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告别李泰和李丽质后,沿着太极宫蜿蜒曲折的宫道匆匆前行,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孔妙函的身影。
尽管李世民已经罢免了他国子监丞的职务,可张毅仍想着前往国子监,当面向两位老师打一声招呼。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张毅已经足足三日未曾与孔妙函见面了,心中甚是想念。
这般想着,张毅当即决定前往国子监,顺便送给孔妙函和两位老师一些卫生纸。
不一会儿,张毅出了承天门,来到了宫门外的停车台,然后直接走上了自己的马车。
“家主,咱们接下来去哪?”
“咱们先去一趟国子监,然后再回府。”
“是,家主!”
一刻钟后,张福驾驶着马车缓缓停在了国子监的停车台。
“家主,国子监到了。”
张福的声音传来,张毅双手抱着一摞卫生纸从马车上走了下来,然后直接朝着祭酒阁的方向走去……
祭酒阁。
孔颖达和苏勖相对而坐,一边下棋一边悠闲的喝着茶,孔妙函则在一旁的火炉边上静静的煮着茶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此时此刻,孔妙函的心境与张毅毫无二致。
祭酒阁内茶香袅袅,她守着那煮沸的茶水,动作机械的摆弄着茶具,心思却全然不在这茶汤之上。
一双眼眸不受控制的频频望向大门的方向,满心期许着下一秒,张毅那熟悉的身影就能映入眼帘。
孔颖达轻抚胡须,看着棋盘沉思了片刻,忽然双眼一亮,快速落下一子,瞬间就扩大了己方白子的优势,随即端起茶杯,悠闲的品起了茶。
棋盘之上,黑子已经全面落入了下风,苏勖眉头微皱,紧急思考应对之策。
就在此时,孔颖达忽然想到了什么,当即看向正在煮茶的孔妙函,缓缓开口说道:“妙函,你去看看漏刻,现在都什么时辰了。”
“是,阿翁!”
孔妙函立即起身,快步来到了祭酒阁内放置漏刻的地方,仔细一看漏刻上面的刻度,转身来到了孔颖达的面前。
“阿翁,还有一刻钟就酉时了。”
孔颖达摇了摇头,“哎!这时间过的可真快,一转眼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看来今天张毅应该不会来国子监了。”
苏勖点了点头,“陛下罢免了张毅国子监丞和盐政监丞的同时,又任命他为工部员外郎,全权负责辕犁的改良事宜。”
“除此之外,张毅还兼着少府监丞的职务,忙着研制自行车和推广活字印刷术,他这么忙来不了也很正常。”
孔妙函听闻,脸色微微一暗,随即开口问道:“苏公,张毅的工作这么忙,那他以后是不是就不来国子监了?”
苏勖微微沉吟,斟酌着用词说道:“这可说不准,公务繁忙确实会占去不少的时间,但张毅对国子监情谊颇深,况且他向来重情重义,说不定等他忙完这阵,就会来国子监走动。”
孔妙函轻轻颔首,心中虽有些失落,却还是存着一丝期待,她默默回到火炉边,继续煮茶,只是望向门口的眼神愈发的落寞。
此时的张毅正抱着一大摞的卫生纸,穿过国子监熟悉的长廊,快步朝祭酒阁走来。
孔颖达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放下茶杯后,目光落在棋盘上,随即又看向了对面的苏勖,一脸感慨的说道:“慎行,张毅这孩子,年纪轻轻便身负多项重任,倒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房玄龄,都是年少有为啊!”
苏勖点了点头,刚要开口,忽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在祭酒阁门口停了下来。
张毅站在门口,看到屋内的三人,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两位老师妙函,几日不见,甚是想念,给你们带了一些好东西。”
张毅的声音传来,孔妙函猛的抬头,眼中瞬间涌起了惊喜,原本黯淡的神色一扫而空,立即起身一脸期待的看向张毅。
孔颖达和苏勖也站起身来,脸上带着几分意外与惊喜。
孔颖达笑了笑,“张毅,正念叨着你,你就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张毅快步上前,随手将手里的卫生纸放在一旁,恭敬的向孔颖达和苏勖拱了拱手,“弟子拜见两位老师!”
孔颖达连忙摆了摆手,“张毅,跟老师还客气什么?赶紧过来坐,妙函上茶!”
“谢,孔师!”
张毅刚刚落座,孔妙函便端来了茶水,张毅连忙伸手接过茶水,而后目光温柔地看向孔妙函,轻声说道:“妙函,几日不见,你还好吧!”
孔妙函脸颊微微泛红,眼中波光流转,轻声回道:“我挺好的!”
苏勖看着这一幕,笑着打趣道:“哈哈哈!看来我们妙函的魅力可比我们两个老头子大多了。”
苏勖此言一出,孔妙函的脸色更红了,连忙转身回到火炉旁,低头煮茶。
孔颖达和苏勖有意撮合自己和孔妙函之事,张毅早就已经看出来了,笑了笑也不说话。
孔颖达看着眼前的张毅,抬手摸了摸胡须,很显然对张毅这个未来的孙女婿非常的满意。
“张毅,我听说你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研究出了活字印刷术,还在少府监研制什么自行车,我和慎行对此事非常的感兴趣,你详细的与我们说说这活字印刷术和自行车的事情。”
苏勖听闻,当即一脸期待的看向张毅。
张毅笑了笑,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笑容,不紧不慢的说道:“两位老师,这活字印刷术,乃是在雕版印刷的局限上另辟蹊径。”
“以往的雕版印刷,一本书便需雕刻一整套木板,不仅耗时费力,一旦刻错,整块板子便要作废,成本极高。”
“而活字印刷术,则是将每个字单独制成活字,排版时按需取用,印完后还能拆版,重新排版用于他书,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就在比此时,苏勖忽然想到了什么,当即开口问道:“张毅,那这活字是用何种材质制成?耐用性如何?”
张毅听闻,继续耐心的解释道:“苏师放心,这活字选用的是胶泥,经烧制后坚硬耐用,而且制作胶泥活字的工艺并不复杂,成本也很低,若是大规模推广,必定能让书籍的印刷更为便捷,让更多的人有书可读。”
孔颖达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许,“这活字印刷术真乃造福天下学子之创举啊!张毅,那这自行车又是何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