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王木匠的惊喜
因为王木匠的名气,易中海根据贾东旭提供的地址,很快就找到了王木匠家。易中海找到王木匠家的时候,王木匠刚好在家,南锣鼓巷的三个项目,让他在这一圈名声大涨一波。他的装修队,从开始的几个人,已经增加到三四十个人,现在王木匠接的活很多,很多装修工都愿意跟着他干。
前几天街道办找他谈话了,让他好好练练技术,慢慢学会装修设计,至少要会模仿贾东旭的设计。街道办说已经在计划筹备装修公司,如果王木匠有设计能力了,就让王木匠成为装修队的管理员,到时候装修队的所有装修工都变成装修工人,领取工资。
王木匠在接到街道办消息的时候,心里很惊喜。虽然成为工人,领取工资会比现在的收入减少,但是胜在稳定。只要成为工人,不管有没有活,每个月的工资都有保证,不会像现在一样,有时候赚得多,有时候啥也没有。并且成为街道办的装修队,就不会缺活,毕竟街道办需要维修和装修的房子不在少数。
王木匠正在房门口悠闲的抽着烟的时候,看到易中海到他家来找他。王木匠认识易中海,知道易中海有钱,并且是贾东旭院子里面的一大爷。王木匠看到易中海的时候,就知道又来生意了,他在看到装修完的房子的时候,也想把自己家重修成那样,只是他钱不够,只能忍痛放弃。
易中海看到王木匠,就走过去,递上一根烟,说到:“王师傅,我想找你装修房子,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方便。我想让你帮忙看一下,估个价,看看什么时候装修方便,多长时间可以装修好。”
王木匠听了易中海的话,就说道:“易中海同志,你的装修图纸是你们院的贾东旭同志设计的吗?”
易中海听了王木匠的话,有些疑惑,还是说到:“装修图纸是东旭设计的,图纸在我家里。”
王木匠听了易中海的话,就说到:“易中海同志,我现在就有时间,我跟你去看看设计图纸和房子。”
等王木匠和易中海到达四合院的时候,刚好看到贾东旭在逗弄小当,王木匠走过去对着贾东旭说道:“贾东旭同志,等会你有空吗,我有些事情需要求教。”
贾东旭对王木匠的感观很不错,听了王木匠的话,就说到:“王师傅,我今天休息,随时都有时间,如果你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你直接说就可以。”
王木匠听了贾东旭的答复后,表示了感谢,然后就跟着易中海进了易家。当王木匠看到设计图纸的时候,有些愣住了,本来王木匠以为只是易中海的房子装修,看到图纸才知道,是易家和何家一起装修。并且看到图纸之后,王木匠发现何家的房子虽然更方便,但是感觉五套房子的装修都特别像。王木匠一时也想不明白,所以决定等会好好向贾东旭请教。
王木匠拿着图纸,对着何家和易家的房子做了考察,最后报价是一千七百五十。王木匠向易中海解释了为什么需要这么贵的原因,第一个就是需要修建一条横穿中院的下水道水泥管道,这个就需要差不多一百块。第二个原因就是这次需要的水泥和钢筋太多,如果不加价,短时间内买不到这么建筑材料。
易中海也不差这一百两百的,所以也没有和王木匠多聊,只是说道:“我们两家都不方便提供午餐,所以我们每天每人给三毛钱代替午餐。”
王木匠答应了易中海的要求,王木匠对易中海说道:“易中海同志,为了缩短装修时间,我会两套房子一起装修,大概需要二十天才能完全装修好。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明天就可以入场装修。”
王木匠和易中海聊天的时候,贾东旭就在不远处逗弄小当,王木匠和易中海的聊天贾东旭也听到了。贾东旭看到听了王木匠的话,就陷入沉默的易中海,就知道易中海在担忧装修的时候没地方住。贾东旭对着易中海说道:“师父,你们房子装修的这段时间,你和师娘就住在我们家,吃饭也和我们一起。柱子就住在我们家的倒座房,雨水就住学校,反正也就二十天,坚持一下就可以。”
易中海听了贾东旭的话,就对着王木匠说道:“接下来就麻烦王师傅了,明天就可以入场装修,图纸上需要的浴缸,我明天下班的时候顺便带过来。”
王木匠和易中海商谈好装修细节之后,就带着定金找到贾东旭。王木匠对着贾东旭说道:“贾东旭同志,我发现你们院的五个装修都很相近,但是又不相同。我就感觉这其中有我不知道的东西,我就想问问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贾东旭听了王木匠的话,就说到:“我的设计理念就是划分功能区,然后把功能区拼接组合,找出最合适的功能区拼接组合方案。”贾东旭看到王木匠疑惑的神情,就知道王木匠没有明白,就继续说道:“住房的功能区主要有厨房,厕所,浴室,卧室,餐厅。每一套房子都应该包含这些功能区块,如果房子大,就可以放大功能板块。功能区块越大,住起来就越方便。还有就是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可以增加功能区,功能区块越多越大,使用起来就越方便。”
王木匠听了贾东旭的话,瞬间就拨开迷雾,对于之前不了解的地方都有了新的感触。王木匠觉得只要理解了设计思路,就可以设计所有的房子。在这一刻王木匠知道了房子的作用,房子是给人带来幸福的物品,怎样才能让人觉得幸福,那就是住的更舒适,住的更方便。对设计有了新的思路和新想法王木匠觉得只要自己秉承幸福,方便,舒适就可以设计出适合任何房型的装修方案。
王木匠激动的对着贾东旭说道:“谢谢你,贾东旭同志,你让我知道了我工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