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平稳地停在了一栋英式建筑前,车门被侍者拉开。
常威刚踏出车门,一个熟悉的身影便热情地迎了上来。
“常,我亲爱的朋友!”汇丰银行大班杰克逊张开双臂,脸上堆满了笑容,与他平日判若两人。
“你能来真是太好了,你的见解对我至关重要!”
常威与他拥抱了一下,说道:“杰克逊先生太客气了,我今天只是个旁听者。”
“不不不,你的意见对我们所有人都很重要!”
杰克逊意有所指地说道:“毕竟你可是我们汇丰最尊贵、最重要的客户之一。”
他这话倒没错,常威在汇丰的存款目前高达7.6亿美元,就这每天都还在不断进账。
他邀请常威来,与其说是看重他的意见,不如说是杰克逊希望将这个“财神爷”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长条桌旁坐满了人,有四大交易所的主席、各大英资及华资银行的代表,还有几位在金融界举足轻重的富豪。
常威在杰克逊的亲自引领下,在一个并不显眼的位置坐下。
会议很快开始,各位大佬轮流发言,分析现状,提出对策。
一位交易所主席乐观道:“先生们,不必过于恐慌,这只是一次健康的调整,是市场挤掉泡沫的必要过程,资金很快就会回流!”
另一位银行代表附和道:“没错,我们已经评估过,港岛的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这次下跌主要是受到假股票和税务消息的影响,这些都是暂时性的。”
“我建议.......”
“我提议.......”
“.......”
提议一个接一个,听起来似乎都有些道理。
但是这在熟知历史走向的常威听来,这些无异于隔靴搔痒,甚至有些天真的可笑。
他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一旦拖到明年,迎接他们的将是一场席卷全球的石油危机,其深度和广度将远超他们的想象。
常威全程沉默,只是偶尔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一口,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争得面红耳赤的大人物们。
杰克逊几次用期待的目光看向常威,希望他能说些什么,哪怕只是表个态支持一下某个方案也好。
但常威始终无动于衷,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看客。
最终,这场持续了数小时的紧急会议,在官方套话中,不了了之,并没有达成任何具有实质性的救市方案。
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难以真正拧成一股绳。
散会后,众人面色沉重地陆续离开。
杰克逊快步走到常威身边,热情地邀请道:“常,坐我的车吧,我们顺路,正好可以再聊聊。”
常威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豪华的车内,杰克逊亲自倒了两杯威士忌,递给常威一杯。
“常,这里没有外人。”杰克逊抿了一口酒,语气变得极其认真,“抛开会议上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以你个人的判断,这次…到底会跌到什么程度?真的只是调整吗?”
常威摇晃着杯中的琥珀色液体,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杰克逊先生,如果我说,现在…仅仅只是个开始,你相信吗?”
“开始?”杰克逊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干笑两声,“常,你这个判断是不是太过悲观了?我们行里最顶尖的经济专家团队做过测试,普遍认为这只是一次短期的调整,极限位置也就在700点左右,之后会逐步企稳回升,港岛的底蕴还在!”
常威看了他一眼,没有争辩,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但愿如此~”
杰克逊看着常威这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心里其实是不以为然的。
在他看来,常威或许在投机上有着惊人的直觉和运气,但在宏观经济的把握上,怎么可能比得过专业的团队?
然而,市场的残酷很快便碾压了他们所有人的预期。
四月,股市并未如专家们预测的那样在700点稳住,而是毫无抵抗地跌穿了,并继续向下探底。
五月,面对一泻千里的市场和日益加剧的恐慌,四大交易所与各大银行终于坐不住了,宣布:由即日起实施全日制交易,试图通过延长交易时间来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交投。
这一招在短期内似乎起到了一点效果,市场出现了一波反弹,恒生指数一度回升至861点。
那些大佬们终于松了口气,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这仿佛验证了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杰克逊甚至特意给常威打了个电话,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炫耀:“常,看到没有?市场正在恢复理性,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常威在电话那头只是“嗯”了一声,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果然,好景不长。
市场的反弹如同昙花一现,缺乏基本面的支撑,恒生指数在861点徘徊了没多久,便再次调头向下,开始了更加漫长的下跌之路。
七月,华利来财务投资公司突然爆出严重的财政困难,公司负责人直接卷款潜逃,办公大楼更是人去楼空!
消息传出,彻底击溃了市场最后一点信心。
“完了,全完了!”
“快抛,不管什么价格,能抛掉就行!”
恐慌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港岛,股市彻底崩盘,恒生指数如同自由落体,一路狂泻,到七月末,已经惨跌至500点。
无数股民血本无归,天台上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在报纸上。
八月,为了遏制危机,港英立法局慌忙通过了收紧开设交易所的法案,试图整顿混乱的市场。
各大银行为了自保,也开始大幅提高贷款利率,收紧银根。
然而,这一切在已经失控的市场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起到了反作用。
提高利率加剧了企业的资金链风险,市场继续暴跌,到八月末,指数已跌至450点。
下跌的趋势一旦形成,便如同雪崩,再也无法阻挡。
九月、十月……恒生指数一路下滑,跌势不止,市场上尸横遍野,哀鸿遍野。
到了十一月底,恒生指数跌破了300点大关!
从今年三月最高点的1774点算起,跌幅已经超过了80%。
整个港岛仿佛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破产、失业、跳楼的新闻不绝于耳。
之前那些在会议上侃侃而谈的金融大佬们,此刻也大多面色灰败,许多人身价大幅缩水,甚至自身难保。
十二月,在各大交易所和银行的连番出手干预下,市场终于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回暖”迹象,恒生指数在月底勉强收在了433点。
这个数字,相比年初的高点,依然是一个惨烈局面,并且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成交量大幅萎缩。
让人意外的是,常威的声望在惨烈的市场背景衬托下,达到了一种近乎神话的地步。
当初那些嘲笑他、质疑他、甚至辱骂他的人,此刻再看他的目光,只剩下无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