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贾东旭上夜校
之前贾东旭折腾想要搞夜校名额,上夜校的事情易中海虽然没反对,但是也不是很了解,现在易中海是知道贾东旭的想法了。夜校毕业就可以拥有同等学历,贾东旭如果被轧钢厂推荐区上夜校,就是上大学,只要成功毕业就是大学生。以贾东旭的天赋,到退休也就四级工,可是一旦夜校毕业,加上他的工龄,不是八十多块,七十多块肯定是有的。
何雨柱听了贾东旭的话,顿时觉得有些口干舌燥。之前他送何雨水上高中并不是真的觉得何雨水应该上高中。除了有些心疼何雨水,不愿意何雨水小小年纪就出来打零工,更多的是觉得有面子。现在周边的人都说何雨柱厉害,供出一个高中生妹妹,让何雨柱的虚荣得到满足。现在何雨柱觉得如果不让何雨水上大学就是犯罪,就是对钱的不尊重。
何雨柱一口干了一杯酒说到:“雨水,你必须考大学,接下来一年你啥也不要做,就学习就可以。现在灾情结束了,我的工资加上席面的钱,一个月收入至少五十。以后我每个月给你十五块零花钱,这钱怎么花哥也不管,你只要一门心思读书就可以。如果钱不够,你再跟哥说,哥再加,哥不缺钱。”
何雨水听了何雨柱的话,只觉得懵懵的,一个月十五块,怎么花得完。要知道现在何雨水一个月只有三块钱,何雨柱心情好就多给五毛一块的,现在直接翻了五倍。并且何雨水刚刚听了贾东旭的分析,就已经下定决心,不管多难,都要考上大学。现在又有了何雨柱的大力支持,更是坚定了何雨水考大学的心思。懵逼之后的何雨水接着就是感动,觉得眼睛发酸,眼泪不自觉的流下来。
何雨水哭着说到:“哥,谢谢你,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考上大学的,到时候我就是我们四合院第一个大学生。只要我考上大学,你找嫂子也会容易很多,可以找更漂亮的嫂子,要和东旭嫂子一样漂亮。”
何雨柱听了何雨水的话,眼睛也是一亮,找一个和秦姐一样漂亮的媳妇。何雨柱突然觉得又不满足了,下决心找一个比秦姐更漂亮的媳妇。一般的妹妹是拖油瓶,大学生妹妹就是大腿了。他自己现在有三十多块的工资,加上外快,一个月超五十,比东旭哥赚得多。再加上一个大学生妹妹,他们家的房子也比贾家的房子大很多,何雨柱觉得和秦淮如一样漂亮的女人已经配不上他。越想何雨柱越兴奋,不自觉的面带笑容。
接下来一顿饭吃的很融洽,很火热,都是嘱咐何雨水考大学,也要求棒梗考大学,最后更是想着小当和槐花也要考大学。本来贾张氏觉得女人就是赔钱货,读书就是浪费钱。这下也是被大学生的待遇冲昏了头脑,心里也是下定决心,不管怎么样,他们贾家的孩子都必须上大学。到时候他们家至少三个大学生吗,他们贾家就是四合院的第一家族,甚至是整个南锣鼓巷的第一家族。
随着灾荒的结束,整个四九城充满了活力,互相之间都融洽了很多,不再是紧盯着别人家吃什么,也不再是无时无刻想着从哪里弄吃的。贾东旭正在车间工作的时候,车间主任就找到贾东旭说到:“贾东旭,李副厂长找你有事,你去一趟李副厂长的办公室。”
贾东旭虽然不知道李怀德找他有什么事情,但是从车间主任的表情看,至少不是坏事。贾东旭到了李怀德的办公室外面敲了敲门,听到李怀德请进的声音之后,贾东旭就推门进入李怀德的办公室。贾东旭进入办公室之后,看到李怀德没有在忙,就说到:“李厂长,您找我?”
李怀德对于贾东旭印象还是很深刻很好的,一个普通工人居然舍得花两个工位的钱买一个上夜校的名额。这样的人不要说轧钢厂,就是整个四九城也是寥寥无几。李怀德设身处地想想,自己还真不一定有贾东旭的魄力。
李怀德看了一眼贾东旭说到:“东旭啊,坐。今年夜校的名额下来了,工人岗这边有两个名额,我已经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了。接下来的事情我也会处理好,你可以放心,今年的名额一定有你一个。虽然你的资历差点,但是有了部里的先进个人加上我的支持,一定没问题。有个事情要提前和你说好,你们这批人和之前的不一样。之前都是普通的工业大学,这次你们要去的是华清大学工业学院,想要毕业的难度比之前更大。”
贾东旭听了李怀德的话,心里感叹,前世没日没夜学习十二年都没能考上华清大学,现在十条大黄鱼就解决了。果然还是钞能力和大金钱术厉害,比他前世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厉害。更难毕业虽然是困难,但相核对的更难毕业对应的毕业之后待遇更好。
贾东旭说到:“李厂长,虽然华清大学工业学院更难毕业,这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华清大学工业学院肯定比一般的工业大学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可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并且只要努力,我想我可以完成学业。前一段时间我从我岳父家带回来一些土特产,明天送李厂长一些,也尝尝鲜。”
随后,贾东旭和李怀德聊了几句之后就告辞离开,贾东旭出了李怀德办公室之后,也按耐不住的笑了起来。等贾东旭回到车间的时候,易中海就找到贾东旭说到:“东旭,李副厂长找你什么事情,需要我去找杨厂长吗?”
贾东旭听了易中海的话,就说到:“师父,不需要找杨厂长,是好事。刚刚李厂长告诉我,他推荐我去上夜校,并且今年我们轧钢厂的学校是华清大学工业学院。”
易中海看到贾东旭开心的表情,就知道是一件大好事。笑笑的拍拍贾东旭的肩膀,说到:“东旭,今天下工后你去搞点好东西,我去找柱子,今晚我们三家一起聚聚。”经过贾东旭大半年的潜移默化,易中海也习惯了遇到好事聚餐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