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悦这天来到爷爷苏振国家中,祖孙俩坐在温暖的客厅里,赵悦满是感慨地对爷爷说:“爷爷,大家都盼着我回来呢。您看,小姨、三姨她们都已经回来了,小姨也念叨着,要我回来。我也想回自己的母校去看看。”
爷爷点点头,目光和蔼:“那你就去母校咨询一下,仔细问问情况。”
赵悦应道:“行,找个时间我就去,看望一下我的老师,顺便打听打听学校的情况,看看要是申请调回来,手续该怎么办。”
爷爷认真地说:“手续方面,首先得学校同意接收你才行。”
赵悦连忙点头:“嗯,我明白。爷爷,还有个事儿,我有三个孩子呢。这调回来可不是说走就走的,得有个过渡。他们虚岁七岁,三个宝宝快六岁了,过了年,下半年就都到了上学的年纪,六周岁就可以上一年级了。您看看咱们家离哪个学校近,让他们就在附近的小学上学。我不想麻烦我父母,他们孩子还小,苏念然还需要他们照顾。我打算把李嫂子留下,她是北京人,一直跟着我们,人挺靠谱的,让她帮忙带孩子、做饭。之前在北京的另外两个嫂子,我也想办法找回来,让她们三个一起照顾这三个孩子。李嫂子会开车,我把大商务车留在家里,方便她们接送孩子。您和奶奶可以先搬到我那儿住,等我真正调回来,你们再搬回来。”
爷爷听了,思索片刻后欣然答应:“行呐,反正也就是孩子放学的时候陪陪他们,也不需要我们做太多。你把保姆都安排得这么妥当,有做饭的,还有专门接送孩子的。家里有她们负责买菜做饭,我们就陪孩子说说话,没什么问题。而且周六周日林宇也会回来,我们也乐意跟孩子在一起。我这当爷爷的,虽然没一直陪着他们长大,但心里可喜欢他们了。”
赵悦感激地看着爷爷,接着说:“爷爷,我本来没打算这么快回来。我跟您说,咱在北京的房产,理赔的事儿我没参与,回来之后也不打算马上竞标拿地这些。我想着咱就先做二手房地产,毕竟咱们自己拥有这么多固定资产。我回来之后,您觉得要不要在北京盖个酒店,或者争取搞一些开发项目呢?”
爷爷微微皱眉,思考了一下说道:“你养父赵大山和你三姨不是已经来到北京了吗?你养父在北京搞的那些基建项目,不都是你公司的业务吗?或许可以先整合一下现有的资源,看看能不能在这些基础上拓展,没必要急着开展全新的大型项目。你回来之后,也正好可以把两边的业务梳理梳理,说不定能发现新的机会。”
赵悦认真听着爷爷的分析,不住点头。她知道,爷爷在家族事务和生意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长远的眼光。这次与爷爷的交谈,让她对回北京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接下来,她要去母校了解调回的可能性,同时也得为孩子们的上学和生活做好周全的安排。而家族的事业,也将在她回来后,迎来新的规划与挑战。她暗自下定决心,要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找到平衡,让一切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