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砖厂下车,一路往前,果然是越走越难走。
官颖芳一马当先,有几个妇女过来要扶她,她表示不用,走得相当扎实,有时还不忘拉樊茵一把,完全看不出是出身省城的干部家庭,反而是身后的一群在这山区的基层干部们,包括众多的有鸟之人,一步三滑,各种不适。特别是书记镇长,若不是有官颖芳在,估计早就让人拉着走了。
千辛万苦,来到了山塘边,大家都惊呆了。
昨天离山塘坝顶的水位警戒线是不到一米,现在已经超过了水位警戒线。
看着这茫茫的水面,书记和镇长两人的手脚都在发抖。
这水是怎么来的?怎么说满就满了?
“快,快去开排洪道。”看着官书记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已经不用她说什么了,镇党委书记赶紧下令。
镇长亲自带队,一起前往排洪道。
可是,很快就发现,闸门没办法打开。
原来,由于长时间没有使用,也没有人维护,生锈了,普通的工具,根本没办法派上用场。
镇党委书记道:“润滑油,有没有润滑油。”
所有的人都摇头。
听说要随官书记来冲天坳,一大群人个个都有抵触情绪,以为是官书记对他们的变相体罚,没有作任何准备,反正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天塌了有书记镇长顶着。
因为对他们来说,所谓天塌了,无非就是给官书记抓到几个工作没到位的地方,借题发挥狠批一通。
现在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个不起眼的山塘突然积起了这么多的水,有从小炮仗变成炸药桶的感觉。
偏偏就在这时,雨开始变大了些。
雨点打在水面上,感觉就是打在人的心头上一般。
一群镇干部们,一个个六神无主。
“还有一处排洪道。”村支书这时也慌了。
“在哪里?”
“在另一个坝。走路有点难走,最好是坐筏去。可是,筏在那里。”他指着湖心。
湖心有一只没有拴好的竹筏,由于没有形成水流,正静静地躺在湖心。
“那就走路去,再难也得去。”书记不敢犹豫。
官颖芳道:“都先别动,现在这样安排,我们兵两分路,第一路,有水利方面经验的同志,在这边山塘继续想办法排洪,但要注意方法,要科学,尽量减轻堤坝压力。第二路,到下面的天冲坳村,劝说并帮助村民赶紧安全转移到砖厂。”
众人同时发出了表示不同意见的“啊”。
镇长硬着头皮道:“官书记,没到这一步吧。”
“怎么没到这一步?我现在担心的不仅仅是过顶,而是这个坝能不能顶得住,一个这个坝崩了,水就会朝下游直冲,就可能带走一路上的乱石废土和草木,形成泥石流,那天冲坳的村民就会非常危险。”
“官书记,这坝还是挺结实的,看不出有问题啊。”
“结实吗?我不敢说,为什么天冲坳山塘需要重点关注,就是因为有人认为这个坝当初建坝的时候有偷工减料的现象,后面经过多次修补,可是谁敢说就没问题了,我是不敢打这样的保镖,先转移,如果事实证明我们的大坝经得起考验,那当然是好事。”
不知是谁,在下面嘀咕道:“官书记,这个山塘又不是刚建成的,建成了几十年了,也经受过多次考验了,也没出过什么事,不可能这么巧的。”
“可是,我市像这样的长达十几天的持续强降雨并不多,以前的干部,也及时处理排泄问题,还没有一次水位是超过警戒线的。现在超过警戒线了,还打不开排洪道,而这雨还在持续加大,这个坝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绝不能拿人民群众的生命去冒险。”
大家互相看看。
这个事情确实看起来比较麻烦,但在大家的思维里,所谓的麻烦,无非就是洪峰过顶,淹掉一些农田,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可能需要问责。
可是,会引发泥石流,那就有点过于夸张了。
这得多大的洪流,多大的冲击力啊,除非坝崩,否则绝无可能。
坝崩,整个新州市都没发生过几次,怎么就轮到天冲坳这里了?
“你们不愿意吗?”
大家都是面有难色。
基层干部最怕的,就是跟老百姓直接打交道了。很多老百姓认死理,恋家,尤其是山里的老百姓,要他们转移,难度不亚于一场战争,挨骂挨赶都是正常事,所以大家都是非常头疼。
而且,本来镇政府通常是五点钟下班,现在四点多了,不做什么事,再过一点时间就可以下班回家,一旦要转移群众,那就得安置好,监督好,不忙到半夜都下不了班,甚至还要派人留下来加班,免得出乱子。
这些,都是大家不情愿做的事情。
镇党委书记道:“还不如叫人赶快买些除锈的东西过来,然后两边一起开排洪道,压力就小些。”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打电话:
“喂,胡主任,排洪道没办法开闸,锈住了,你赶紧去买一批除锈润滑的货送过来,买个四五百块钱吧,没车?没车开摩托车啊,这个时候还要派车?赶快。晚什么晚,下班?你想得美,官书记都还在这,下什么班,赶紧送过来。”
官颖芳跟基层干部打交道也不少了,如何看不出来这帮人对于转移群众的消极态度?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估计效率也不会高。
她看看这雨,又看看坝,确实也没看出有问题的感觉,思索片刻,说道:“那就等弄好排洪道,再看看下雨的情况再作决定。”
众人长舒一口气。
虽然这样一说,意味着比平时晚下班已成定局,但总比转移群众要省事得多。
四十多分钟后,办公室主任带着两个人把两大袋除锈润滑方面的东西到了,迅速安排,镇党委书记带人一通操作,终于开了排洪道的闸,看着山塘的水终于从排洪道奔流而出,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镇长也带了几个年轻人,带了一些除锈润滑的东西,跟着村支书前去找另一个排洪道开闸。
快就到下午六点时,镇长一行人也回来了,说也同样是锈住了,幸亏有准备,已经顺利开闸。
看到水位开始有所下降,大家都松了口气。
可是官颖芳还是眉头紧锁,并没有撤退的意思,显然对此还是放心不下。
这让大家都非常不安和不快,不知道这个年轻的女市委书记做事为什么要这么拖拖拉拉,难道,她还真的想要让大家陪她饿着肚子转移群众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