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年春,徐州“汉桑城”的桑木城门缓缓打开,刘备手扶城楼上的“兴汉”巨弩,弩机上的吕布金戒与“司桑中郎将”铜印在晨露中折射出七彩光晕,宛如当年白门楼的烽烟凝成的不死精魂。阿蝉跪坐在城楼内侧调试“汉威琴”,琴弦以七十二根桑蚕丝合捻而成,每根弦对应着云台二十八将与徐州“护桑义士”的生辰八字,琴身镶嵌的传国玉玺碎渣突然发烫,在琴弦上投出“定”字光影。
“使君,河北急报!”简雍浑身沾满桑果汁闯入,手中的羽檄用桑皮纸包裹,封口蜡印被拇指按出深深的“汉”字凹痕,“袁绍集结十万大军,以‘代天讨汉’为名南下,先锋军已至沛国,随军携带‘天命井’——每口井都刻着‘汉祚当绝’的星象谶语,实则井下埋着蝗虫卵与毒蜂群。”关羽展开舆图,沛国桑田被血色北斗覆盖,每颗“星”位都插着“代汉”皂旗,旗面上的“袁”字竟用桑农鲜血写成。
子时三刻,沛国桑田前线。张飞率“桑甲死士”埋伏在桑林深处,每名死士的护心镜都用桑田土烧制,镜中刻着“光武昆阳”的微缩战图。阿蝉的琴弦突然弹出《广陵散》变调,二十三根琴弦同时绷断——这是她自创的“桑战预警术”,预示袁绍军的“北斗毒阵”已启动。刘备轻抚桑木盾牌,盾面“汉”字图腾由徐州孩童的指纹拼成,盾沿插着七十二根桑枝箭,箭头淬着萤火虫毒素与桑果汁的混合剂。
“看!”关羽指向敌营,袁绍军的“天命井”依次打开,井中腾起绿烟,烟中隐约可见“代汉者袁”的符篆。刘备冷笑,将金戒嵌入盾牌“天权”位,盾牌突然爆燃,桑木纹理间渗出乳白色汁液——那是徐州百姓用十年时间培育的“灭毒桑”精华。汁液随夜风飘向敌营,竟将绿烟凝成“汉”字毒雾,反卷向袁绍军的“北斗阵”。
寅时,桑田深处传来闷雷般的鸭鸣。曹操的“护民骑”从右翼杀出,每匹战马的马鞍都垫着桑木纤维,马蹬刻着“治”字与“汉”字交缠的纹路。刘备挥剑斩断敌军粮道,剑锋掠过桑树枝桠,竟在月光下映出“昆阳之战”的全息投影——那是阿蝉用琴弦振动百万桑叶特制的“幻战术”,袁绍军士兵竟对着投影中的“汉家铁骑”四散奔逃。
“本初还是不明白,”曹操在中军帐擦拭“魏王剑”,剑身上的桑纹与刘备的金戒产生共鸣,“当年袁术败在桑火,如今他败在桑毒——这天下的‘天命’,从来都在桑树根里,不在他刻的破石头上。”他指向地图上的“天命井”群,那里已被曹军的“驱毒鸭”踏成废墟,“某让人在鸭掌绑了‘汉’字铁印,踩过的地方,永远长不出毒草。”
卯时,袁绍军的“北斗阵”彻底崩溃。刘备站在桑田高处,看士兵们用敌军“代汉”皂旗包裹伤兵,旗上的“袁”字被桑果汁染成“汉”色。阿蝉的琴弦滴着露水,奏出《汉家战歌》的雄浑变调,与桑木弩机的轰鸣、驱毒鸭的嘎嘎声合鸣,竟在天际织出“定”字云气。远处的曹军大营,曹操望着天边的“汉”字云气,手中的“治”字玉珏突然迸裂,裂片上的纹路与刘备掌中的金戒严丝合缝,拼成完整的“汉”字。
辰时,打扫战场的士兵在袁绍帅帐发现《北斗灭汉详图》,里面详述如何用桑田毒雾制造“汉祚中绝”的天象,配图中传国玉玺被沉入“天命井”,与蝗虫卵、毒蜂蛹混为一体。刘备将详图掷入燃烧的“代汉”皂旗堆,火苗突然腾起三丈高,在灰烬中显形“汉”字——那是由萤火虫尸体、桑木灰与袁绍军的断矛共同组成的铁血图腾。
巳时,刘备在沛国桑田召开“定汉大会”。他身着用袁绍军败旗改制的“桑战袍”,袍角绣着“一造大汉”的金色桑枝,腰间悬挂的“桑汉剑”剑柄处镶嵌着从“天命井”中捞出的传国玉玺碎渣。阿蝉奏响新制的“定汉琴”,琴弦由袁绍军的弓弦、曹操军的马鞭与徐州百姓的护桑带合捻而成,音波所过之处,桑田中的萤火虫齐齐振翅,在阳光下拼出“汉威远震”的光影。
“诸位!”刘备的声音穿透桑海,“当年高祖斩蛇起义,用的是赤帝子之威;光武昆阳破敌,借的是桑林之神;今日某定汉桑战,靠的不是星象天命,是诸位手中的桑木剑、脚下的桑田土、心中的汉家魂!”他扬起手中的桑枝箭,“这箭杆上的每道刻痕,都是百姓的血;这箭头的每滴毒液,都是士族的泪——汉家天下,就是要这样一寸桑田一寸血地拼出来!”
话音未落,沛国百姓潮水般涌入会场,每人手中都举着“护汉”火把。火把用桑枝扎成,顶端绑着浸过松脂的桑皮纸,火苗在风中摇曳,竟组成“定汉”二字的巨型光阵。阿蝉的“定汉琴”与百姓的欢呼声产生共振,桑田中的桑树竟集体发出“嗡嗡”轰鸣,树叶上的露水震落,在地面汇成“汉”字溪流,流向袁绍军溃败的方向。
建安七年冬,徐州至许都的桑田驿道彻底贯通。刘备在驿道中点建立“定汉碑”,碑身用袁绍军的断戈、曹操军的废盾与徐州桑木合铸,正面刻着“一造大汉,桑战定鼎”,背面刻着参与此战的三万六千名桑农姓名。每当夜幕降临,碑身镶嵌的萤火虫陶罐便会亮起,罐底“汉祚永固”的刻字与天上的北斗星遥相呼应,却比任何星辰都更明亮温暖。
远在邺城的袁绍听闻“定汉碑”落成,竟一病不起。他望着案头的“天命”算盘,算珠已被桑虫蛀空,算盘框上不知何时被刻上“汉”字——那是徐州百姓用桑枝在他战败当晚留下的警告。而在许都,曹操抚摸着“定汉碑”拓片,对荀彧笑道:“玄德这一仗,打出了汉家骨血——桑田为甲,百姓为兵,这样的‘汉’,才是打不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