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七章 血色航迹
东京湾码头的探照灯犹如一道道闪电,刺破了漆黑的雨幕。韩默身着黑色的战术服,脚蹬厚重的战术靴,步伐稳健地走在湿漉漉的地面上。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紧紧地盯着前方的集装箱,上面印着醒目的编号——Ep-7623。
三天前,这艘来自马绍尔群岛的货轮抵达东京湾码头时,报关单上填写的货物是“观赏鱼苗”。然而,此时此刻,当韩默靠近这个集装箱时,一股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扑面而来,让人不禁心生警惕。
颜姝手持紫外手电,紧跟在韩默身后。她的动作迅速而果断,手电的冷光扫过货柜内壁,原本被黑暗掩盖的暗红色飞溅状痕迹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竟然显露出磷虾特有的荧光反应。
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检测仪发出的蜂鸣声不断回荡着,仿佛是一种警告。颜姝站在那里,手里紧握着镊子,夹住了一片鱼鳃组织。她的目光紧盯着这片组织,眉头微微皱起。
检测仪上显示的数据让人震惊:细胞裂解液的浓度竟然是标准值的 200 倍!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意味着这些斑马鱼的细胞结构可能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颜姝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的鱼鳃组织上。她仔细观察着这片组织,发现其中的细胞形态有些异常。接着,她将鱼鳃组织放在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
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和分析,颜姝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些斑马鱼的基因序列被篡改过!这意味着它们的遗传信息已经被人为地改变,可能会对它们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仅如此,颜姝还在这些斑马鱼的肝脏细胞中检测出了抗冻剂代谢物。抗冻剂通常用于保护生物在低温环境下的生存,但在正常情况下,斑马鱼体内是不应该存在这种物质的。这一发现让颜姝更加确信,这些斑马鱼的基因序列被篡改过,而且可能与抗冻剂的使用有关。
韩默小心翼翼地将冰镐插入底层泡沫箱的缝隙中,然后轻轻撬动,随着一声轻微的“咔嚓”声,泡沫箱的盖子被打开了。
箱内弥漫着干冰产生的白色雾气,在雾气中,二十支密封试管整齐地排列着。韩默定睛一看,这些试管上都贴着标签,标签上的分子式让他的太阳穴突然跳动了一下。
他仔细对比了一下这些分子式和之前在皇室别邸缴获的第八阶段抗冻剂的分子式,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抗冻剂的侧链比第八阶段抗冻剂多出了两个甲基基团。
韩默心中一紧,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两个额外的甲基基团可能会对这种抗冻剂的性能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能使其具有完全不同的特性。
他拿起一支试管,将其轻轻摇晃,试管底部的黑色结晶在液体中翻滚。韩默将试管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只见那些黑色结晶呈现出一种蜂巢状的结构,这种结构非常规则,仿佛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般。
“实时定位器的信号源在移动!”小刘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惊讶和紧张。他紧盯着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上的红点正以一种缓慢但稳定的速度移动着。
小刘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知道这个实时定位器是他们追踪目标的关键线索。而现在,这个信号源竟然开始移动了,这意味着目标可能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追踪,或者是有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
小刘迅速在平板上放大地图,仔细观察着红点的移动方向。经过一番分析,他发现红点正朝着三公里外的水产加工厂移动。
“三公里外的水产加工厂!”小刘的眉头紧紧皱起,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个水产加工厂是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周围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目标选择前往那里,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小刘深吸一口气,决定立刻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上级。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上级的电话,详细地汇报了实时定位器信号源的移动情况以及目标可能的去向。
在倾盆大雨中,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正在冷藏车留下的轮胎印上展开。韩默像一只猎豹一样,在湿漉漉的路面上飞奔,他的鞋子无情地碾碎了那些残留的鱼鳞。
每一片鱼鳞都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是被遗弃的宝藏。韩默停下脚步,弯腰捡起其中一片,仔细观察着。他惊讶地发现,每一片鱼鳞的边缘都有一个极其微小的激光雕刻的二维码。
好奇心驱使着韩默,他迅速拿出手机,扫描了这个二维码。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一串数字和字母,经过一番搜索,他发现这竟然是某海洋研究所的样本编号。
然而,当韩默进一步调查这个海洋研究所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个机构早在五年前就被曝出伪造科研数据的丑闻。这个发现让韩默心头一紧,他开始怀疑这些鱼鳞背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加工厂的自动门原本是坚固无比的,但在液压钳强大的力量面前,却像纸糊的一样,瞬间扭曲变形。颜姝手持检测仪,小心翼翼地靠近传送带,然而,当检测仪刚刚触及传送带的瞬间,一阵震耳欲聋的爆鸣声骤然响起,仿佛整个加工厂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所震撼。
与此同时,成吨的秋刀鱼突然像是被惊扰的蜂群一般,纷纷从腹腔中涌出大量蓝色黏液。这些黏液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迅速淹没了传送带和周围的地面,让人猝不及防。
韩默见状,立刻举起战术手电,将光束扫过天花板。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本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监控探头,竟然像有生命一样,突然转向,直直地对准了他们。紧接着,一道红色的光线从探头中射出,准确无误地投射在鱼群的尸体上,形成了一个经纬度坐标。
这个坐标所指向的位置,竟然正是太平洋垃圾带的中心!
“声东击西!”韩默心中默念着这四个字,他猛地踹开了控制室的门,门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仿佛是他心中的愤怒与决心的宣泄。
门被踹开后,韩默迅速扫视了一下房间,他的目光立刻被操作台上的景象吸引住了。原本应该是普通的控制台,此刻却被改装成了一个基因编辑工作站,各种复杂的仪器和线路交织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
韩默快步走到操作台旁,仔细观察着上面的设备。他发现硬盘已经被烧焦,显然是有人故意破坏了这里的数据。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知道,即使硬盘被烧毁,数据也有可能被恢复。
他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型的数据恢复工具,开始对硬盘进行修复和扫描。经过一番紧张的操作,数据终于开始慢慢恢复。
当数据完全恢复后,韩默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屏幕上显示出一段加密视频。他深吸一口气,点击播放按钮,视频开始播放。
画面中,一个九十岁高龄的亲王站在一艘渔船上,他的身旁放着一桶蓝色的液体。亲王小心翼翼地将桶里的液体倒入活体金枪鱼的鳃盖中。
当蓝色液体渗入金枪鱼的血管时,奇迹发生了。鱼眼突然翻出了人类瞳孔般的虹膜纹路,这一幕让人毛骨悚然。
突然间,一阵刺耳的警报声打破了国际刑警总部的宁静。紧急通讯系统发出的声音在整个办公室里回荡:“旧金山海岸发现异常死亡海豹,胃容物检测出含甲基基团的抗冻剂成分!”
这一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所有人都惊愕不已。国际刑警们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震惊和担忧。他们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甚至可能涉及到非法的化学物质排放。
旧金山海岸一直以来都是海豹的栖息地之一,这些可爱的动物们在那里繁衍生息。然而,如今却有大量的海豹离奇死亡,而且在它们的胃容物中检测出了含有甲基基团的抗冻剂成分,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国际刑警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开始收集更多的信息,与当地的环保部门和动物保护组织取得联系,共同展开调查。同时,他们也向全球各地的相关机构发出了警报,提醒大家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
一场紧张而又艰巨的调查就此展开,国际刑警们决心揭开这个谜团,找出导致海豹死亡的真正原因,并将肇事者绳之以法。
解剖台上,灯光惨白,颜姝手持手术刀,动作精准而利落。她的目光专注于眼前的海豹,这只海豹是在北极圈附近被发现的,身上有着一些奇怪的伤痕。
手术刀轻易地划开了海豹的胃壁,胃里的食物倾泻而出。颜姝仔细检查着这些食物,突然,她的目光被一些未被消化的磷虾甲壳吸引住了。
这些磷虾甲壳上,有着微小的激光雕刻痕迹。颜姝凑近观察,发现这些痕迹竟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基因图谱。她心中涌起一股兴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
颜姝迅速将基因图谱输入到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她的心跳也越来越快。终于,匹配结果出来了,颜姝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结果。
这个基因图谱,竟然与三年前失踪的“极光号”船员的线粒体dNA序列完全匹配!这意味着,这只海豹曾经吞食过“极光号”上的某个人。
颜姝的手微微颤抖着,这个发现让她感到窒息。三年前,“极光号”在北极海域失踪,船上的人员至今下落不明。而现在,这个基因图谱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些线索?
“他们竟然在用海洋生物来运输基因样本!”韩默的声音中充满了震惊和愤怒,他的拳头狠狠地砸在了卫星地图上,仿佛要将这张地图砸穿一般。
地图上,三十七个醒目的红点沿着北太平洋暖流蜿蜒前行,宛如一条巨大的蛇形。这些红点代表着正在运输基因样本的海洋生物,它们在广袤的海洋中穿梭,将这些危险的基因样本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韩默的目光紧盯着这些红点,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心中的担忧愈发沉重。这些变异生物就像是一颗颗移动的基因炸弹,一旦它们到达目的地并释放出基因样本,后果将不堪设想。
深海探测器传回的画面让指挥中心鸦雀无声。马里亚纳海沟的发光鱼群正在搬运某种金属舱体,舱门上的昭和年号在高压下渗出蓝色液体。当机械臂触碰舱体时,鱼群的背鳍突然裂变成利刃,在镜头前划出日文\"净化\"字样。
\"启动深水炸弹!\"北约指挥官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韩默却死死盯着舱体侧面的编号——Ep-7623,正是三天前东京湾那艘问题货轮的代码。
爆破引发的海啸抵达横滨港时,变异鲭鱼群正在冲击防波堤。颜姝的解剖刀挑出鱼脑中的芯片,显微镜显示其构造与皇室别邸控制器的微电路完全一致。更骇人的是,芯片表层覆盖着人血白蛋白涂层——与\"极光号\"船员dNA匹配度高达99.9%。
暴雨中,韩默的冲锋舟切开泛着荧光的海面。变异章鱼的触须拍打船舷,吸盘上的指纹纹路在探照灯下清晰可辨。当他举枪瞄准时,章鱼的眼球突然收缩成人类瞳孔的形态,虹膜里流转着山本武藏实验室的监控画面。
\"这不是基因污染...\"颜殊的声音在波涛中破碎,\"是意识移植!他们在把人类神经网络嫁接到海洋生物的中枢神经!\"
当第一头长着人脸轮廓的虎鲸撞向东京湾跨海大桥时,各国科考船正从马里亚纳海沟打捞出黑色金属箱。箱内胶卷显影出的画面让联合国陷入死寂:1945年9月2日,密苏里舰的受降仪式背景里,某个日本军医正将抗冻剂试管藏进外交官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