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农机下乡(五)
后勤部主任的行动能力很强,第二天就有有五十个人拿着介绍信出发,每个人都是开着一辆三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轧钢厂多的是,只是后勤部,就有超过三百辆三轮摩托车,其中三十辆放在采购科。现在轧钢厂的采购科下乡都是三轮摩托车,这样轧钢厂的采购员比起其他厂子的采购员可以去更远的地方采购,也可以采购更多。现在轧钢厂的福利比其他厂子好,除了国家支持的定量之外,轧钢厂的采购员采购大量的物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天下午,出去的五十个人,就有五个人带着成果回来了,这五个人都是和一个村子达成了合作协议,都是愿意达成十年合作协议。这五个村子的粮食都是未加工的小麦,轧钢厂给的价格是两毛五分。轧钢厂给出的价格是超过市场价的,现在的成品八零粉,比市场市场价格才两毛二,轧钢厂给出价格换成八零粉价格比市场上高出了四成。
因为轧钢厂给出的价格高,这些村子提供的粮食最少的一个村庄都能提供六千斤粮食,最多的一个村庄可以提供一万斤粮食。就这还不是他们能提供的最大量,他们不但留足了应急的粮食,还留了一部分养猪的粮食。
除了粮食之外,这五个村庄,每个村庄都可以提供超过两百斤的肥猪两头以上,那个能够提供一万斤粮食的村庄更是可以提供五头。轧钢厂给出的价格也不低,直接按照肉价购买生猪,按照生猪出肉七成算,也是高于市场价超过四成。
不要以为轧钢厂报价高就吃亏了,轧钢厂按市场价采购是需要票的,现在虽然价格高了,但是不需要票。更重要的是,前期都是用农机农具换。尤其是农机,轧钢厂自己生产出一套农机最多不超过一千块,但是农机的售价超过五千。即便是轧钢厂以支援农村建设,开展农机下乡活动,农机的最终价格也是四千八百块一套。轧钢厂的采购价格不要说只是超过市场价格四成,就是市场价格翻四倍,轧钢厂也有的赚。
后勤部主任在得知第一天就有五个村庄达成合作协议之后,就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工会主席,然后又把这个消息汇报到李怀德那里。后勤部主任找到李怀德的时候是带了农机申请单和汽车使用申请单,毕竟想要从轧钢厂附属农机厂提出农机,需要李怀德的签字。想要利用轧钢厂的车队运输农机和采购的物资也需要李怀德签字。
李怀德在收到后勤部主任的汇报之后,也是放下了心中压着的石头,李怀德虽然觉得农村有轧钢厂需要的物资,但是李怀德不了解农村现状,不知道农村到底有多少物资。在没有确定能够采购到物资之前,李怀德还是有些担忧。毕竟虽然采购是后勤部主任在负责,但是只要是轧钢厂出问题,李怀德都有责任。
在后勤部主任走之后,心思就开始野了,既然只是轧钢厂的小规模农机下乡就有这样的成绩。是不是可以搞出一个全国性的农机下乡活动,一旦全国性的农机下乡活动真的搞成功,那么李怀德的通天路都打开了。
有了想法的李怀德,就开始书写自己的计划,李怀德写的初版都只是一些简单的框架,具体的数据还要等轧钢厂那些采购反馈。只是完成初步框架,就花了李怀德四天多的时间。就这四天,轧钢厂出去找农村合作的五十人队伍,就已经和一百三十多个村庄达成合作。拿下五个村庄合作协议的就超过十人,这十个人直接被奖励一个工位。
等这十个人拿到工位奖励之后,那些没用心努力,导致成果差的那些人肠子都悔青了。要知道新招的人已经到齐了,从明天开始这五十个人就要回到原岗位。努力一星期,就可以换到一个岗位,这奖励太丰厚了。那些没有拿到岗位的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曾经有一个工位离我只有零点零一厘米,但是没有珍惜。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一定会努力用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