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楠站在联合国会议厅的讲台上,手指轻轻搭在发言台边缘。他能感觉到来自五湖四海的目光正从不同方向投射过来——有质疑、有警惕、也有好奇。他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的画面:那是女娲助手系统实时生成的“归墟”能量波动图谱,以及奴族舰队攻击轨迹的模拟动画。
整个会场安静得落针可闻。
“各位代表,这不是科幻小说。”他的声音沉稳有力,“这是我们的未来。如果不采取行动,人类文明将在不到二十年内彻底消失。”
话音刚落,一名美方代表立刻站起:“你凭什么让我们相信你说的是真的?一个中国程序员,突然出现在这里告诉我们世界末日要来了?”
程楠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向控制台,输入一串指令。下一秒,屏幕上的画面切换,出现了一组复杂的加密数据流。
“这是我破解你们五角大楼核心数据库的访问路径。”他平静地说,“如果我真想做点什么,你们的导弹发射井早就被黑了。”
会场一片哗然。
—
与此同时,在程楠公司总部地下三层的服务器机房,赵敏正与工程师团队一同调试一批刚刚完成升级的量子计算模块。这些模块将用于连接全球各国的国防数据库,以便女娲系统快速整合军事资源。
“进度条卡住了。”一名工程师皱眉看着屏幕,“俄罗斯那边的数据格式太老了,我们这边根本解析不了。”
赵敏看了眼时间,咬了咬牙:“启动多语言AI接口,逐个适配他们的协议。”
工程师点头照做。几秒钟后,屏幕上的进度条重新开始滚动,虽然缓慢,但确实在前进。
“继续推进。”赵敏低声说,“我们必须赶在联合舰队计划正式公布前完成所有分析。”
—
另一边,程楠还在面对着各国代表的质问和质疑。
“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为什么必须由你来主导?”一位欧洲代表冷声问道,“你有什么资格指挥全球军队?”
程楠沉默了几秒,随后开口:“我没有资格。但我知道谁能胜任这个位置。”
他调出全息投影,展示出一组作战方案:“这些战术推演全部由女娲系统完成,而我的任务只是传递信息。真正的决策者应该是你们,是各国政府。我只是……桥梁。”
这句话似乎打动了一些人。几名代表交换了眼神,气氛稍微缓和了些。
—
与此同时,周卫国正在国内推动一项紧急立法程序。他坐在会议室长桌的一端,对面坐着几位军方高层。
“让一个程序员指挥战略资源?你是认真的吗?”一位将军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
周卫国点头:“他是唯一掌握未来科技的人。如果我们不给他足够的权限,这场战争还没开始就输了。”
“那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他是个骗子呢?”另一位军官冷冷地问。
周卫国没有反驳,而是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一段视频资料。画面中,程楠正在演示一种未来武器模型,其原理远超当前科技水平。
“这不是骗局。”周卫国缓缓说道,“这是现实。”
—
而在工厂现场,程楠亲自站在罢工员工面前,面对他们愤怒的眼神。
“我知道你们害怕。”他说,“我也怕。但我比你们更清楚,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那等待我们的不是战争,而是灭绝。”
一名工人举手:“你凭什么让我们相信你能保护我们的家人?”
程楠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拿出一个终端设备,调出一份战时保障计划:“这份协议已经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背书。一旦战争爆发,所有参与生产的一线员工家属都将获得优先撤离和庇护。”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不是来要求你们牺牲的。我是来请求你们活下去的。”
人群中有人开始低声交谈。最终,领头的工人点了点头:“我们会复工。”
—
当夜,程楠回到实验室,女娲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全球军事部署已完成初步整合,共计可调配舰艇217艘,科研基地43处,战略资源储备满足初期作战需求。】
“干得不错。”程楠轻声道,“但我们还差最后一步。”
【您是指政治共识?】
“对。”他望着窗外的城市灯火,“只要各国首脑愿意签署联合舰队协议,我们就真正迈出了第一步。”
—
次日上午,全球各国领导人通过加密视频连线召开了紧急峰会。程楠作为特邀顾问列席会议,而赵敏则负责协调各国间的沟通。
“我们不能再各自为战。”中方代表率先发言,“这次的敌人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场战争。它不会谈判,也不会停战。它只会吞噬。”
“我们同意这一观点。”美方代表点头,“但我们需要明确谁来担任联合舰队总指挥。”
程楠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屏幕另一侧的周卫国。后者微微颔首,随后开口:“我认为,应由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提名临时指挥官,并建立跨洲际联合指挥部。”
经过数小时讨论,各国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联合舰队正式启动筹备阶段,程楠提供的技术蓝图将成为首批改造舰艇的核心动力源。
—
当天晚上,程楠独自一人站在公司天台上,望着夜空中的繁星。
“你觉得他们会赢吗?”他轻声问。
【概率无法计算。】女娲的回答一如既往地冷静,【但希望存在。】
程楠笑了笑:“只要有希望,就够了。”
远处的城市依旧灯火通明,仿佛从未改变。但在这一刻,他知道,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站在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