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尚未褪尽,3020年的黎明像一把钝刀割开天幕。凌霜站在训练场边缘,望着远处一片金属森林般的模拟战场,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暴雨后的潮湿与铁锈味。
她低头看了眼腕上的战术终端,屏幕上跳动着最新的训练进度条。红色的数字不断攀升,但速度已经放缓,意味着战士们的极限正在逼近。
“队长。”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是技术员小林,“新装备的数据同步完成,第一批战士可以进场了。”
凌霜点了点头,没有回头:“通知他们,换装后直接进入b区,别浪费时间。”
小林应声而去。她知道这些士兵对新装备还很陌生——那是程楠从现实带回的技术,经过女娲逆向解析、重新设计后的轻型战斗外骨骼系统,理论上能将单兵作战能力提升三倍以上。但在实际操作中,它需要适应人体动作习惯、神经反馈延迟、能量分配逻辑……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致命漏洞。
训练场东侧的金属门缓缓打开,第一组十二名战士列队入场。他们穿着还未完全调试好的外骨骼装置,动作略显僵硬,像是被钢铁包裹的木偶。
“你们不是来试穿新衣服的。”凌霜的声音在场地广播中响起,冷冽而清晰,“这套系统会放大你的力量,也会放大你的失误。现在开始,每人十分钟,模拟实战环境,我只看结果。”
命令下达,训练场立刻切换成废墟模式。倒塌的高楼投影、烟雾弥漫的街道、突然冒出的敌方单位——一切都逼真到令人窒息。
第一个战士冲进模拟区域,他显然还没掌握外骨骼的节奏,在跃过断墙时失去了平衡,整个人重重摔在地上。系统判定失败,倒计时归零。
第二个战士吸取教训,减缓了冲刺速度,却在遭遇虚拟敌人时反应迟缓,被判定击毙。
第三个……
直到第五个战士才勉强完成了任务,虽然动作生涩,但至少活了下来。
凌霜站在高台之上,眉头紧锁。这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小林。”她低声说,“把‘感知辅助’模块调低两档,让他们的肌肉先适应基本操作。”
“可是那样会削弱系统的反应速度。”小林有些犹豫。
“总比他们自己把自己摔死强。”凌霜语气不容置疑,“让他们先学会走路,再跑。”
调整很快生效,接下来的几组表现略有改善。但仍有一个问题无法忽视:部分战士的动作明显跟不上外骨骼的节奏,甚至出现了误触发的情况。
“这玩意儿好像有自己的脾气。”一名战士摘下头盔,抹了把汗,“它想让我怎么做,我就得怎么做?”
“不是它想让你怎么做。”凌霜走过去,看着他手里的控制面板,“是你没搞清楚谁才是主导者。”
她接过控制器,轻轻按下几个按钮,外骨骼立刻做出了流畅的动作,仿佛她的身体延伸。
“它是工具,不是主人。”她说,“你越信任它,它就越听你的。但如果你怀疑它,它就会变得迟钝。”
那名战士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时,一个年轻的士兵举手:“队长,我觉得这个肩部关节的设计有问题。每次做俯冲动作的时候,都会卡一下。”
凌霜看了他一眼,是小李,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普通战士。
“说下去。”
“如果把这个连接轴换成滑动式结构,应该能减少阻力。”小李指着自己的肩膀位置,“而且我们经常要进行近身格斗,现有的锁定机制太慢了。”
凌霜低头思索片刻,转头对小林说:“记录下来,让他画出改进草图。”
“是。”
训练继续进行,随着参数不断优化,战士们的适应速度也在加快。到了下午,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能在模拟环境中完成基础任务。
然而,高强度的训练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名战士在连续三次失败后情绪失控,猛地砸向墙壁,手掌鲜血直流。
“停下。”凌霜大喊,“所有人,休息二十分钟。”
她走到那名战士面前,看着他发红的眼睛:“你叫什么名字?”
“王浩。”
“第一次用这套装备?”
“嗯。”
“感觉怎么样?”
王浩咬了咬牙:“就像背着一只不会听话的狗。”
凌霜嘴角微扬:“那你得让它听你的。”
她示意医疗兵过来处理伤口,又对周围的战士们说:“你们不是机器,也不是神。你们是人。人就会累,会怕,会犯错。但只要你们还在呼吸,就还有机会。”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我不会要求你们一夜之间变成超级士兵。但我要你们记住一件事——我们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才训练的。我们是为了活下去。”
沉默了几秒后,有人低声回应:“明白!”
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
凌霜满意地点头:“好,现在去吃饭,回来继续练。”
与此同时,心理辅导团队也开始介入。他们和战士们一对一交谈,帮助他们释放压力、调节情绪。
在一个安静的心理辅导室里,一位辅导员问:“你最近有做过特别紧张的梦吗?”
对面坐着的是战士小王,神情有些恍惚。
“有。”他说,“梦里我在一座燃烧的城市里奔跑,周围全是黑影,但我记得……我记得我手里握着一把枪,我知道怎么打退它们。”
辅导员记下他的描述,轻轻点头:“这是一种潜意识中的战斗记忆。也许你在现实中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只是你自己忘了。”
小王皱眉思索:“可能吧……但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救了一个小女孩。”
辅导员抬头看他:“你确定?”
“不确定。”小王苦笑,“但那种感觉是真的。”
另一边,凌霜收到了来自现实的消息。
程楠那边的科研进展顺利,他已经上传了一套新的训练算法至女娲私有云,并附带了一段简短的信息:
“科技是工具,真正的战力在人心。”
她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然后下令组织一次公开演练。
训练场中央,战士们整齐列队,等待指令。天空中投射出全息影像,展示着他们的战斗数据曲线。
当演练开始,整个场面瞬间沸腾。
外骨骼系统配合新型武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协同效率。战士们在废墟间穿梭、突袭、翻滚、射击,动作精准如机械般统一。
观众席上,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高层官员开始低声议论。
“这真是人类能做到的?”有人问。
“他们不是一个人。”凌霜站在一旁,淡淡地说,“他们是十个人、一百个人的意志集合。”
演练结束,掌声稀稀落落地响起。
凌霜却没有放松警惕。她注意到,演练过程中有一件新武器的表现尤为突出——一种基于未来能源原理的小型脉冲炮,能够瞬间瘫痪敌方电子设备。
但她也看到,敌方侦察无人机在演练结束后迅速撤离,显然是注意到了这种武器的存在。
她转身对小林说:“把那个脉冲炮的使用频率降低,不要轻易暴露全部实力。”
“明白。”
夜幕降临,训练场上空的全息灯光逐渐熄灭。战士们陆续离开,留下满地的汗水与疲惫的身影。
凌霜独自站在原地,仰望星空。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她也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但此刻,她第一次觉得,这些人真的有可能打赢这一仗。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宿舍区。
脚步沉重,却坚定。
她没有回头,也没有察觉,训练场角落的一块监控芯片悄然亮起一道蓝光,随后迅速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