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悦的小姑回想起往昔,当初王建军一贫如洗,是自己不顾众人眼光相中了他。这些年,即便生活艰辛,她也一直默默忍受,本打算就算打掉牙往肚里吞,也绝不向任何人透露家中的丑事。可如今,侄女赵悦、哥哥他们已然知晓,再隐瞒也毫无意义。
她咬了咬牙,心中涌起无尽的悲凉与决绝,终于下定决心提出离婚。她深知,这个社会正处于一个混乱的年代,一些不良风气如“小三理直气壮称真爱才合法”的外勤文化侵蚀着人们的思想,使许多人迷失了自我。
当小姑打电话向赵悦哭诉时,赵悦在电话那头轻声安慰,言辞恳切:“小姑,你先想好。要是你愿意离婚,就带着表弟一起来上海。要是觉得表弟上学转学不方便,我可以安排他去其他学校,私立的或者别的都可以。等过两年,给你们办好上海户口,在郊外给他办好转学手续,直接过来就行。至于你家的店铺,谁租了就让他们每年把租金打过来,要是不方便,就叫我大哥或二哥回家一趟帮忙处理。还有房子,你放心,那永远是你的,也可以租赁出去。”
小姑听着赵悦贴心的安排,思绪不禁飘回到过去。那些年,为了摆地摊挣钱,她跟着赵悦满街奔波,吃了不少苦头。后来赵悦离开,还不忘给她提供货源,帮她搞批发,让她的生意得以维持。这么多年,她不仅要操持一家人的吃喝拉撒,还要拉扯王建军的弟弟妹妹。她越想越难过,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想起自己后来为了不麻烦侄女,独自前往武汉进货。每天天不亮就得出发,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有一次武胜关大雪封堵,车辆排成长龙,还上了央视新闻。她被困在车上,一天不吃不喝,就那样趴着熬过艰难时刻。而王建军呢,拿着微薄的工资,却舍得一天给坐台小姐 50 块钱。要知道,当时县城工资才 200 多块,大城市也就 300 多块,50 块钱对于一个坐台小姐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小姑悲愤交加,越想越气:“凭他王建军那点钱,是够给他父母看病吃药,还是够养儿子?”
小姑将这些年的委屈和愤怒向王建军的亲戚倾诉后,心灰意冷地说:“算了,以前我还想着留块遮羞布,不想让我哥和我侄女知道这些丑事。现在既然他们都知道了,我也没必要再忍气吞声。这遮羞布,我不要了,我同意离婚。”
王建军怎么也没想到,曾经无论自己怎么打骂,小姑都不愿离婚,如今所有亲戚被辞退后,小姑竟如此决然。他这才明白,小姑之前不离婚,是不想让娘家人伤心。如今既然事情已败露,小姑便不再有顾虑。而且,王建军也害怕起来,他在公安局上班,包养坐台小姐本就不是光彩的事,要是闹大了,自己的工作恐怕都保不住。此刻,他满心后悔,却已无济于事。这场家庭变故,犹如一场暴风雨,彻底打破了往日的平静,而小姑也在伤痛中,勇敢地迈出了重新开始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