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草地漫谈
邢成义刚把宿舍钥匙插进锁孔,身后就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庄传鹏穿着件半旧的灰色t恤,手里攥着串钥匙,显然也是刚从菜馆回来。“正想找个人透透气,你这小子倒省得我敲门了。”庄传鹏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酒气混着晚风飘过来,却不呛人。邢成义把钥匙拔出来揣回兜里:“我也没歇够,走,咱哥俩溜达溜达。”
两人并肩往小区外走,路边的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偶尔有晚归的邻居骑着电动车经过,车铃“叮铃”响两声,又很快消失在夜色里。庄传鹏从口袋里掏出两瓶冰红茶,拧开一瓶递给邢成义:“刚在楼下超市买的,解解酒气,你下午喝了不少啤酒,别夜里渴。”邢成义接过瓶子,指尖碰到冰凉的瓶身,瞬间驱散了残留的暑气,他猛灌了一口,甜丝丝的液体滑过喉咙,连带着刚才宴席上的热闹劲儿,都变得柔和起来。
没走多远,就到了小区旁边的小公园。说是公园,其实就是片围着矮栅栏的绿地,中间种着几棵老杨树,树下散落着几张长椅,此刻只有零星几个纳凉的老人坐在那儿,低声聊着天。庄传鹏朝着草地那边扬了扬下巴:“别坐椅子了,地上凉快,还能看看星星。”邢成义跟着他走过去,蹲下身摸了摸草地,傍晚下过一阵小雨,草叶上还沾着潮气,却不黏腻,反而带着股青草的清香。他索性脱掉鞋子,光着脚踩在上面,微凉的触感从脚底传来,酒意瞬间醒了大半。
两人并肩躺在草地上,头挨着头,看着头顶的夜空。杨树的枝叶在风里轻轻摇晃,影子落在脸上,忽明忽暗。庄传鹏先开了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你刚来店里的时候,我还担心你适应不了后厨的节奏,毕竟烤鸭店忙起来,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邢成义笑了笑,想起刚入职那天,他对着蒸箱里的鸭坯手忙脚乱,连火候都掌握不好,还是庄传鹏站在旁边,手把手教他怎么看鸭皮的颜色,怎么调整蒸汽大小:“那时候多亏了庄哥你,还有霞姐他们,不然我可能早就打退堂鼓了。”
“你这孩子踏实,眼里有活,”庄传鹏侧过身,看着邢成义,“上次旅游团来,后厨忙不过来,你主动把洗碗间的活也包了,还帮张可揉了一下午面团,这些我都看在眼里。现在年轻人能这么肯干的,不多了。”邢成义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大家都在忙,我多干点也没啥,而且跟大家一起干活,挺开心的。”他想起每天早上,王霞会提前泡好花茶,分给后厨的人;杨建军每次切完菜,都会把台面擦得干干净净;安师傅虽然话少,却会在他蒸馒头时,悄悄把烤箱温度调得更合适——这些细碎的温暖,比任何东西都让他觉得踏实。
庄传鹏又喝了口冰红茶,话题转到了家里:“我儿子跟你差不多大,在南方打工,一年就回来一次。上次视频,他说想自己开个小饭馆,我跟他说,不管干啥,都得像你这样,一步一步来,别着急。”邢成义心里一动,想起自己跟王红梅说的,想接她们来bJ的念头:“庄哥,我也想好好干几年,等攒够钱,就把我媳妇和女儿接过来,让她们也看看bJ。”“会的,”庄传鹏拍了拍他的胳膊,语气很肯定,“你这么用心,又肯学,以后肯定能实现。对了,你那小米蔬菜馒头不是获奖了吗?我跟老板商量过,下个月开始,把它加到店里的固定菜单里,到时候给你算提成。”
邢成义猛地坐起来,眼睛亮了:“真的吗?庄哥!”他之前还担心,评选结束后,馒头就只能偶尔做给熟客吃,没想到能正式加到菜单里。庄传鹏笑着点头:“当然是真的,你这馒头又健康又有特色,很多宝妈都专门来问,加到菜单里,肯定能拉不少回头客。到时候你要是忙不过来,我再给你配个帮手,专门跟你学做馒头。”邢成义心里涌过一阵暖流,他攥着手里的冰红茶瓶,指节都有点发白——这不仅是对他手艺的认可,更是对他未来的一份期许。
两人又聊了会儿店里的事,从新菜品的研发,到下个月的促销活动,庄传鹏把自己的想法跟邢成义说了,还问他有没有什么建议。邢成义也没客气,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说了出来:“我觉得可以在周末搞个‘亲子馒头dIY’,让宝妈带着孩子来店里做馒头,既能增加人气,又能让大家更了解咱们的馒头。”庄传鹏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明天就跟老板提,要是成了,就由你来负责,怎么样?”邢成义用力点头:“没问题!我肯定好好干!”
夜风吹得更凉了,远处的老人们也陆续起身回家,公园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杨树叶子“沙沙”的声音。庄传鹏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了,明天还得早起备菜。”邢成义也跟着站起来,刚走两步,就觉得脚有点麻,庄传鹏连忙扶了他一把:“慢点走,别着急。”两人互相搀扶着,慢慢往宿舍走,影子在路灯下一会儿拉长,一会儿缩短,像两个紧紧靠在一起的剪影。
快到宿舍楼下时,邢成义突然停下脚步,看着庄传鹏:“庄哥,谢谢你。”谢谢他的照顾,谢谢他的认可,更谢谢他愿意听自己说心里话。庄传鹏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跟我客气啥,咱们是同事,更是兄弟。以后有啥难处,别憋着,跟哥说。”
回到宿舍,邢成义躺在床上,手里还攥着那个没喝完的冰红茶瓶。他想起刚才在草地上,庄哥说的话,想起同事们的笑脸,想起女儿对着屏幕“咿呀”叫的模样,心里满是干劲。他知道,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困难,但只要有这些人的支持,他就什么都不怕。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地上,像一片温柔的白霜,邢成义嘴角带着笑,慢慢闭上了眼睛——明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火锅师傅来报到
第二天一早,邢成义刚把第一笼小米蔬菜馒头端出蒸箱,就听见前厅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他擦了擦手上的面粉,探头往门口看,只见庄传鹏领着个高个子男人走进来,对方穿着件干净的白色厨师服,肩上挎着个黑色帆布包,脸上带着笑,一进门就冲后厨的人拱手:“各位师傅好,我叫魏玉华,河南来的,以后就跟大家搭伙干活了!”
“玉华,快进来,我给你介绍介绍。”庄传鹏笑着把他往后厨领,“这位是邢成义,咱们店的‘馒头达人’,他做的小米蔬菜馒头,上个月刚拿了创新奖。”魏玉华立刻伸出手,力道很足地跟邢成义握了握:“邢师傅厉害啊!我家娃就爱吃这种软乎乎的馒头,以后可得跟你学学!”邢成义被他的热情逗笑,连忙摆手:“魏师傅客气了,你是火锅大厨,我还得跟你学煮火锅呢!”
这时王霞和安师傅也围了过来,魏玉华看到安师傅,眼睛一亮:“这位师傅看着就像西餐老手,我之前在老城一锅干活时,偶尔也给客人做过牛排,就是火候总掌握不好,以后还得请您多指点!”安师傅平时话少,此刻也难得露出笑:“互相学习,你火锅调汤的手艺,我们还想学呢。”
魏玉华打开帆布包,掏出几个用油纸包着的小袋子,分给大家:“这是我老家河南的胡辣汤料,纯手工磨的,早上煮一碗,暖身子还开胃,大家尝尝鲜。”张可接过袋子,闻了闻,眼睛立刻亮了:“好香啊!魏师傅,您会做胡辣汤吗?我早就想尝尝正宗的河南胡辣汤了!”“那可不!”魏玉华拍了拍胸脯,“等周末不忙,我给大家露一手,保证让你们喝了还想喝!”
说话间,庄传鹏把魏玉华领到靠里的灶台前:“以后这就是你的工位,旁边就是调料台,需要什么食材,跟杨建军说,他负责切配。”魏玉华放下包,立刻撸起袖子,开始收拾灶台,动作麻利又利索。他一边擦台面,一边跟旁边的杨建军开玩笑:“杨师傅,以后我要是切菜慢了,你可别催我啊,我这人干活仔细,就是手脚没你快。”杨建军笑着说:“放心,我提前把你要的食材备好,保证不耽误你下锅!”
没过多久,就有客人点了份火锅套餐。魏玉华立刻动了起来,只见他从冰箱里拿出提前熬好的牛骨汤,倒进铜锅里,大火烧开后,又陆续加入姜片、葱段、干辣椒和自己带来的秘制香料,瞬间,浓郁的香味就飘满了整个后厨。邢成义正在蒸馒头,闻到香味,忍不住凑过去看:“魏师傅,您这汤也太香了吧!放的什么香料啊?”
魏玉华嘿嘿一笑,故意卖关子:“秘密配方!不过等你学会做馒头,我就教你调汤,咱们互相交换‘秘籍’!”说着,他又拿出几样新鲜的食材,手起刀落,把羊肉片得薄如纸,放进盘子里,还特意摆了个好看的造型:“客人吃火锅,不仅要味道好,看着也得舒服,对吧?”邢成义点点头,心里暗暗记下——原来做火锅,也有这么多讲究。
客人吃到一半,特意跑到后厨,对着魏玉华竖起大拇指:“师傅,你这火锅太正宗了!跟我在河南吃的一模一样,以后我肯定常来!”魏玉华笑得更开心了,连忙说:“谢谢您认可,下次来,我给您多加份蔬菜!”客人走后,庄传鹏拍了拍魏玉华的肩膀:“不错啊,玉华,第一天就收获回头客了!”魏玉华挠了挠头:“都是大家照顾,我就是把活儿干好。”
中午休息时,魏玉华跟大家聊起了自己在老城一锅的经历:“那时候每天要煮几十锅羊蝎子,忙到后半夜是常事,但看着客人吃得开心,就觉得值。”他还跟邢成义聊起家里的事,说自己有个五岁的儿子,最喜欢吃他做的番茄火锅,每次视频都吵着让他回家做饭。“等过年回去,我就教他做简单的火锅,让他也当回小厨师。”魏玉华说起儿子,眼里满是温柔。
邢成义听着,想起自己的女儿,忍不住说:“我女儿才一岁多,等她大点,我就教她做馒头,咱们以后可以让孩子们比试比试,看看是河南火锅厉害,还是bJ馒头厉害!”魏玉华立刻拍手:“好啊!到时候我带着我儿子来bJ,咱们两家一起吃火锅、啃馒头!”
后厨里的笑声此起彼伏,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暖融融的。邢成义看着身边说说笑笑的同事们,心里满是欢喜——新的师傅来了,不仅带来了好吃的火锅,更带来了新的热闹和温暖。他知道,往后的日子,后厨会更有活力,大家一起干活、一起聊天、一起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这样的日子,踏实又幸福。
火锅配馒头,后厨新搭档
“魏师傅,你这火锅汤刚端出去,就有客人问能不能加份馒头了!”中午饭点刚过,杨晶晶就拿着点菜单跑进后厨,声音里满是兴奋,“有个宝妈说,孩子吃了火锅怕上火,想配点软乎的主食,一听说咱们有小米蔬菜馒头,立刻就点了一份!”
正在收拾灶台的魏玉华眼睛一亮,手里的抹布都忘了放下,转头看向正在揉面团的邢成义:“成义,听见没?这就是缘分啊!我这火锅配你这馒头,简直是绝配!”
邢成义停下手里的活,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点头:“我也觉得合适!昨天有客人吃馒头时还说,要是能配点热汤就好了,这不,你的火锅汤就来了。”
王霞端着刚洗好的菜走过来,也跟着凑趣:“可不是嘛!火锅吃着热乎,馒头嚼着香甜,一个解辣,一个管饱,咱们要是把这俩凑成套餐,肯定受欢迎!”
“霞姐说得对!”张可手里还拿着没包完的肉夹馍面团,凑到魏玉华身边,眼睛亮晶晶的,“魏师傅,你做的番茄火锅汤特别鲜,要是就着南瓜味的馒头吃,肯定特别好吃!我昨天偷偷尝了一口汤,差点把舌头都咽下去!”
魏玉华被逗得哈哈大笑,伸手揉了揉张可的头:“你这小丫头,嘴比抹了蜜还甜!不过你说的还真有道理,番茄汤配南瓜馒头,酸甜口的,小孩子指定爱得不行。”他说着,走到邢成义的面点台边,拿起一个刚蒸好的菠菜馒头,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嚼了两下就眼睛放光:“哎,这馒头是真软和,还有股淡淡的菠菜香,一点不噎人,配我那麻辣锅底,正好能中和一下辣味儿!”
“我就说吧!”邢成义也来了兴致,拿起一个小米馒头递过去,“你再尝尝这个,加了小米面,有点嚼劲,配清汤锅底肯定更搭。”
魏玉华接过来咬了一大口,边嚼边点头:“不错不错!这馒头有嚼头还不粘牙,比外面买的那些机器做的好吃多了。成义,咱们真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个套餐,我觉得能成!”
杨建军正坐在角落剥蒜,闻言也抬起头:“我举双手赞成!上次我去菜市场,见有家火锅店就搞了‘火锅+红糖糍粑’的套餐,天天排队。咱们这‘火锅+手工馒头’更有新意,还健康,宝妈们肯定愿意点!”
“杨师傅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魏玉华一拍大腿,拉着邢成义就往调料台走,“成义,咱们现在就试试!我煮一锅番茄火锅,你蒸两笼不同口味的馒头,让大家都尝尝,提提意见!”
邢成义也不含糊,立刻转身去准备面团:“行!我这就蒸南瓜和小米两种口味,二十分钟就能好!”
魏玉华手脚也快,转眼就架起了铜锅,倒入提前熬好的番茄汤,又丢了几颗香菇和玉米进去,大火烧开后,浓郁的番茄香味瞬间弥漫了整个后厨。张可忍不住凑到锅边,吸了吸鼻子:“魏师傅,你这汤也太香了吧!我现在就想拿个馒头蘸着吃!”
“别急,等馒头熟了,让你先尝第一口!”魏玉华笑着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汤递到张可嘴边,“先尝尝汤,小心烫!”
张可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眼睛立刻弯成了月牙:“太鲜了!番茄味特别浓,还有点甜甜的,一点都不酸!”
安师傅平时话少,此刻也放下手里的牛排刀,走到锅边闻了闻,点了点头:“汤的火候掌握得好,番茄的酸甜和骨头的鲜味儿融到一起了,不错。”
“还是安师傅懂行!”魏玉华笑着拱手,“我这汤熬了三个小时,光番茄就用了二十多个,还加了点冰糖提鲜,就怕孩子觉得酸。”
正说着,邢成义那边就传来了蒸箱的提示音:“馒头好啦!”他打开蒸箱,一股麦香混着蔬菜香飘了出来,只见两笼馒头个个雪白蓬松,南瓜味的泛着淡淡的金黄色,小米味的则带着浅褐色的颗粒感,看着就有食欲。
邢成义把馒头端到桌子上,魏玉华立刻拿起一个南瓜馒头,掰成两半,蘸了点番茄汤递到邢成义嘴边:“成义,你先尝尝,看看这搭配怎么样!”
邢成义咬了一口,馒头的香甜混着番茄汤的鲜美,在嘴里化开,暖乎乎的,特别舒服。他忍不住点头:“好吃!馒头的甜和汤的鲜正好互补,一点都不腻!”
“我也尝尝!”王霞拿起一个小米馒头,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又喝了口汤,笑着说,“这小米馒头有嚼劲,配着汤吃,越嚼越香,我一个人能吃两个!”
杨建军也拿起一个馒头,蘸了点麻辣锅底的汤,眼睛一亮:“嘿!这麻辣汤配馒头也好吃!馒头能吸住汤的香味,还不辣嘴,太过瘾了!”
张可最兴奋,一手拿着馒头,一手端着小碗汤,吃得满嘴都是:“我决定了!以后我吃火锅就只配成义哥的馒头,别的主食我都不吃了!魏师傅,邢哥,你们快把这个套餐推出去吧,我第一个来买!”
魏玉华笑得合不拢嘴,拍了拍邢成义的肩膀:“成义,你看大家都这么认可,咱们这套餐必须搞!我觉得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番茄火锅配南瓜馒头,专门给孩子和宝妈;另一种是麻辣或清汤火锅配小米馒头,给爱吃辣的客人。”
邢成义点头赞同:“我觉得行!馒头我可以提前蒸好,客人点套餐的时候,直接热一下就能上,不耽误时间。对了,咱们还可以给馒头做个小造型,比如做成小动物的样子,孩子们肯定更喜欢。”
“这个主意好!”王霞立刻接话,“上次我见隔壁蛋糕店把馒头做成小熊形状,孩子们都抢着要。张可,你手巧,到时候可以帮成义一起做造型。”
张可立刻举手:“没问题!我早就想试试做造型馒头了,邢哥,到时候你可得教我!”
邢成义笑着答应:“放心,包在我身上!咱们可以先做些小兔子、小熊猫的造型,简单又好看。”
魏玉华看着热闹的场面,心里满是欢喜:“咱们这后厨真是藏龙卧虎啊!有霞姐的肉夹馍,安师傅的牛排,成义的馒头,再加上我的火锅,以后客人来咱们店,想吃啥都有!”
庄传鹏正好进来巡查,听见大家的讨论,也笑着说:“我刚才在外面都听见你们的笑声了,这‘火锅+馒头’的套餐主意不错,我这就跟老板说,争取下周就推出!到时候成义负责馒头,玉华负责火锅,大家互相配合,肯定能卖爆!”
“太好了!”众人异口同声地欢呼起来,后厨里的笑声此起彼伏,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得大家的笑容格外灿烂。邢成义看着身边说说笑笑的同事们,心里满是温暖——新的搭档,新的想法,新的期待,往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