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洋军获得了新的资助,也开始有一些小心思了。
第一镇在信阳,第五镇在金陵,重新组建的第四镇正在淮海府附近整训,三个月的训练已经让这个之前差点被销号的军队有了初步的战斗力。
为了让北洋的新编第四、第七镇和第八镇尽快形成战斗力,其余五镇一共抽调了万名老兵充实到了新编三镇,第七镇和第八镇都在京城附近整训,美其名曰保卫京师,其实就是为了控制整个北直隶地区。
为了取得更多的贷款,在袁项城的授意下北洋第五镇派出了由一个步兵协和一个炮标为主干组成的混成协共计六千余人前出至安庆城。
为了确保此次行动的成功,这支部队由第9协协统郑士琦亲自带队,率领麾下的第十七标和第十八标,而山炮则是带了足足十二门。
但是由于北洋不太注重情报方面的建设,这支部队从金陵城一出来就被国防军军事情报局的情报人员发现,并上报给了总参谋部。
此刻正在武昌第一军军部的徐虎看到这封情报后也是陷入了沉思,想不清楚北洋到底要干什么,是准备大干一场呢还是准备搞点摩擦呢。
现在正处在军改的关键时刻,李二牛的第二军已经开始军改,最早也要下个月才能完成军改。
第四军的目前只完成了第十师的组建工作,第三军的军改刚刚开始,目前完成军改的只有第一军,要是北洋真挑这个时候,那可是要手忙脚乱一番的了。
倒不是说第一军吃不下这个小小的混成协,只是怕引发更大规模的战术,最后成为添油战术,到时候就有些深陷泥潭了,所以说徐虎还是决定请示一下林克勤。
“委员长,这里有一份紧急军情,我们一时难以把握到底要进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所以来请示一下。”
林克勤看了一眼军情汇报后也是知道徐虎担心的是什么,所以直截了当地说道。
“不要说他北洋来了一个混成协,就是来了一个镇,我的意见还是该出击的时候就要果断出击,不要被其他情况干扰了你的判断。
你放心就好了,我了解袁项城这个人,他是不会轻易和我决战的。既然他想提前上菜,那我们不妨先吃点凉菜垫一垫肚子。只要他们敢冒头,就必须坚决果断的回击他们。
同时也要注意其他方面的敌人,尤其是武胜关方向和淮海方向。最近他袁大头要到了不少钱,吃得有些肥了,那我们就给他去去油水。”
林克勤的指示很明确,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目前国防军正处在军改期间,难以抽出足够的军力进行大规模会战。
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不能露怯,袁项城也不是什么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要是被他看出了端倪,他可是真敢下重注和你拼一下的,所以这个时候就是坚决还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让北洋摸不准国防军的脉络。
林克勤接着说道。
“对了,第四军第十师组建完毕了,我暂时抽调他们加入第一军作战序列,充当预备队,你们也以老带新一下,毕竟里面很多军官都是第一师出去的,要充分发挥前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一提到这个徐虎就头疼,自己这位参谋长可真是会薅羊毛,为了让第四军尽快形成战斗力,他不光把教导总队的大部分人留在了第四军,更要命的是这位参谋长可真是会哭穷。
来到军委会和委员长还有自己打感情牌,硬生生用三个新组建的步兵团从三个军各换了一个老步兵团。第十师之所以能快速形成战斗力就是因为第十师是以两个老兵团和一个以教导总队的教官为主干的组建新步兵团迅速整合而成。
但是一想到自己这位老伙计辛苦整出来的第十师要先给自己用几天,之前的怨气也都消了。
此刻的北洋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安庆城,这座古城可以说是长江一线离国防军最近的要塞了,接下来这里就是北洋第五镇的桥头堡了。
郑士琦勒马来到城墙下,看着浩浩荡荡的部队走入这座古城,眉宇间的忧愁却是如何也消散不了。
自己的侄子郑明宇走到自己的身边,看着自己的叔叔盯着这座城墙有些出神,便不解地问道:“叔叔,您这是怎么了,从金陵府出发后您一直就心神不宁,咱们这次的行动不会有大风险吧?”
郑士琦则是反问道:“你出发的时候就没有发现什么不同吗?”
郑明宇回想了一下,说道:“咱们这支队伍里新兵太多了,第十步兵协基本都是老兵没怎么动,咱们这里新兵的比例都有四成了。”
郑士琦点了点头道:“是啊,两千多人都是刚刚接受完六个月新兵训练的新兵蛋子,守城还可以,要想做出一番成绩就很难了,袁大人还是不想在这个地方把本钱下足,咱爷俩就是袁大人给洋人的一个交代。
到这里了你就给我滚到后勤辎重队里待着,没有我的命令就不要来安庆附近了。放心吧,我都和统领大人商量好了,等着这仗打完了,你前去第七镇那边混个管带当当,张大人会关照你的。”
听到这话的郑明宇瞬间明白了,原来自己叔叔是北洋丢出去的鱼饵,目的就是在安庆这座雄城尽可能多地消耗国防军的兵力,要是能打出一换一以上的交换比那就是赚了。
到时候袁大人就可以拿着美化后的战绩再去洋人那里换一笔银子,一个混成步兵协换至少够三个镇一年开支的费用,袁大人也还真是会做生意啊。
到时候哪怕安庆是丢了,但是五六千的损失也够国防军心疼一段时间的了,袁项城就是希望这样一点点把优势给积攒出来,可是国防军真的会让袁项城如意吗?
这个答案已经不重要,因为不论输赢,袁大人都会得到一笔银子,只不过拿到的银子多少而已,毕竟哪有干活不给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