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霜站在“曙光号”的舰桥上,透过舷窗望向深邃的星空。她的手指轻轻搭在控制台上,感受着舰体轻微的震动。跃迁刚刚完成,探测舰稳稳停靠在一片未知星域的边缘。
这是她和抵抗军小队出发后的第七次空间跳跃。每一次跃迁都像是一次赌注——能源核心输出不稳定,每次只能维持极短时间的航行。但这一次,他们终于抵达了目标区域:一片尚未被奴族舰队标记的空白地带。
“导航系统已锁定坐标。”副官艾琳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根据女娲提供的数据,这片星域中可能存在一颗宜居行星。”
凌霜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主屏幕上。那里显示着一串复杂的能量波动图谱,其中一段曲线与程楠过去几次穿越时记录的数据极为相似。
“启动扫描模式。”她下令,“范围扩大至半径五十光秒。”
舰体内部传来一阵低沉的嗡鸣声,探测雷达开始缓缓旋转,将信号投射进黑暗的宇宙深处。
几秒钟后,屏幕上跳出一个微弱但清晰的反馈信号。
“有发现!”艾琳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距离我们约三点二光秒,疑似行星本体反射波形……初步判断为类地结构。”
凌霜站起身,走向主控台:“准备降落模块,我亲自带队下去。”
“指挥官,您确定要……”
“这可能是人类文明最后一块净土。”凌霜打断道,“如果真如预测所言,我们必须第一时间掌握现场信息。”
她转身走向换装舱,身后的队员们早已整装待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与期待。
数小时后,“曙光号”降落在行星表面的一片开阔地带。这里的空气比预想中更清新,尽管含氧量略低于地球标准,但足以支撑人类呼吸。天空呈现出奇异的淡紫色,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柔和的滤镜包裹。
“建立临时前哨站。”凌霜下达指令,“工程组优先部署高频稳定器,确保与‘曙光号’的通信不中断。”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搭建起一座小型营地。与此同时,科学小组也开始采集土壤与植物样本,进行初步分析。
“奇怪。”一名研究员皱眉看着手中的检测仪,“这里的植物释放出微量气体,成分类似于神经毒素……不过浓度很低。”
“立刻隔离样本,通知医疗组准备抗毒剂。”凌霜果断下令。
几分钟后,两名士兵果然出现头晕、幻觉等症状。医疗兵迅速注射了解毒剂,并将他们送入隔离帐篷。
“这些植物……不是自然产物。”研究员低声说道,“它们像是某种生物防御机制的一部分。”
凌霜没有说话,而是走到营地中央的一处空地,抬头望着远处的地平线。那里的地形隐约可见一道规则的几何轮廓,像是某种遗迹的残骸。
“派侦察组前往那个方向。”她指了指,“小心行事,不要靠近得太快。”
不久之后,侦察组传回影像。画面中,一座巨大的石质结构半埋在地面之下,表面覆盖着藤蔓般的植物,但依旧能看出其精密的对称设计。
“这不是人类造物。”艾琳低声说。
“也不是奴族的风格。”凌霜补充道,“更像是……某种古老文明留下的痕迹。”
她们对视一眼,心中同时浮现出一个名字:归墟。
就在这时,女娲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响起:“凌霜,我已经接收到你们上传的初步数据。请继续深入探索,尤其是那些植物样本,它们的能量波动频率与末日战争时期曾出现过的‘归墟孢子’高度吻合。”
“你是说……这些东西是他们的遗产?”凌霜皱眉。
“目前无法确认。”女娲回答,“但我建议你们保持警惕,避免直接接触。”
通讯结束后,凌霜召集所有人员召开简报会议。
“接下来的任务重点有两个。”她站在地图投影前,“一是进一步采集样本,分析这个星球是否真的适宜长期居住;二是调查那座遗迹,弄清楚它的来历。”
“另外……”她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我们要特别留意是否有智能生命存在的迹象。之前那两名士兵的症状,可能并不是偶然。”
会议结束后,探险行动正式展开。
凌霜亲自带队前往遗迹区域。途中,他们遭遇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生物——体型不大,通体呈深蓝色,拥有类似猫科动物的敏捷身形,却能在空气中短暂隐形。
“热感诱饵投放完毕。”队员报告。
“准备低频声波发射器。”凌霜低声命令。
很快,那只生物出现在视野范围内。它似乎对热源产生了兴趣,慢慢靠近诱饵装置。
就在它准备扑向诱饵的瞬间,声波装置突然启动。那是一种人类听不到的频率,但对生物而言显然具有强烈的驱赶效果。它猛地跳开,发出一声尖锐的啸叫,随后消失在丛林深处。
“拍下它的图像了吗?”凌霜问。
“拍到了。”研究员调出画面,“眼部位置……有类似归墟标志的能量纹路。”
凌霜的心脏猛然收紧。她立刻将这段视频标记为高优先级,通过女娲的中继系统上传至现实线。
“程楠,如果你能看到这些数据……”她轻声自语,“也许你比我更早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夜幕降临,营地灯火渐次亮起。风穿过树林,带来一种低沉的呢喃声,仿佛整个星球都在诉说着某个未解之谜。
凌霜坐在观察塔上,手中握着一份刚整理好的报告。她翻阅着,脑海中不断回响着白天那位研究员的话:
“这些植物……不是自然产物。”
她抬头望向远方的遗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希望与警惕交织在一起,如同这座星球本身,既充满生机,又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我们找到了新的家园。”她低声说,“可它,真的是属于我们的吗?”
此时,在现实世界的某间实验室里,程楠正盯着屏幕上的新数据流,眉头紧锁。
他轻轻敲击桌面,声音在寂静的房间中格外清晰。
“绿源-IV……这个名字,或许不该只是个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