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悦的成长历程中,与小叔赵小斌的通信如同紧密交织的丝线,串起了他们彼此的生活点滴。自赵悦小学起,那些学业上的跳级喜讯,初中生活的新奇见闻,都毫无保留地通过信件传递给小叔。小叔在赵悦心中,是如同大树般坚实可靠的存在,总能给予她无尽的关怀与鼓励。而小叔在军校里,也从不吝啬对侄女的夸赞,战友们都听闻他有个聪慧过人、年仅9岁便要跳级上高中的厉害侄女。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烽火骤然燃起。小叔满怀报国热忱,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写信告知赵悦,自己渴望奔赴前线,为国家的尊严与和平而战。赵悦深知战争的残酷无情,赶忙回信,言辞恳切地叮嘱小叔:“小叔,这场战争不容小觑,越军手段残忍,你一定要万分小心。但请坚信,胜利必将属于我们英勇的战士。”
不久之后,小叔便随部队投身前线,成为冲锋连的一员,肩负起为大部队开路的重任。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冲锋连如勇猛的雄狮,迅猛地向前突进。小叔更是一马当先,冲在队伍的前列。然而,由于攻势过于凌厉,他们意外地冲到了敌人的前方,与大部队瞬间失去联系,陷入了孤立无援的险境。
此刻,四周被敌人重重包围,枪炮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世界撕裂。浓烈的硝烟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几乎无法呼吸,视线也被遮蔽得严严实实。小叔心中虽闪过一丝紧张,但多年的军事训练和坚定的意志,让他迅速冷静下来。他深知,自己必须依靠过硬的专业素养和顽强的求生本能,找到突围的方法,回到战友们身边。
小叔在茂密的丛林中小心翼翼地潜行,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他回忆起作为侦察兵和先锋连成员所掌握的辨别方向的知识,凭借着对树木枝叶生长方向以及太阳位置的判断,努力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突然,前方传来越军低沉的交谈声,小叔的心猛地一紧,他立刻像猎豹般敏捷地藏身于一丛茂密的灌木之后。等敌人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他刚要起身继续前行,不远处又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那是敌人正在朝着疑似我方部队的方向疯狂射击。小叔明白,此时绝不能慌乱,必须保持冷静,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自己和战友们的生死存亡。
小叔小时候,三哥教会了他弹弓的精湛技巧,而赵悦则时常鼓励他勤加练习,用弹弓打些小鸟来改善生活。日复一日,小叔的弹弓技艺愈发炉火纯青,成为他一项独特的本领。在这危机四伏的丛林中,弹弓也成为了他防身御敌的重要武器。
小叔深知,在这敌人密布的区域,任何声响都可能暴露自己的位置。他想起小时候与赵悦相处时,赵悦曾教过他模仿各种鸟鸣来传递信息或掩盖自身踪迹。于是,他熟练地模仿起布谷鸟的叫声。他的叫声逼真自然,仿佛真的有一只布谷鸟在丛林中啼鸣。这独特的布谷鸟叫声,不仅是他与战友之间联络的暗号,更成为他在这片危险丛林中的“保护色”。小叔凭借着对这片区域地形的熟悉,一边巧妙地模仿着布谷鸟叫,一边在丛林中谨慎地穿梭。终于,战友们听到了那熟悉而又独特的布谷鸟叫声。他们深知,这是小叔发出的信号。战友们顺着声音的方向,小心翼翼地寻来,与小叔成功会合。
战友们重逢的那一刻,彼此眼中都闪烁着激动与喜悦的光芒。短暂的欣喜过后,大家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小叔凭借着对周边路径的了如指掌,主动承担起指挥作战的重任。他迅速观察周围的地形,脑海中飞速制定出一套作战计划。他将战友们兵分几路,充分利用丛林复杂的地形和茂密的植被作为掩护,悄然向敌人逼近。小叔亲自带领其中一队,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潜行至敌人的侧翼。当距离敌人足够近时,小叔掏出弹弓,从口袋中摸出事先准备好的石子,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他稳稳地拉开弹弓,瞄准敌人的哨兵,随着“嗖”的一声,石子如流星般飞射而出,精准地击中了敌人哨兵的要害部位。哨兵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呼喊,便悄无声息地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