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楠站在公司顶层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阳光洒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一片金光。
“老板,量子加密模型的第一阶段推演已经完成。”女娲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但有几个关键参数不稳定。”
他点点头,转身走向会议室。那里坐着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还有几位来自中科院的专家。他们已经在会议室里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眼睛都熬红了。
“大家辛苦了。”程楠环视一圈,语气平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没人回应,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张锐的死虽然阻止了一场数据危机,但也意味着归墟已经开始试探现实世界的防线。
“这次的加密模型不同于传统算法。”程楠打开投影,屏幕上浮现出一串复杂的数学公式,“它的核心逻辑不是基于密码本身,而是利用量子纠缠态进行动态变换。”
一位年长的研究员皱眉:“理论上可行,但我们需要更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和稳定的量子环境。”
“设备我已经联系好了。”程楠说,“下周就能从实验室调来。现在的问题是……”他顿了顿,“我记不太清某些细节。”
这句话让整个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你是指……未来的知识?”陈星低声问。
程楠点头:“有些概念我记得很清楚,比如‘密钥同步’和‘坍缩防御’,但具体怎么实现,我的记忆模糊了。”
“那怎么办?”有人忍不住问。
“那就靠我们一起拼出来。”程楠坐下来,拿起笔开始画图,“你们还记得上次那个年轻研究员提出的思路吗?”
“你是说林然?”赵敏插话,“他在昨天的讨论中提到了一种‘多维相位锁定’的方法,听起来有点像你说的那个‘坍缩防御’。”
“对。”程楠眼前一亮,“他的想法很接近。我们得再找他聊聊。”
几分钟后,林然被叫进了会议室。这个年轻人看起来不到三十岁,穿着一件旧卫衣,头发略显凌乱,眼神却格外明亮。
“我昨晚做了个梦。”他坐下后第一句话就让人一愣,“梦里有个声音告诉我,这段代码不能这样写。”
“什么代码?”程楠问。
“就是你们刚才提到的那个密钥同步模块。”林然指着屏幕,“我在梦里看到了一个三维拓扑结构,它像是在不断折叠、展开,每次变化都会生成新的密钥路径。”
会议室里的人都愣住了。
“你怎么会梦见这个?”陈星脱口而出。
林然耸肩:“我不知道。但我醒来之后,就把那个结构写了下来。我觉得……它可能是对的。”
程楠盯着他看了几秒,然后轻声笑了:“也许你是对的。”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团队进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林然的“梦境结构”被整合进量子加密模型,果然大幅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而随着实验设备的到位,理论也开始逐步转化为现实。
终于,在一个月后的清晨,程楠敲下了最后一行代码。
“测试结果出来了。”女娲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系统通过了所有模拟攻击,连最极端的数据入侵也无法破解。”
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掌声。
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超越了当前时代的科技水平。
也是程楠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真的在改变这个世界。
几个月后,《未来星空》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不仅在游戏领域掀起风暴,还吸引了大量金融、医疗、政府机构的关注。程楠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大科技媒体头条,成了新一代科技创业者的代表人物。
但他心里清楚,这一切只是开始。
“老板,匿名邮件又来了。”女娲提醒道。
程楠点开邮箱,看到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你以为赢了吗?这只是归墟的第一次低语。”
他看完后轻轻一笑,把手机放下。
“继续推进火种计划。”他对赵敏说,“别让他们觉得我们松懈了。”
“你觉得他们下一步会做什么?”赵敏问。
“不知道。”程楠望向窗外,“但他们一定会再来。”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3020年,凌霜站在基地的情报室里,手中拿着一份刚解密的报告。
她看着上面的一串数字:。
这串编号,正与现实世界某个系统的序列号完全吻合。
她缓缓抬起头,看向远方。
“程楠……”她低声呢喃,“你到底在准备什么?”
而在另一个维度,某种不可见的能量波动悄然扩散开来,如同一颗种子,正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