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两张大团结,孙招娣面无表情的将信纸点燃不留后患,她不想知道对方是谁,只要清楚对方和常媛有仇就够了。
她15岁来到淮市良乡,一身破旧满是补丁的衣服,随行的包袱里还有一套换洗衣物和一床连乞丐都未必愿意用的破被褥。
乡下的生活确实不如城里,可这也要看和城里那一类人相比,若是跟孙招娣从前的日子相比,反而是来到乡里更能吃饱。
她从不怕苦怕累,幼时丧母,父亲丧妻不满一年就另娶新欢,后妈是个面甜心苦的,刚开始还能做做面上功夫,后来只要孙父不开口,她便越发不把孙招娣当回事。
直到后妈又生了个弟弟,孙招娣的日子更是一日不如一日,直到后妈再也不想白养她,便干脆将才满15岁的她打发去了下乡知青。
来到良乡后,刚开始的日子跟在家里没有太大区别,但渐渐的她能凭着自己的劳力吃饱饭穿上新衣,孙招娣也只能被动接受自己下乡的事实。
可不管在乡下过得再适应,她又怎么可能甘愿当个村妇没有出头的日子,所以她也在暗中观察知青点的那些知青,希望能找个最适合的丈夫人选,将来有回城的机会。
从15岁观察到19岁,孙招娣早就看好了丈夫人选,此人是比她晚一年下乡的知青李琪,年纪比孙招娣大2岁,来时才18岁,如今也已经21岁了。
李琪的父母都是工厂的正式职工,只可惜弟弟妹妹年纪还小,所以作为老大他只能选择下乡,不过李家并未因为他下乡就放弃他,所以会时不时的补贴。
在和李琪熟识后,孙招娣也知晓李琪下乡的原因,更知道李家一直在想办法接他回城,所以孙招娣便想着只要嫁给李琪,便也能搭上顺风车一起回城。
可她和李琪还没成事,这时候却杀出个程咬金常媛,一身的装束一看也是家世普通人家的女儿,可却是个惯会哄人的心机女。
孙招娣不傻,看得出常媛来到知青点后这一系列的行为图的是什么,所以在李琪也开始对她产生好感时,她心底的危机感油然而生。
这会儿收到这封陌生来信,孙招娣结合这段时间的经历,对信中关于常媛的分析已经信了大半,至于没能全信的原因,反倒是因为对方的大手笔一下子就给她寄了两张大团结。
怕自己会成为对方手里的刀,也怕对方轻易就能拿出20块让她做些无伤大雅的事情,那么以后会不会出更多的钱让她做些无法挽回的事情。
能在15岁的年纪独自下乡还能安然长到18岁,孙招娣的心机手段可一点也不输常媛,要不是家里人靠不住,为人又太过低调,前世未必会败给常媛。
如今这一点谨慎表现才符合孙招娣的为人处世,但是眼看着自己看中的丈夫人选都快被常媛撬走,说不恨那是不可能的,可她还是会先从自身安危考虑。
孙招娣这边如何纠结都在姬乐雯的意料之中,她本来也没觉得以她的机敏会在接到信的第一时间就愿意合作。
但是只要常媛依旧如前世那般四面逢源四处养鱼,那么孙招娣迟早会上船和她合作,到时候就该到了常媛偿还前世的罪孽的时候了。
又一篇文章入选,姬乐雯已经能从容对待周围的吹捧,如今才只是一些文章入选,这些成就还不足以她骄傲自满。
不过许家众人倒是对姬乐雯如今的成绩十分满意,前后才不过几个月,如今街坊邻居都知道许家出了个大才女。
平日碰到面,无一不是对着许父许母夸赞姬乐雯,更是已经有人开始试探夫妻俩的口风,想着给姬乐雯做媒了。
“嗨,我家蓉欣才多大?还不着急,我和老许还想多留她两年。”但凡遇到想要做媒的人,许母皆是这样的话术应答。
她家大闺女才高中毕业,如今都还未满18岁,她是真的不着急给闺女选女婿,况且她娘家那边也跟她说过,自家大闺女的能力不差,未来的前途无量,早早的结婚弊大于利。
许母疼孩子是认真的,她从不重男轻女,相反因为大女儿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其实要比下头两个孩子更疼爱一些。
听了娘家的话,她也觉得现在那些街坊做媒的人选都很一般,和她家大女儿完全没得比。
姬乐雯也知道因为自己最近在报社的表现,让不少人生出想要给她做媒的心思,好在许家父母够给力,目前都未松口,所以她也不怕哪天突然冒出个未婚夫出来。
前面三个位面,姬乐雯都是孤身一人没有嫁人,如今到了这里,她的想法依旧没有改变,位面任务还是排在第一,至于是否成家,她是真的不强求。
说来也是私心,姬乐雯是自家事自己知,她这人对待感情有时候是比较认死理的,也怕万一在任务位面丢了心,将来回到现实世界会无法接受。
所以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她是真的从心的想要避免陷入感情漩涡,只要她断情绝爱,那么未来就不会受爱情的苦。
如此又过了两个月,姬乐雯再次给孙招娣去信,这一次她没再在信里夹杂现金,而是留了一个对方可以回信的地址,相信这段时间里,对方应该能够下定决心了。
远在良乡的孙招娣再次收到信件,这次没了之前的疑惑,神情淡然的打开信封,逐一看完后,脸上的表情不复之前的淡然。
之后没几日,良乡便有了关于常媛的流言,起源已经无法探知,只是不知道从何时起,那些一开始还会讨好常媛的人,开始对她疏远。
而和常媛同出一个地方的唐安秋,还是如以往那样对万事都不上心,即便听到了几嘴关于常媛的流言,也只开始愣怔了一下,之后便再无多余的情绪。
常媛这段日子也是艰难的很,下乡的日子自然比不得在京市的生活,常家哪怕条件再差,她在家里顶多做做家务,可出苦力做农活当真是将她折磨的疲惫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