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将国内的事办顺后,这才有闲暇时间看一眼国际局势,目前整个世界进行着两场战争。
一个是毛熊对普什图国的入侵,一个是大小伊的战争。
双方如今都打的疲乏不堪,相信用不了多久,两场战争就会结束。
而就在此时,张角突然接到侍卫的传话,是穆德通过电话询问,法特想来伊安国,问张角是否允许。
对于这个法特,张角是很不满的。
双方第一次见面时,如果法特采纳他的建议,只怕撒冷人早就建国了。
随着圣城国和伊安国建交,张角和撒冷人的双方的关系开始疏远。
事隔几年,法特又想见他,这是什么意思?
现在回过味来了,觉得当初听张角的建议,说不定撒冷国早就建起来了吗?
中东之所以乱,核心就是撒冷人,中东四次战争都是围绕着撒冷人开打的,所以任何国家想经营中东,撒冷人是绕不过去的。
要说中东的复杂,张角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将其研究透。
抛去远的不说,就从近的历史说起。
之前这片地只有一个国家,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统治者,叫奥斯曼帝国。
这个帝国存在了六百二十四年,是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帝国,这个国家非常重要,因为该帝国的存在,阻断了中西方的贸易和交流,才催生了大航海时代。
这个国家解体后,继承者就是土鸡国。
土鸡国野心很大,一直想恢复先祖的荣光,对所有的信教的国家指指点点,兔子国边疆也受其影响,什么原因?就是因为祖上曾经阔过。
但这个国家怎么解体了呢?最大的导火索就是一战,一战时,对方站错了队,和德国,奥匈帝国等组成了同盟国,对战英法组成的协约国。
有的时候,选择远远大过努力,就比如说兔子国的民国,两次世界大战站对了队伍,混了个五常席位,虽然当时的角色就是拿来充数的。
战败的代价是惨重的,在英法的干涉下,奥斯曼分裂了无数个小国。
其实中东这片人口的社会很简单,大部分地方靠着家族统治,家族的头头就是酋长。
在分裂的过程中,就不得不提一个家族,这个家族名叫哈希姆家族。
这个家族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家族里出了位先知,哈希姆的后代也被称为圣裔。
在宗教氛围浓厚的中东,哈希姆家族影响力是巨大的。
借着家族的影响,再加上当时的国际局势,哈希姆家族的酋长阿里在麦加建立了汉志帝国。
与此同时,第二个儿子杜拉在小伊区受到了阿拉伯的欢迎,老三费萨儿则占领了玫瑰国叙利亚。
阿里建立汉志帝国后,自称是所有阿拉伯人的国王,这引起了另一个家族的不满。
这个家族来头很大,是阿拉伯人两大先祖之一阿丹的后裔,名叫狗大户。
狗大户赶跑了阿里,占领了麦加,建立了狗大户国。
虽然当时中东各个酋长纷纷建国,但说话算的还是大英帝国和法西国,毕竟两国是一战战胜国,在战败国的土地上话语权很大。
而在当时,圣城人在大英帝国的影响力很大,圣城人一直想搞复国,大英帝国对此表示支持。
全世界各地的圣城人源源不断的涌到了撒冷城。
不过,在大英帝国和法西国心中,虽然为了分裂奥斯曼帝国,提出了阿拉伯统一的口号,但并不是很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所以对哈希姆家族只是利用关系,费萨尔因为在叙利亚很有影响,为了消除对方的影响,法西国将阿里的三子费萨儿驱逐出了叙利亚,并将黎巴嫩单独分化出来。
费萨儿来到了小伊国,二哥杜拉听到这件事大怒,原本他想当小伊的国王,见发生了此事,他将小伊的王位让给了弟弟费萨儿,自已打算带兵去给法西国干一架。
大英帝国为了安抚哈希姆家族,将自已托管地区按照约旦河一分为二,将河东的一片地交给了杜拉,确定了费萨儿为小伊的国王。
但在河西岸,大英帝国以扶持圣城复国的名头,接纳全球圣城国的移民。
虽然这片地方被一分为二,大英帝国依然控制着约旦河东西两岸的事务。
两岸经济联系密切,共用一种货币。
随着圣城国移民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和阿拉伯人闹起了矛盾。
原来生长在这片地方的土着向约旦国王杜拉发出援助请求。
杜拉看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呼吁其它阿拉伯国家阻止圣城人向河西岸移民,但哈西姆家族虽然影响巨大,但依然有很多家族不买账,狗大户沙特家族就不服气。
转眼间就到了二战,二战后的大英帝国从日不落变成了夕阳。
已经无力处理国家庞大的殖民地。
索性撒手不管了,想独立的地方独立,复杂的地区交给联合国处理。
而此时的约旦,也获得了独立。
约旦一直对约旦河西岸的土地有吞并野心,提出了约旦河西岸归于约旦的方案,圣城人可以在约旦河西岸建立高度自治的希伯来共和国。
这个建议被圣城人给拒绝了,此后,联合国才出台了两国方案。
圣城人根据联合国方案建国的当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