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秋把晒好的床单收进竹篮时,槐树上的小鸟又在枝头盘旋。其中一只的爪子上,红绳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像系着颗会飞的星星。女儿举着画本跑过来,本子上画着只带红绳的小鸟,旁边写着“周爷爷的守护鸟”。
老周的儿子寄来个包裹,里面是台旧录音机。“我爸临终前录的,”附的纸条上写着,“说想囡囡了,就听听。”按下播放键,老周的声音混着杂音传出来:“囡囡要好好吃饭,别总挑食……槐树该施肥了,记得用去年的羊粪……”女儿把脸贴在录音机上,眼泪打湿了机身:“周爷爷还记着给槐树施肥呢。”
王大爷拎着袋槐花种子来串门,说是老周托人从老家捎的新种。“这是他特意选的双花品种,”老人往花盆里撒种子,“说开的花比普通槐花甜,做酱最好。”他指着窗台上的收音机:“昨晚梦见老周了,说收音机该换电池了,怕你们听不见评剧。”
入夏后的傍晚,林晚秋在厨房煮绿豆汤,听见女儿在树下喊:“妈妈快看,小鸟带朋友来了!”七八只麻雀围着槐树盘旋,其中那只系红绳的小鸟,正往鸟巢里叼星星贴纸——是女儿贴在树干上的旧贴纸。“周爷爷说的没错,”孩子拍着手笑,“万物有灵,它们真的懂我们。”
社区翻新巷子时,施工队想砍了小槐树。林晚秋急得直跺脚,王大爷却搬来张桌子坐在树下:“要砍树,先从我身上轧过去。”他掏出老周的照片放在桌上:“这是老周的念想,谁也不能动。”施工队的队长看着照片上的老人,忽然说:“我爷爷也爱种树,这树我们绕着走。”
女儿生日那天,系红绳的小鸟落在她肩头,嘴里叼着片干槐花。林晚秋把槐花夹进相册,旁边贴着老周送的银锁照片。“周爷爷送的礼物会飞了,”孩子摸着小鸟的羽毛笑,“它知道今天是我生日。”夜里吹蜡烛时,她特意多插了根,说要给“会飞的周爷爷”留着。
重阳节社区组织去敬老院,女儿带着自己做的槐花酱。给老人抹在馒头上时,她指着酱里的星星糖说:“这是周爷爷教的秘方,甜吧?”有位老人突然说:“这味道像我过世的老伴做的,她也爱往酱里放糖。”林晚秋看着老人眼里的光,忽然明白老周说的“甜”,从来都不只是味道。
第一场雪落时,系红绳的小鸟不见了。女儿趴在窗边哭了半天,林晚秋却在槐树根下发现根红绳,旁边压着片带齿印的星星贴纸。“它不是走了,”她把红绳系在女儿的书包上,“是把守护交给我们了。”雪地里,小鸟的脚印绕着槐树转了三圈,像在告别,又像在说“明年见”。
除夕守岁时,收音机里的评剧换成了《花木兰》。女儿突然指着窗外喊:“妈妈你看!”雪光里,有只小鸟落在槐树枝上,红绳在夜色里格外亮。“是周爷爷派来的新年使者!”孩子往窗外撒了把小米,“要让它带我们的祝福给天上的周爷爷。”
开春后,槐树根下冒出丛新苗,是小鸟叼来的种子发的芽。林晚秋带着女儿给新苗浇水,发现土缝里卡着半块星星贴纸,正是去年冬天失踪的那片。“它钻进土里了,”女儿扒开泥土笑,“要长成会开花的星星树。”风吹过老槐树的枝叶,发出沙沙的响,像老周在说“对喽,就是这样”。
林晚秋看着那丛新苗,忽然懂得有些告别不是终点。就像那根系在鸟爪上的红绳,那片藏在鸟巢里的贴纸,还有老周留在岁月里的暖,早已顺着根须钻进泥土,跟着花开,跟着鸟飞,跟着每个寻常日子,生生不息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