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出这话,已不仅仅是在考校贾瑛的见识,更是在试探这个神秘少年的胆魄、智慧和真正的立场!盐政改革,那是真正要动某些人奶酪的生死之局!
贾瑛迎上林如海锐利如刀的目光,脸上那点漫不经心的笑容反而更深了,甚至带着点少年人特有的、天不怕地不怕的飞扬神采。他将手中的茶杯轻轻放回矮几,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伯父所虑极是。” 贾瑛的声音依旧清朗,却多了一份成竹在胸的沉稳,“晒盐法只是釜底抽薪,断了他们低效盘剥的根本。但要真正将这新法推行下去,并且确保盐利归于朝廷、惠及百姓,而非落入新的蠹虫之手,还需要几把快刀,斩断那些伸得过长的爪子。”
他伸出三根手指,语速平稳,条理清晰:
“第一刀,革新账法。小子见过那些盐课司的账册,混乱如麻,漏洞百出,简直是为贪墨量身定做。小子这里有一套‘复式记账法’。” 他拿起矮几上的笔,随手在旁边的空白药方笺上画了几个简单的“借”、“贷”符号和平衡公式,简单解释,“每一笔进出,必有来源和去向,借贷必相等,环环相扣,清晰明了,想作假?除非他每一笔假账都能完美地找到对应的另一笔假账来平衡,难如登天。此法定名为‘林氏清账法’,由伯父您奏请朝廷,在盐课系统强制推行。”
“复式记账…林氏清账法…” 林如海看着纸片上那简洁而充满逻辑美感的符号和公式,眼神再次震动。他是探花出身,精通经济,一眼就看出此法的精妙和强大的防弊能力!这简直是给盐课账目套上了一副无法挣脱的枷锁!而且,以他林如海的名义推行…这少年是在为他铺路、积攒政治资本!这份心思…
“第二刀,革新盐引。” 贾瑛放下笔,继续说道,“旧盐引,弊端重重。盐商凭引支盐,引成了可以倒卖、囤积居奇的凭证,盐未出,利已分。当改行‘盐票法’。”
“盐票法?” 林如海凝神细听。
“对。废除定额盐引。由盐运司统一印制盐票,公开发售,价高者得,或按需平价发售。” 贾瑛解释道,“盐票上清晰注明购盐人姓名、籍贯、购盐量、支盐地点、有效期限。盐商凭票,直接到指定盐场(尤其是新建的高效晒盐场)按票支盐,当场完税。票盐分离,盐票不得转卖倒手,过期作废。如此,可断倒卖引窝之弊,使盐利归于朝廷,盐价趋于透明合理。同时,盐票本身售出即是一笔收入,可充实国库。”
林如海听得心潮澎湃,这“盐票法”简直就是针对旧盐引弊病的一剂猛药!简化流程,杜绝中间盘剥,增加税收!他忍不住追问:“那…如何防止地方盐官在盐票发售和支盐环节舞弊?”
“问得好!” 贾瑛赞许地点点头,“这就是第三刀,也是最重要的一刀——分权与监督。”
他眼神变得锐利起来:“盐课司衙门权力过于集中,从盐引(票)发放、盐场管理、税收征收到缉查私盐,一手遮天,焉能不腐?当奏请朝廷,拆分盐课司职权!设‘盐票司’,专司盐票印制、发售、登记;设‘盐场提举司’,专管盐场生产、仓储、凭票支盐;设‘巡盐税司’,专责盐税征收、稽查;再设‘盐巡捕厅’,专司缉查私盐、维护盐务治安。四司分立,各司其职,互不统属,互相监督!盐票司不知盐场事,盐场提举不知缉私情,税司只认票收税,巡捕只管抓私盐贩子!每一笔盐从生产到销售,票、货、税、查,四道关卡环环相扣,互相印证!再辅以定期轮换、异地为官、严厉监察,我看那些蠹虫,还有多少缝可钻!”
贾瑛的声音并不高亢,但字字如金石坠地,铿锵有力!一套完整、严密、极具操作性的盐政革新方案,如同庖丁解牛般,在他口中清晰呈现。静思轩内一片寂静,只剩下窗外风吹竹叶的沙沙声和林如海略显粗重的呼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