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中低级工培养资料编纂(三)
贾东旭开玩笑的对着李怀德说到:“李书记,你放心,我这个人只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只要奖励到位,什么事情都没有难度。”
随后贾东旭和李怀德又聊了几句之后就出了李怀德的办公室,贾东旭还没有回到车间,贾东旭就听到了他升职的广播。贾东旭一边走,一边听着广播里传出:“喂喂喂,我厂八级钳工贾东旭同志.......,特升职为钳工一车间车间主任,专门负责一车间的任务安排和生产管理。”
回到车间之后,看到贾东旭的人都和叫着贾主任和贾东旭打招呼,贾东旭一一回应之后,没有回到自己的工位,而是找到易中海说道:“师父,我接下来主要工作是编纂各个工种的培养资料,所以我提议在我们车间新增一个车间副主任。李书记要我推荐人的时候,我没有推荐。”
易中海开始听到贾东旭没有推荐他的时候还有些不舒服,但是当时马上易中海就反应过来了。虽然易中海和刘海忠一样想当官,甚至是比刘海忠更想当官,但是易中海比刘海忠有自知之明。易中海现在是八级工,每天的工作任务就让他每天都要加班才能完成。即便他当上车间副主任,也没时间和精力管理车间生产。反而是如果他把磨炼技术,即便是车间主任也必须给他这个八级工面子。
想通了一切易中海马上就释然了,他知道贾东旭没有推荐他是最好的选择。现在他虽然是八级工,但是很多八级工件易中海还不能加工出来,还要多练。与其当个不能胜任的车间副主任日后吃挂落,还不如努力成为顶尖的八级工。易中海觉得如果他可以像贾东旭一样加工其他八级工加工不了的八级工件,就是厂长书记也要给面子。
并且易中海觉得只要他成为顶级的八级工,不说让他升职为车间主任,但至少要给一个车间主任的待遇。就像现在的贾东旭,因为能加工别人不能加工的八级工件,尤其是对精准要求高的军工件。现在贾东旭在轧钢厂的威望高,主要是一手好技术,厂领导给面捧着。还有就是贾东旭对待所有请教的人都是无私教学,不藏私也不分人。
现在已经有了成功案例,易中海决定照抄作业,也学贾东旭的一边练技术,一边无私教学。现在钳工一车间卷起来的不只是那些低级工,就是已经准备躺平的七级工和八级工也开始内卷。七级工想要来年考上八级工,八级工想要可以加工更多更难的八级工件。
平静努力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中低级工人培养资料编纂委员会的人齐聚四九城。贾东旭这个顾问也开始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地点是娄半城捐献出来的一栋三层小楼。这栋楼之前是娄半城用来招待轧钢厂客户的,轧钢厂改制之后,这栋小楼就空置下来。现在为了方便编纂中低级工人培养资料,娄半城就把这栋小楼捐献给政府。
所有参与编纂的人都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的重要性,所有人都认真学习贾东旭传授的总结方法。这里面也有一些想要分润功劳的人,但是即便是这些分润功劳的都是有实打实的才华。毕竟学历和工级就把所有庸才挡在计划之外,并且这些来分润功劳的人不但没有添乱,反而比一般的人更加谨慎。他们都知道他们只是达到了选拔的最低要求,他们需要比一般人更加努力才能学到更多。
贾东旭辛苦教了十多天之后,所有参与编纂的人都初步学会了总结方法,到了这个时候,贾东旭轻松了很多。这个时代的国家,顶级人才是真的不缺,炎黄子孙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没有之一。缺的是那些中低级工人,因为中低级工人缺口不是一两万,至少是数以千万计。
因为有了贾东旭的中低级钳工培养资料,国家可以在三年之内培养几百上千万的四级以及四级以下的钳工。国家是希望其他工种也可以编纂出像钳工一样的培养资料,只要有了培养资料,国家就可以在几年之内培养出足够的中低级工人。正是因为这份资料的强大,国家高层才会这么重视中低级工人培养资料的编纂,几乎把这个计划提高到和种蘑菇一样的高度。
最新编纂出来的是锻工培养资料,锻工培养资料编纂出来之后,就在轧钢厂试行。为了更快更全面的拿到试行数据,直接在轧钢厂的锻工车间里面选了一个车间,这个车间的所有一级工以下工人都参加培训班。再从一级工里面选二十个,二级工,三级工里面各选十个参加培训班。
轧钢厂都是知道钳工培养资料的强大,轧钢厂的钳工在短短半年多时间内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新入职的工人,最快的都有三级钳工的实力,最差的也成为了一级钳工,并且一级钳工的占比很少。所以锻工培养班消息传出来的时候,锻工车间所有一级工,二级工,三级工马上就开始活动,那是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有消息传出,有人出两百块想要买一个培养班名额。
很多人不可思议为什么一个培养班的名额居然只高达两百,但只要有眼界宽广的人都知道这个是锻工的一次狂欢。如果能加入锻工培养班的实验班,只要这次实验班验证锻工培养资料效果很好,那么第一批参与实验的人都将获得特许照顾,毕竟他们也是在拿前途为国家做贡献。除此之外,锻工培养实验班还有时间优势和资源倾斜优势。
只要参加锻工实验班的培养,不但自己进步会加快很多,更主要的事同班的同学未来也是会发展很好。同窗可是人生三大铁之一,和一起扛个枪,一起同过乡,合称人生三大铁关系。一大群有光明未来的同窗带来的利益就不是区区两百块可以买到的,更何况更快升级,升更多的级,带来的工资收益就不止两百块。
只是因为锻工培养实验班的事情是被最高处关注的,没有人敢在这件事情上作假,两百块虽然动人心,也是没有人敢在这件事情上搞小动作。即便是厂党委书记李怀德也不敢在这个事情上搞小动作,李怀德不会为了钱耽搁自己的前程,这点政治觉悟和自知之明李怀德还是有的。
李怀德不但自己不参与培养班人员选拔,更是严令禁止轧钢厂领导乱插手。李怀德要求这个选拔必须是公平,公正,公开。所有符合条件的锻工都可以报名参与选拔,所有的领导都没有投票权,全部由工人同志自己内部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