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秦裕没有怎么太多关注过负熵研究院的无工质推进技术乃至于其他重要研究项目的推进,
即便是之前购买个人飞船的幌子,也就是短暂留意了一下。
不过,这会儿,
从负熵研究院为他转播的,无工质推进系统的首次运行实验的进行画面中,
一些细枝末节的信息,还是足够让秦裕看出一些目前这个无工质推进系统,引力推进系统的端倪。
在基础理论得到突破之后,
无工质推进技术的研究路线,很早就已经被确定了下来。
此刻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和其他相关研究团队共同实现的引力推进系统,也显然延续了当初最主要的研究路线和研究思路,
并且在这条研究线路上,克服了许多曾经横在研究员们身前的难关,
将这条研究路线走到了最后。
整个引力推进系统,有能源部分,核心推力部分,以及其他若干个子系统。
现在这首座引力推进系统上,还是用的目前最先的聚变装置作为给引力推进系统核心的能源供给。
引力推进系统产生动力的部分,的确是无工质的。
其以干涉空间引力,以及引力发生的方式,推动其本身以及在其之上的飞船整体移动。
同样是以聚变装置作为能源,
引力推进系统区别于之前的电推进系统,
主要优势至少在三个方面。
首先,也是最直接的,人类文明追逐无工质推进技术的根本原因。
因为无需消耗工质,天然的,引力推进系统在能量到动力这个转换过程中的损耗,相比于之前的电推进系统就会极大程度降低。
同样的原因,打破了工质推进在推进速度上的限制。
这意味着,无工质引力推进系统的速度上限区别于之前的电推进系统,将极大程度被拔高,
理论上,引力推进系统这条技术路线,是能够支持人类文明的飞船达到亚光速的。
其次,
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
引力技术不光是能够用在飞船推进上,经过精密的控制,它是能够反过来支撑飞船主体结构的强度的。
同时,如果说dt04等电推进系统,其推力作用在整艘飞船上是若干个点,
那么,引力推进系统的推动力,作用在飞船上,至少也是一个面,乃至于飞船整体所有部分。
这意味着,
搭载了引力推进系统的飞船,不光速度上限能够拔高的同时,
加速到速度上限的过程,也会更快。
在星际飞船建造过程中,材料技术的限制都会暂时被压低。
最后,
区别于电推进系统,
引力推进系统加速和行进过程中,理论上会更加‘安静’。
这一点可以说重要,也可以说不重要。
不过,即便是忽略这点,其他两方面带来的意义也足够了。
……
“引力推进系统,能源装置已启动,能量开始输出。”
在首座引力推进系统运行实验宣布开始之后,
负责本次实验具体执行的智能程序给予了及时反馈。
此刻,正在关注着这次运行实验的人中,
可能就已经经历过许多这种时刻的秦裕,情绪还算平静。
一众相关领域研究员们,都的确不可避免有些紧张。
大部分研究员们,都顾及不上去看传回的全息画面中,
引力推进系统的整体全貌,更多只是关注着本次运行实验中,大量监测仪器传回的,各子系统相关数据。
用以判断引力推进系统在运行实验进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这首座引力推进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虽然仅持续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但无工质推进技术的研究,即便是从秦裕院士逝世开始,也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
如果考虑到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本省也很大程度上是给这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那么,此刻即将面临首次运行实验的引力推进系统的研制历程,还要更加漫长许多。
如此漫长的时间里,无数人们曾经在这项技术的研究上,付出过巨大的努力,无数的心血,
在秦裕院士的带领下,负熵研究院完成了基础理论层面的突破,给后续的技术实现一个机会,
后面,秦裕院士离开过后,又是无数负熵研究院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中无数研究员们的前仆后继,
现在,一众在这里,等待着引力推进系统完成首次运行实验的人们,
绝大部分,都是从负熵研究院中,上一代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研究员手里接过了引力推进系统研究的接力棒,
是无数天才研究员们的接力,才让无工质推进技术,引力推进系统的研究,走到了现在这一步。
这对于现在在场的每一个研究员们,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份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也是此刻一众研究员们紧张和担忧的来源。
即便相信和肯定,负熵研究院在引力推进系统的研究设计上已经足够完善,
也相信引力推进系统的建造过程中,由强人工智能调动智能工业负责,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人们依旧忐忑有一个万一。
许多研究员们,紧盯着自己所关注的数据变化,
眼里似乎都已经除了这些跳动的数据,似乎都已经再容不下其他的东西了。
此时此刻,
他们只是共同期望,
在这个秦裕院士离开一个世纪整的日子,
能够完成引力推进系统的真正实现。
……
传回的数据上,能够显示出,
引力推进系统中,能源装置输出的磅礴能源,已经灌输入引力推进系统的核心。
但表面上,引力推进系统整体上,在这儿第一时间,依旧保持着安静。
不过,
在引力推进系统平静的外在下,
紧跟着,负熵研究院提前布置在相应空间的引力探测装置,
已经捕捉到了,引力推进系统整体附近,
宇宙空间中的引力环境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然后这种变化在瞬间之后变得剧烈。
就像是一汪平静的水潭水面上,突然毫无征兆地浮起涟漪。
然后,
引力推进系统连着负熵研究院给它整体套的外壳,动了起来。
没有再像是电推进系统那样,有剧烈的等离子体射流喷发,
引力推进系统整体,以一种平稳而平静的姿态,像是朝前‘滑’了出去。
明明引力推进系统整体的姿态,在宇宙空间中并没有改变,
但此刻的引力推进系统整体,却偏偏像是出现在了一个陡坡上一样,滑了下去。
平着滑了出去。
偏偏还像是在一个没有尽头的陡坡上一样,越是越‘滑’越快。
这种一个庞然大物明明在移动偏偏又格外平稳而平静的动静矛盾感,
在人类的正常感官上,显得很冲突,以至于让人们看着全息影像的画面,都感觉有些‘怪’。
但很快,适应了过后,就又感觉到一种特别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