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晚餐吃的宾主尽欢,晚餐散场的时候,还剩下一些鱼汤,白菜和十来个二合面馒头。今晚的油水和分量都比较足,即便是九个人吃饭,还是剩下一些。
散场的时候,易中海就说到:“柱子,你帮你东旭哥收拾一下,明天早上你东旭哥家早餐就不需要再做了。”秦淮如听了易中海的话,就说到:“一大爷,就不麻烦柱子了,我收拾就可以,今天晚餐也辛苦柱子了。”
等易中海一家和何雨柱一家都离开后,酒足饭饱的贾张氏就说到:“东旭,明天妈去钓鱼,傻柱的厨艺是真不错,这鱼和甲鱼被他一料理,是真的好吃。多余的还可以要傻柱卖给轧钢厂,还可以有一笔额外收入。”
贾东旭看了一眼贾张氏说道:“妈,钓鱼是一个技术活,要不你看三大爷这么多年钓到鱼的次数有几次。”贾张氏听到贾东旭的话,就说到:“就阎老抠那抠搜样,能钓到鱼就奇怪了。钓鱼是要打窝的,阎老抠恨不得鱼饵都省下,不可能舍得打窝,不打窝能钓鱼就见鬼了。”
贾东旭也是被贾张氏惊呆了,现在这个时代钓鱼打窝的几乎没有,贾张氏是怎么知道的。在一旁秦淮如听了贾张氏的话也很惊讶,就说到:“妈,你还会钓鱼啊,我怎么没听你说过。”
贾张氏听了秦淮如的问话,狠狠的瞪了一眼秦淮如,然后诺诺的说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说是要用白面和酒混当窝料,用这样的窝料打窝才能钓到大鱼。”
秦淮如听了贾张氏的话,就说到:“这多浪费啊,白面和酒可都是稀罕东西,用来打窝,如果钓不到鱼那不亏大了。”突然秦淮如盯着贾东旭说道:“东旭,你不会也用白面和酒打窝了吧。”
贾东旭看着盯着他的秦淮如和贾张氏说道:“妈说的那是有钱人的做法,就现在的饥荒,有几个人舍得拿出酒喝白面来钓鱼,更何况现在的水里几乎没有什么大鱼。最经济实惠的窝料是棒子面和螺丝还有小虾混在一起,螺丝和小虾的量和棒子面的量一样最好,如果棒子面炒香一下效果更好。”
贾张氏和秦淮如听了贾东旭的话,都在心里盘算,这样是不是划算。现在棒子面鸽子市是三毛五一斤,螺蛳和小虾不要钱。一斤棒子面,一斤螺丝和小虾,可以调出两斤窝料。现在一斤以上的鱼是五毛左右一斤,一斤以下的小杂鱼是三毛左右一斤。两斤窝料可以用两天,只要钓上来一斤鱼就可以保本,多余的都是赚的。
贾张氏听了贾东旭的话,就对着秦淮如的说道:“淮如,你现在是炒一斤棒子面,炒的香香的,我们明天去钓鱼。钓到的我们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卖给傻柱。”
贾东旭听了贾张氏的话,没有反驳,现在贾东旭现在有了道德系统,真不缺这点棒子面。并且让贾张氏有活干,不至于整天在家里闹来闹去,极大的减少家庭矛盾。
秦淮如看到贾东旭没有反驳,就到了厨房开始炒棒子面。很快贾家就传出棒子面的香气,并且这个香气很快就穿透了整个四合院。
贾东旭为了让贾张氏钓到鱼,并沉迷于钓鱼,还特意把很多钓鱼的注意事项全部告诉贾张氏,尤其是钓位的选择。贾张氏虽然没钓过鱼,但是人不傻,甚至是有点小聪明,对于贾东旭说到的注意事项,贾张氏都有自己的了解。
第二天贾东旭上班之后,贾张氏带着棒梗去钓鱼,秦淮如带着小当在家里收拾。在出发之前,贾张氏是做足了准备,不但带了水桶,还带了一个麻袋。
贾张氏到了什刹海之后,时间还很早,只有零散的几个人在钓鱼。贾张氏看到钓鱼的人不多,就绕着什刹海选钓位。对于贾东旭说的贾张氏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钓位不选好,一整天都钓不到鱼。贾张氏绕着什刹海走了一千多米,找到了一个很合适的地方。贾张氏怕自己选不好,每一个备选的地方,贾张氏都用手试了水温。贾张氏把选钓位就是温度的选择也是记得清清楚楚,并且还有了自己的理解,利用自己丰富的生活常识完善钓位选择的方法。贾张氏选好钓位之后,就开始按照贾东旭教的开始调窝料,然后开始打窝,打好窝之后,贾张氏就要棒梗自己玩,她要开始钓鱼。为了钓到鱼,贾张氏把贾东旭说的几个重点记得一清二楚,并且特意带了贾东旭昨天留下的泥鳅。
贾张氏没有直接用泥鳅钓甲鱼,而是用小虾米开始钓鱼,贾张氏准备像贾东旭说的那样,先钓几条鱼,然后再钓甲鱼。贾张氏虽然不会钓鱼,但是运气不错,虽然没钓到大鱼,但是一上午钓到了两条小一斤的鱼,小杂鱼钓了十几条,一两到二两不等,总共收获不下四斤鱼。
随着日头的升高,水桶里面的鱼也越来越多,贾张氏也是越钓越开心。中午饭的时候,贾张氏带着鱼和棒梗回到了四合院。秦淮如在家里刚蒸好二合面馒头,馒头还没有熟,正在清洗大白菜叶子,看到贾张氏回来了,就顺手接过水桶。
本来秦淮如以为贾张氏作为新手,能钓上来几条小杂鱼就算不错了。秦淮如接过水桶一看才惊讶的发现贾张氏居然钓起来十多条鱼,更是有两条大的差不多一斤重了。贾张氏看到惊讶的秦淮如就说到:“今天上午收获一般,也就不到四斤鱼,我下午继续去钓。那些小的收拾一下,我们中午和晚上吃,那两条大的,等傻柱回来,让傻柱卖给轧钢厂。”
秦淮如看着一脸兴奋的贾张氏,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之前一个鞋底可以做半个月,现在居然愿意大冷天出去钓鱼。贾张氏的变化让秦淮如觉得不真实,连续掐了几下自己的大腿,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如果贾张氏早这么勤奋,他们家的日子也不会这么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