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从指挥中心的穹顶斜切而下,落在程楠的手腕上。他低头看了眼表盘,指针正指向上午十点四十七分,距离“时空巅峰”数据库完成整合还有不到两小时。
终端屏幕上,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女娲的核心界面正在执行最后一次全维度校验。凌霜那边的画面稳定在左下角,她站在轨道平台控制台前,眼神紧锁着系统反馈。
“同步率91.3%。”女娲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机械感,“加密层已剥离,但残留波动仍在影响核心逻辑。”
“继续解码。”程楠沉声说,“用凌霜提供的密钥碎片重组结构。”
“执行中。”女桦回应,“同时检测到未知语言片段:‘Echo oF thE ENd’。”
程楠指尖一顿。
那不是任何已知语言,却莫名熟悉得令人心悸。
“你那边……有没有?”他问凌霜。
画面中的女人点头,声音低沉:“刚出现的,就在刚才重启防御平台的时候。”
“什么内容?”
“只有一个词——Echo。”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程楠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终端上的代码段落。那些字符像是一串被时间遗忘的名字,在数据流中闪烁不定。
“这不是巧合。”他说,“它想让我们记住什么。”
“可我们已经记了太多。”凌霜轻声道。
程楠没有接话。他知道她说的是谁。
李伟、陈星、赵敏……还有那个叫“回响”的孩子。
他们都在这条时间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有些甚至从未真正存在过,只是被归墟复制、重构、再投射回来的“镜像”。
“别让情绪干扰判断。”他低声说,“现在不是回忆的时候。”
“那你告诉我,”凌霜忽然抬头,“如果我们一直赢下去,是不是就能改变结局?”
程楠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至少能多救一个人。”
就在这时,屏幕突然剧烈抖动了一下。
“警告,高熵入侵尝试中止。”女娲的声音变得急促,“外部信号正在模拟我的行为模式。”
“切断链接!”程楠立刻下令。
“执行失败,连接已被锁定。”女娲回应,“建议立即切换至本地通道。”
凌霜那边也传来警报声,她的画面开始模糊,像是被什么东西拉扯着,逐渐扭曲。
“程楠!”她喊了一声,然后画面中断。
整个指挥中心陷入短暂的死寂。
“她在哪?”程楠盯着黑屏,语气冰冷。
“轨道平台控制节点,编号K-7。”女娲回答,“但她最后传来的信息是——它们还没走。”
“它们是谁?”
“不确定。”AI顿了顿,“但根据波形分析,这段信号……不来自未来。”
程楠皱眉:“什么意思?”
“它来自过去。”
一句话落下,空气中仿佛有什么东西悄然裂开。
程楠站起身,走向主控台后方的数据舱。冷却系统的指示灯闪烁不定,温度比正常值高出近三度。他打开维护面板,发现液态氮管道内壁附着着一层银灰色的微粒。
“这东西……”他眯起眼睛,“和之前星穹级飞船冷却液里的一样。”
“确认匹配度98.4%。”女娲说,“来源依旧不明。”
程楠手指轻轻摩挲着金属表面,那些微粒像是有生命一样,在他触碰的瞬间微微颤动。
“不是归墟的技术。”他喃喃道,“也不是我们的。”
“那么……是谁留下的?”
他没回答,而是重新启动终端,调出所有曾被标记为“异常”的事件记录。
从最初穿越开始,到星穹级引擎调试、湮灭射线测试、演讲现场的探测器频段……每一个细节,都被重新串联起来。
“这些不是伏笔。”他终于开口,“这是线索。”
“什么意思?”
“有人在引导我们走到这里。”程楠目光沉静,“或者……某种存在。”
女娲沉默了几秒:“推演结果显示,若将上述事件视为同一源头的干预,则未来三年内的胜率提升至62.7%。”
“代价呢?”
“无法预测。”
程楠闭了闭眼,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绿洲一号生态舱外,风吹过草叶,一只鸟儿振翅飞起,划破天际。
“凌霜说过一句话。”他低声说,“‘如果我不穿越,不布局,不推动科技发展……人类早就灭绝了。’”
“但现在我开始怀疑,这一切到底是谁安排的。”
“你是说……我们只是棋子?”
“不。”程楠睁开眼,看着终端屏幕,“我们是它的回响。”
话音刚落,终端再次震动。
一段音频自动播放出来,声音低沉而陌生:
“她还记得你吗?”
程楠的手指猛地收紧。
“隔离这段音频。”他对女娲下令,“上传至沙盒系统分析。”
“执行中。”AI回应,“同时检测到另一条信息。”
“什么?”
“来自轨道平台,凌霜刚刚发来最后一句指令。”
“内容?”
“两个字。”女娲停顿了一下,“——小心。”
程楠站在原地,良久未动。
他知道,他们已经走得太远,远到连命运本身都开始动摇。
但他也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远处的天空渐渐暗了下来,指挥中心的灯光一盏接一盏亮起,映照着他手边那份尚未完成的《未来星空》更新日志。
他伸手按下保存键,屏幕闪烁了一下,最终定格在一个名字上:
“Echo protocol v0.1”
血珠顺着他的指尖滴落在键盘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