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元殿内,龙涎香混着浓重的药味令人窒息。李漼皇帝半倚在龙榻上,形容枯槁,却强撑着精神,目光如炬地扫视着阶下众人。岐王李恪、苏砚、沈清霜、裴云舟,还有被押解而来的襄王党羽,皆立于殿内,气氛剑拔弩张。
“苏卿,你深夜私闯冷宫,可有话说?”皇帝的声音虚弱却威严。
苏砚从容出列,手中高举从冷宫暗格中找到的密信:“陛下,臣等在冷宫发现惊天阴谋。这些信件表明,宁王、襄王勾结朝中大臣,妄图在陛下千秋之后,谋朝篡位!”他将信件一一展示,殿内大臣见状,顿时哗然。
岐王李恪却上前一步,神色悲戚:“皇兄,这分明是苏砚等人栽赃陷害!臣弟虽为亲王,却一心为国,怎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倒是苏砚等人,江湖出身,如今手握重权,不得不防啊!”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裴云舟突然站出:“陛下,臣有一物,请您过目。”他从药箱中取出一个琉璃瓶,瓶内装着从冷宫女尸身上提取的黑色黏液,“淑妃娘娘并非病逝,而是中了西域奇毒‘千日醉’。此毒极为罕见,臣调查得知,近日鬼市有人大量收购制毒原料。”
沈清霜也展开一幅地图,上面详细标注着鬼市与各王府的联系:“陛下,臣的暗卫发现,有人借岐王之名在鬼市活动,意图混淆视听。而真正与暗影教团勾结之人,另有其人!”
皇帝咳嗽几声,示意众人安静:“李德全,你说,究竟是何情况?”
一直沉默的李德全突然跪地,声音颤抖:“陛下恕罪!老奴有罪啊!”他从怀中掏出一卷密信,竟是襄王与暗影教团往来的信件,“襄王勾结暗影教团,利用淑妃之死设下连环计,先是散布童谣制造恐慌,再伪造信件嫁祸岐王,妄图挑起内乱,趁机篡位!”
原来,李德全早年被暗影教团威胁,被迫成为内应。但随着局势发展,他良心不安,暗中收集证据,等待时机揭露真相。
襄王闻言,面色如土,跪地求饶:“皇兄,是臣弟鬼迷心窍,求您饶臣一命啊!”
皇帝怒不可遏:“来人!将襄王及其党羽即刻问斩,以儆效尤!”
危机看似解除,但苏砚深知,暗影教团才是幕后黑手。他向皇帝禀明:“陛下,暗影教团野心勃勃,此次皇室之乱,不过是其颠覆大唐的第一步。臣恳请陛下,让天机阁彻查此事,保我大唐安宁!”
皇帝点头:“准奏!苏砚、沈清霜、裴云舟听令,朕封你们为护国公,统领一切事宜,务必将暗影教团连根拔起!”
与此同时,太子李儇在众人的守护下,逐渐走出阴影。他看着苏砚等人,眼神中充满敬佩与感激:“诸位大人的救命之恩,儇儿铭记于心。待儇儿长大,定要像你们一样,守护大唐江山!”
在之后的日子里,苏砚等人以皇室危机为契机,开始整顿朝纲。他们清除暗影教团在朝中的余孽,加强皇宫守卫,同时改革律法,严惩谋逆之举。裴云舟则专心为皇帝诊治,他翻阅无数医典,走遍名山大川寻找良药,终于研制出缓解皇帝病情的药方。
沈清霜重新训练玄甲军,不仅提升其武艺,更注重培养忠诚之心。她还在长安城内设立多处情报点,密切关注江湖与朝堂动向,以防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岐王李恪虽洗脱嫌疑,但经此一事,他主动交出兵权,远离朝堂纷争,整日闭门读书、礼佛,不再参与政事。
数月后,长安城重现繁华。朱雀大街上,商贾云集,百姓安居乐业。皇宫内,皇帝的病情逐渐好转,太子李儇勤奋好学,深得大臣们的认可。
苏砚、沈清霜、裴云舟三人站在城墙上,望着这太平盛世,心中感慨万千。他们深知,守护大唐之路漫长而艰辛,但只要心怀正义,便无所畏惧。而此次皇室危机的平息,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守护江山、庇佑百姓的信念,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