡逻。
二狗子跑在前方,周身卷起淡淡的风旋,风旋如同无形的滤网,将空气中漂浮的微量杂息——比如远处山林传来的腐叶气息、偶尔掠过的灵虫携带的陌生灵能——一一拦截在外,不让它们靠近堰塘的灵脉核心区;
小老虎则跟在后方,每隔几步便释放出一道薄薄的灵能屏障,屏障与风旋相互配合,形成一道双重防护网,牢牢守护着这片水域的纯净,确保地脉灵能不被外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