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一下达,北部战区六十多万大军当即开始调动。
如此庞大规模的行动,自然没有瞒过北边提心吊胆的沙俄帝国。
此时的沙俄帝国,圣路易斯城,沙皇皇宫之中,全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咆哮声。
大秦帝国庞大的部队调动,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了还在沉浸于战胜奥斯曼第三帝国喜悦的尼古拉二世的头上。
这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该死的大秦帝国,他们这是要打起帝国的主意了吗?”
惊怒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拿着沙皇权杖,将目光所及的皇宫之中的精美装饰品砸了个粉碎。
而大殿之中的朝臣,看着正处于盛怒的沙皇,根本不敢吱声。
或许是砸累了,尼古拉二世平静了下来,瘫坐在沙皇宝座之上。
“我们沙俄帝国驻大秦帝国的大使呢?有没有什么消息传来?”
大秦帝国境内有什么大的动静,驻秦大使会率先得到消息。
“沙皇陛下,大使暂时没有传来什么消息!”
沙俄帝国外交大臣德米特里·普希金说道。
然而他们却不清楚,此刻的沙俄帝国驻大秦帝国的大使及大使馆工作人员,已经被大秦帝国限期驱逐。
“嗯,那就让他们注意大秦帝国接下来的动向,一有情况,就立即通知。
另外,去联系一下自由联邦共和国和日不落帝国的大使,看看他们对大秦帝国的此次行动有什么想法。”
虽然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一个贪婪的人,平生喜欢收集黄金。
但能治理如此庞大的国家,他绝不是一个蠢货。
如今沉寂几年的大秦帝国突然进行了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肯定是要搞事情了,因此尼古拉二世立即开始未雨绸缪。
提前给自由联邦共和国和日不落帝国打好照面,到时就算大秦帝国真的进攻沙俄帝国,几国之间也能有个准备。
“是,陛下!”
外交大臣德里特米·普希金松了一口气,没有遭受沙皇的怒火,他庆幸万分。
“目前我们在远东地区的军事部署情况如何了?”
沙皇将目光看向陆军大臣尼古拉维奇·彼得罗夫。
“陛下,目前我军的重心都放在西半球战场之上,远东地区目前我们的兵力已不足三百万。”
本来沙俄帝国近些年来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东边那个异军突起的大秦帝国身上。
沙俄帝国超过70%的军力都布置在远东地区,为的就是防备大秦帝国。
然而,自从奥斯曼第三帝国突然入侵沙俄帝国之后,沙俄帝国的注意力就被西半球各国间的大战所吸引。
尤其是这个时期,奥斯曼第三帝国投降之后,沙俄帝国更是组织了将近五百万的远征军进攻汉斯帝国。
目前第一批次的远征军已经离汉斯帝国边境不足一百里了。
“那么,若是大秦帝国进攻的话,我们在远东地区的三百万军队能否抵挡住大秦帝国的进攻?”
尼古拉二世看着陆军大臣尼古拉维奇·彼得罗夫的眼睛。
“陛下,这……”尼古拉维奇·彼得罗夫有些犹豫。
若与大秦帝国开战,恐怕这三百万军队会被大秦帝国轻易平推,可真要如此说了,恐怕尼古拉二世又会暴怒。
但要说能抵挡得住大秦帝国的进攻,倘若大秦帝国真要进攻时,未能抵抗住,那他尼古拉维奇·彼得罗夫会成为罪魁祸首。
“哼,废物!既然打不过大秦帝国,那便继续扩军吧,再扩军五百万。”
沙俄帝国别的不多,但社会底层的农夫数量巨多。
这种农夫,地位低下,一抓一大把,最重要的是,使用这种农夫当兵源,根本不需要支付军饷,只需要给他们一些勉强能解决温饱的食物即可。
“陛下,帝国经过两次扩军,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了养活这么大规模的兵力了。”财政大臣诉苦道。
目前的沙俄帝国,经过两次扩军,脱产的士兵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了。
而这么大规模的兵力所消耗的物资,每天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我会从宝库中拿出三十吨黄金,但我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取得已经进行的战争的胜利和即将有可能到来的战争的胜利。”
虽然尼古拉二世痴迷于黄金,在位二十多年以来,收集了几百吨的黄金。
但在此前,他从未动用过自己收集的黄金。
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沙俄帝国中弥漫着战争的阴云。
虽然尼古拉二世贪婪且吝啬,可为了能稳固自己的政权,他还是决定拿出一小部分黄金,以应对接下来的各种状况。
“陛下圣明,上帝的光辉将会眷顾于您!”
底下的朝臣,听到贪婪又吝啬的沙皇,此时居然舍得拿出黄金来进行扩军,一片震惊,震惊过后,纷纷不约而同的拍起了沙皇的马屁。
……
1905年,新年初过,自由联邦共和国和日不落帝国驻大秦帝国的大使,联袂而至,找上了大秦帝国外交部。
因为经过这段时间的沉淀,两国的领导人算是彻底明白了大秦帝国接下来的动向了。
先是大规模朝沙俄帝国远东边境增兵,紧接着是驱逐沙俄帝国驻大秦帝国的大使。
种种迹象表明,大秦帝国是要对沙俄帝国动手了。
然而自由联邦共和国和日不落帝国看到这一迹象,便再也坐不住了。
因为大秦帝国一进攻沙俄帝国,那么西半球上仍在奋战的汉斯帝国怕是就会有了喘息之机。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此刻的汉斯帝国国内矛盾凸显,军力衰弱,可依然不是自由联邦共和国和日不落帝国所能随意揉捏的。
因此,两国代表此刻找上了大秦帝国的外交部,意图调解大秦帝国与沙俄帝国的矛盾。
对于两国代表的来意,顾维钧自然是一清二楚,可他此刻就是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如今大秦帝国接下来的计划已经定好,由陛下拍板决定,就算任何人说任何事,都无法改变大秦帝国的既定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