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哪个女孩儿被他毁了名节......
只要一想到很可能会有一个甚至更多女孩儿,因为这人渣坏了清誉,被迫嫁给他,或者被迫出家、自杀,谢莞娘就恨不能一拳砸死这人渣。
她递了个眼色给江远,江远立马朝着那混子追了过去。
打死不至于,打的他今晚不能作妖却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谢莞娘他们是怎么发现他心怀不轨的。
那混子都快用视线把谢莞娘的后背灼出个洞了,谢莞娘这种睡了都要提着三分神,安全感严重不足的人,要是注意不到他一眼又一眼的打量才是一桩奇事好吧?
更别提郝玉和江远都比谢莞娘机警,那混子的视线在他们身上扫过的第三次,两人就已经全神戒备上了。
江远把那混子弄到僻静无人的漆黑小巷揍了一顿之后,就又迅速回去和谢莞娘他们会合了。
他来的也是巧,就在他即将抵达谢莞娘三人身边时,一个看上去四十多岁、不知何时挤到谢莞娘身侧的妇人,突然从袖袋里摸出个粗布帕子。
旁人摸帕子,都是动作幅度极小的伸手一扯,那妇人却和媒婆似的,伸直手臂甩了一下她的那帕子。
她的动作幅度实在是大,那帕子从她左边袖口,被她抡圆了一直甩到右边,以致于不仅站在她左侧的谢莞娘闻到了她帕子上的奇怪味道,而且就连她前方、右侧的年轻男子和中年妇人,也都闻到了她帕子上的奇怪味道。
谢莞娘五感敏锐,且还精通药理,那人的帕子甫一被她从袖袋里抽出来,谢莞娘就已经闻到了奇怪的味道。
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以免自己吸入能够让人反应迟钝、认不清人,唯一缺点就是味道奇怪了些的那厉害药粉。
拿出帕子的那妇人,做梦也没想到,她在街上随便挑的一个身形窈窕的年轻小娘子,竟然会是个前后两辈子都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医的人。
在她面前,对她下药,这和鲁班门前弄大斧有啥区别?
对谢莞娘的反应速度之快一无所知的那妇人,等了片刻,觉得药效差不多已经发作,当即就扯住谢莞娘的胳膊,试图带她穿越人群。
谢莞娘没有被抓住的另一只手,迅速朝同样闻见了那股刺鼻味道,但却因为离的比较远,所以并不在药粉笼罩范围之内的郝玉比了个“跟我来”的手势。
郝玉这会儿也已经看见了满脸怒色,正迅速穿过人流,朝着他们这边靠拢的江远,他在那妇人身后,朝着江远迅速打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江远用力抿唇,脸上的表情尽数收敛起来,但他行走的速度却不慢反快。
就算郝玉已经注意到了那妇人的小动作,会跟在谢莞娘身后保护她,江远却还是忍不住既心痛又担心。
至于原因——那妇人用的药粉,在药效过去之后,会让中招的人头疼欲裂、恶心呕吐,很是折磨人。
他正想着,就见迟了一步发现的谢莞娘,小幅度的抬起自由的那只手,迅速朝他挥了挥。
江远:???
一瞬的疑惑之后,江远迅速反应过来——谢莞娘这是根本没有中招!
心情陡然放松下来,江远的脑子重新恢复了它该有的超高转速。
他很快意识到,谢莞娘这是想要将计就计,顺藤摸瓜找出更多丧尽天良的拐子,最好是能将他们全都一锅端。
虽然谢莞娘的这行为已经严重偏离主题,但江远和郝玉却并没有因此心生不满。
他们满心欢喜的来逛花灯会,结果满街的花灯看了还不到一半,谢莞娘就因为身姿窈窕、气质出众,先是被混子盯上,然后又被拐子盯上,这事儿换了谁,谁能不生气?
既然他们非要跳出来,让别人没办法欢度佳节,那么作为受害者的谢莞娘想要反击岂不是也很合理?
更何况,拐子嘛,说一句“人人得而诛之”都不过分。
既然对方撞到他们手里了,那他们就也当一回惩奸除恶的侠义之士好了。
当然,谢莞娘也好,郝玉和江远也罢,他们都不是那种喜欢单枪匹马闯敌营的人。
这不,在谢莞娘被那妇人扯着往僻静处走的过程中,江远和郝玉不约而同地,跟在这附近巡视的衙役报了案。
两个接到报案的衙役,一个迅速回了县衙,去跟县太爷禀报有拐子出没的这个事儿,另一个则是跟在郝玉身边,做好了随时随地出手救人的心理准备。
那妇人对自己的药粉很有信心,她扯着谢莞娘,迅速来到和同伙约好碰面的深幽窄巷,“老五?”
“来了。”听到门外传来的熟悉声音,被那妇人称作“老五”的独臂男子,轻手轻脚打开了虚掩的那道木门。
装出一副呆滞模样的谢莞娘,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下这个被人贩子当成窝点的破旧小院。
小院里没有点灯,但十五的月亮洒下的清冷月辉,却足够让谢莞娘看清院子里的大概情形。
这是一个杂草丛生、房屋破败,明显疏于打理的院子,谢莞娘猜,这院子大概率是无主之地。
“喏,这是我刚弄到手的。”那妇人拿下谢莞娘的狐狸面具,然后伸手把谢莞娘朝前推了推,“怎么样,模样还不错吧?”
虽然在这之前,她没有看见过谢莞娘的脸,但谢莞娘的身姿和气质,却让她认定了这姑娘必然是个模样不错的。
“老五”用力盯了谢莞娘两眼,“确实不错,送到花楼起码能卖五十两银子。”
那妇人自得一笑,“那你把人看好,我再去街上转转,看能不能再弄个好货过来。”
他们是一个人贩子团伙,在天下一统之前,他们很容易就能在因为战乱、旱灾、洪涝、蝗灾等天灾人祸流离失所的流民群中,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到相貌出众的少男少女。
然而随着战乱渐渐平息,他们能钻空子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没了能让他们肆无忌惮免费“进货”的流民群体,这群人于是又把主意打到了元宵节、三月三、七夕之类的特殊节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