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房子(二)
秦大壮听了李怀德的话,就是一脸懵逼,他咋就成为了打虎英雄了。秦大壮虽然不理解,但是也没有插嘴解释。牛科长听了李怀德的话,就笑着说到:“既然秦大壮同志是打虎英雄,并且还曾被政府奖励和表彰,那事情就好办了。”
贾东旭听了李怀德和牛科长的对话,对这个时代处理事情的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些规定就是办事的底线,只要不违反规定,人情事故可以更好的把事情办好。如果不符合规定,事情几乎没法办,除非是有重大贡献。这无关权利大小,这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潜规则。
牛科长对着贾东旭和秦大壮说到:“贾东旭同志,秦大壮同志,你们对于房子有什么要求吗?我好根据你们的要求找房子,我提前说好啊,现在房管科的房子也很紧张,不一定能分到满意的房子。”
贾东旭说到:“我现在住在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所以最好是分在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或是附近的院子。这样的话就会方便很多,到时候即便是和别人换房子也是熟人好说话。”
牛科长听了贾东旭的话,就示意办事员把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的资料拿出来。牛科长打开资料后,就说到:“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只有前院还有两间倒座房和一间杂物间,以及后院一间厢房和杂物间。我建议秦大壮同志选前面的倒座房,我可以做主把杂物间也分给秦大壮同志。并且杂物间旁边还有两平米的空地,可以搭建一个厨房。这样的话,即便是以后秦大壮同志结婚,房子也暂时够住了。”
贾东旭听了牛科长的话,就知道牛科长是看在李怀德的面子上才这样建议,要不然牛科长不会说一句,直接按照规定处理就可以。贾东旭说到:“牛科长,我也选前院的倒座房。”
牛科长听了贾东旭的话,就安排人去办理手续。就在办事员想要把资料收起来的时候,牛科长对着贾东旭说到:“贾东旭同志,你们院子中院的老张要调走了,他那间房子是私房。老张早几天找了房管科,想要把房子卖给厂里。如果你手里钱凑手,可以私下找他买下。”
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有好几家姓张的,但是中院张家就就挨着他们家的那个张家,张家比贾家还多一间耳房。中院的布局是何家占了主房和东厢房的耳房,易家占了两间东厢房。西厢房是贾家占了一间厢房,张家占了一间厢房和耳房。
贾东旭觉得如果能买下张家的房子,他们加的住房就宽敞了,至少到棒梗他们这一代长大也不缺房子住了。贾东旭走到牛科长身边,握住牛科长的手说到:“谢谢牛科长,我今晚回去就和张叔商量一下。”贾东旭说话的时候,还偷偷的顺手塞了一包中华烟在牛科长的衣兜里。贾东旭的动作除了长期收礼的李怀德,其他人都没有发觉。
牛科长收到礼之后,更是开心,他刚刚偷瞄了一下,是一包中华烟。很快,办事员就把资料准备好,要贾东旭和秦大壮签了字之后存档,然后开了两张条子给贾东旭和秦大壮,要他们自己去收拾房子就可以。因为分的房子就在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贾东旭熟门熟路,房管科就没有安排人带路。
出了房管科之后,贾东旭对李怀德再次表示了感谢。贾东旭带着秦大壮出了办公楼之后,就把秦大壮送到厂门口。正在厂门口等着的秦淮如看到贾东旭和秦大壮的时候,就跑去过说到:“东旭,房子分到了吗?”
贾东旭还没说话,秦大壮就把收房的条子拿出来说到:“姐,我分到房子了,就在你们四合院,是前院的倒座房。那个牛科长还看在李厂长和姐夫的面子上,把小杂物房也给我了。”
这个时候,贾东旭把分房收房的条子和自行车钥匙递给秦淮如,说到:“你带着大壮去街道办登记一下房子,同时也把户口办好。下午你帮大壮收拾一下房子,该买的东西你帮大壮买齐,今晚大壮就不需要打地铺了。”
秦大壮听了贾东旭的话,就说到:“姐夫,这些钱我都会还的,包括买工作的钱我也会还,以后我每个月拿出十五块钱还给姐姐。”
贾东旭没有说话,只是拍拍秦大壮的肩膀。然后对秦淮如说到:“淮如,我先去上工了。有什么事情,等晚上我下拱了,我们在细聊。”
不到半小时,秦淮如骑着自行车带着秦大壮就到了街道办,秦淮如也不懂登记房子的流程,就找人问了问。因为房子虽然分给秦大壮和贾东旭,但是他们只有房子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只需要在街道办民政办公室登记备案就可以。
转化户口上次秦淮如办理过一次,知道流程,就直接带着秦大壮到了对应的办公室办理好粮本,领取粮票,然后拿着街道办的证明到派出所办理户口本。因为秦淮如熟门熟路,所以户口本办理很快。不到中午,所有的事情就都办理好了。
中午秦淮如带着秦大壮回家的时候,贾张氏已经做好午餐在等着他们。秦淮如顺手接过贾张氏抱着的槐花说到:“妈,淮如喝牛奶了嘛。”
贾张氏把淮如交给秦淮如,说到:“槐花上午喝了两次牛奶,现在睡着了。淮如,事情都办好了吗?房子的事情问的怎么样?”秦淮如把槐花放到床上之后,就把收房单递给贾张氏说到:“厂里把前院的倒座房分给我们家一间,另一间倒座房和旁边的那个小杂物间分给了大壮。”
贾张氏听了秦淮如的话,说到:“大壮,你小子运气不错啊,不但分到了房子,还搭上一间杂物间。并且杂物间旁边还有一块小空地,你可以在那里搭一个厨房,把杂物间改成小卧室。这样你就是结婚之后生了孩子房间都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