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围满了接送的家长,恢复高考第一年,题目肯定不会特别难。
再加上大家许久没学习,所以很多人准备的并不够充分。
但是陆见月可不一样。
她已经为这次高考,准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可以说是势在必得。
在等待陆见月的间隙,陆家一群人已经搬到燕京来了。
这时候的房价对比后世来看,还不算很高。
差不多三四千就可以在大学附近买下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
当然具体还要看买家是否良心。
要是不良心的,那五六千甚至上万的都有可能。
主要还是要看对方是否诚心想卖。
陆家这些年都在大队上赚公分,一家人人又多,赚到的粮食也就顶多算个温饱。
但是陆家没钱,苏妙颜有钱啊。
再加上苏妙颜得知后世房价会很高,现在买的多,对以后赚钱有帮助。
但这时候政策又没彻底下来,所以只能暗中商量。
最终用三千四的价格,在后世寸土寸金的中关村买了一套房子。
为了方便,又在附近买了好几套。
苏妙颜不是没想过买四合院,但是那样动静太大了,还是等政策下发之后再买吧。
这房子当然也不是免费给陆家的,大家都商量好了,以后做生意赚了把这钱还回来。
陆见月出考场的时候,陆家一群人都在考场门口等她。
苏妙颜和陆霆,温柔边启华四人看起来气度不凡,再加上陆见月在这一年内又被养的皮肤白皙,看起来格外的漂亮。
所以见到一大家子来接送考生时,目光不由自主的就往她们这边看。
看着陆见月脸上的笑容,许红梅开口道:“走吧,咱们回去,好好补补,明天还要考好几门呢。”
陆见月有些诧异:“妈,你怎么不问我考的怎么样?”
许红梅开口道:“这不是怕给你压力吗?”
“毕竟你明天还要考,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最好的就是什么也不问。”
苏妙颜在旁边看的没忍住笑了出来。
见月一看就是发挥的很好,巴不得别人问她呢。
陆见月撇撇嘴,主动开了口:“我发挥的挺好的,看见的题目基本都会做,这还得多亏了嫂子。”
苏妙颜怀孕期间,一直在帮助陆见月。
其实苏妙颜就是闲着没事干。
多帮帮小妹也是应该的。
“那你快谢谢你嫂子。”许红梅道。
陆见月哎呀一声:“我当然会感谢嫂子啊,好了好了,咱们快走吧,我可饿坏了。”
温柔和边启华都是土生土长的燕京人,自然知道燕京城里面哪家饭馆的饭好吃。
所以早早就预约好了地方,就等着一起过去了。
周围人见陆家一个个脸上都是笑容,立马就知道这是考的不错。
但是这也正常,毕竟看人家穿着就知道不一般。
因为是高考,所以吃的东西不能太油腻,怕肠胃受不住,到时候拉肚子可就影响发挥了。
所以点的都是较为清淡的菜式。
很快,高考考试的这几天就过去了。
陆见月只觉得考完出考场的风,都是舒爽的。
终于考完了。
也算是对得起自己这段日子的努力奋斗吧!
但是考完了她也没闲着,而是在等待放榜的时候,去找苏妙颜学习了外语。
改革开放后,会更加注重和外国的合作。
学习外语,对以后的事业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技多不压身嘛!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很快就到了放榜这天。
当知道自己成绩时,陆见月是兴奋的。
她居然考了川省的第一名!
也就是省状元!
在知道陆见月考了这个成绩后,陆霆和苏妙颜都为她感到开心。
毕竟小妹的努力,她们都看在眼里。
虽然在燕京城买好了房子,但是东西,还是没有收拾好的。
当时那个时候,是先填报志愿,再上考场的。
当时在苏妙颜的建议和陆见月自己的意见下,填报了三所大学。
第一所,清大。
第二所,京大。
第三所,京城师大。
陆见月现在这个成绩,考上清大是绝对没问题的。
所以放下心后,陆家人就回了安澜村收拾行李。
没想到录取通知书也直接来了安澜村。
在知道陆家最小的闺女考上了京城最顶尖的大学,还是川省状元时,安澜村所有人都有惊了。
你说这陆家以前还跟他们一样,只是勉强能吃饱肚子,怎么这后面日子越过越好了呢?
不少人都纷纷上门道喜,这安澜村出了一个高考状元的事,也很快传遍了附近的村落。
在得知陆家要举家搬迁至京城,大家也没说什么。
能去燕京,那肯定比在安澜村强。
就这样,陆家举家搬迁到了京城。
但是安澜村的房子也还留着,没卖掉,想着什么时候想回去了,再回去。
毕竟那才是自己真正的故土。
落叶归根嘛,华国人都比较讲究这个。
……
陆见月在拿到自己通知书的时候,也很高兴。
当时她已经跟苏妙颜学了一段时间的口语的。
先是从音标开始学起。
后面音标念熟了,再学的单词。
陆见月一开始有想过放弃,但是看着苏妙颜外语流利的样子,十分的羡慕。
她以前考大学,想学的专业是师范。
但是后面跟苏妙颜相处久了,就慢慢的想学外语了。
所以在选专业的时候,她也选择了外语专业。
清大既然是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那凭实力考进去的,肯定都是很厉害的人。
所以陆见月考上大学,也并没有松懈。
而是想着内卷。
……
离政策公布的日子越来越靠近,苏妙颜正在为做生意做准备。
比如买铺子。
因为温柔和边启华的关系网,苏妙颜很快就盘下了一家店铺。
当然,这件事情做的非常隐秘。
这时候买卖还是有的,只是大家都不敢放在明面上做,人家问苏妙颜买来做什么,苏妙颜也只是说想买来放东西,做仓库。
人家也没多想,毕竟再问就没边界感了。
很快,随着政策下发,改革开放的文件,终于颁布了。
市场经济,终于可以放在明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