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的大闺女在报纸上连载写书的事情,不知不觉就在整个职工家属院里传开。
原本众人就对姬乐雯能那么快在报社转正羡慕不已,如今得知她还在报社连载写书,这无疑又是在沸腾的热油里加了点水。
“文英啊,你家老大可真争气,这放在以前可是妥妥的才女啊!”隔壁邻居一看到陈文英,就迫不及待的凑了上去。
“是呀,是呀。你说这闺女脑子怎么就这么好使?哪像我家那几个丫头,上学上学不行,在家里做点家务也做不好。”说话的也是想来跟许母套近乎的。
听着众人对自家大闺女的夸奖,许母也顿觉面上有光,不过他们一家人低调惯了,倒是不会因为一时的得意而张狂起来。
当即和大家客套回应,不过也不会表现的太过谦虚,毕竟大女儿在报纸上连载小说是事实,而且最近往报社寄去的催更和夸赞的信件也越来越多,这些事都不是秘密。
等和周围邻居又闲聊了一会儿,许母才满脸笑意的回到家里,在厂里的疲惫此时完全看不出来,可见心情一好就连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啧,在厂里没听够奉承呀?这回来了还有精力应付那些街坊?”许父先一步回到家里,看媳妇这满面春风的模样,不禁开了句玩笑。
“你懂什么?我家蓉欣有本事,那些人夸一夸也是应该的,今个儿我大哥还给我打电话,让蓉欣姐仨周末回去一趟,家里老爷子老太太想她们了。”许母回到家里也不再掩饰真实情绪,脸上的得意毫不遮掩。
“爹娘他们回家了?”许父手里的动作顿了下,想着这也没到老两口休假的时间啊!
“嗯,电话里不方便细说,反正等周末我们一家都过去看看。”许母收敛了些脸上的喜意,也有点奇怪父母怎么突然会在这个时间点回来,不过陈大舅打电话来时语气平淡,应该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
“也行,有段时间没去看望爹娘了,正好最近才发了奖金,还有些稀有票据,等后天去百货商店看看。”许父没再继续纠结,反正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陈家看望老两口,这次无非是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而已。
“这还要你讲,等回头我提前请半天假去看看。”许母白了丈夫一眼,但是心中却很受用,自家公婆去的早,丈夫对她爹娘一直都是当成亲爹娘孝顺,礼节上更是从不让人说嘴。
等姬乐雯回到家后,许家父母已经安排好了周末去陈家的事宜,而她从父母口中听到这个消息时,也只是惊讶了一下就恢复正常。
陈家老俩口可是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铁血军人,对子女的教育也都是按照部队的规矩,大概唯一不同的就是许母这个女儿了。
真所谓爱屋及乌,老两口对许父这个女婿的态度也很好,再加上许父的亲爹是在战场上牺牲的,出于这层原因,他们对许父也多了份慈爱。
而许家姐弟三人,在陈家也很被疼爱,一家人都不是那种会因为长辈偏宠谁而生出不满的性格,大概是出自军人世家,所以性格上都有着一种豪爽和大度。
在原主的记忆里,对陈家这对外公外婆还是有些畏惧的,毕竟是真的在战场上杀过敌的真战士,即便再收敛,那种肃杀的起势偶尔间漏出那么一点,也够家里小辈喝一壶的了。
不过对于姬乐雯来说,她倒是很期待去陈家,在上一个位面,她虽然没有正式加入部队,可所有人都将她当成编外人员,除了负责后勤物资供给,必要时刻也会拿起武器上阵杀敌。
同样都曾为了保家卫国手染鲜血,姬乐雯并不会像原主那样对陈家老俩口畏惧,反而担心人老成精会看出她与原主的不同。
即便她已经完全接受了原主的记忆,身体也是原主的,她也在尽量维持原主的人设,可事实上总归不是一个人,有些个人习惯很多时候是在不经意间露出来的。
时间过得很快,在姬乐雯的期待中,周末悄然来临。
今天要去陈家做客,肯定不会太早回来,难得老爷子老太太这次提前回家,许母也想回家和父母多待点时间。
陈家在几个子女相继结婚后就被老爷子做主直接分家,一来子女都成家了,再搅合在一起生活,总免不了上嘴唇碰下嘴唇的闹矛盾,还不如直接分家各过各的,平时几家偶尔聚一聚也不会淡了感情。
至于陈家老两口则一直住在部队分配的房子,就在军属大院里面,独栋的一座小楼,周围的邻居也都是曾经一起从战火里走出来的老战友。
来到大院,在门口登记好,一家五口拎着大包小包坐上了接人的专车,毕竟要靠一双腿走进去,估计等到陈家了也得累个不轻。
这处大院占地不小,陈家的位置还在最深处,这里是保卫最严密也最安全的位置,以陈家老两口的职位和贡献住着丝毫不虚。
大门口一身唐装的陈老爷子在接到门卫电话时,就等在这里了,身边还陪着陈家大舅,其余人都在房子里帮着陈老太太收拾。
“欣丫头在你们报社怎么样?”陈老爷子也才回来不久,所以还没来得及了解家里小辈的情况。
这会儿问到许蓉欣这个外孙女,也是正好想起前不久闺女跟他说过,外孙女毕业后就去了大儿子负责的报社就职。
“很好,这丫头往日里不显,没想到还是个有文采的,跟她同期入职的,现在才刚转正,而她早早就被转正了,最近更是开始在报纸上连载长篇小说。”陈大舅提起外甥女脸上笑意不减,自家小辈太长脸,他在报社也有光。
“嗯,不错,这丫头小时候就喜欢看书,以前在学校哪有表现的机会,现在工作了,自然不一样。”陈老爷子倒是没有因为外孙女突然这么有文采就会疑惑,反而觉得这都是小丫头厚积薄发,现在多有文采,就证明从前的书没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