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一番详谈后,很快便达成了共识,在小城市,很多项目确实很难落地,不光有硬环境,还有软实力,方方面面的限制太多了。
投资需谨慎,这话放在任何地方,都永远不会过时。
将乔安和张琼楼等人送回孝城后,林东升和苏文浅又回到了河西镇上。
为了方便他四处拜年,苏文浅还是将大奔还给了林东升,自己只需要坐父亲的老爷车就好。
本来他也打算趁过年的时间,帮苏建安换一辆好点的代步车,但是对方没有答应。
结果他独自开车回家的路上,居然也看到了一辆崭新的大奔。
两人会车的瞬间,都看清了彼此的模样,赶紧将车停在了路边。
“孙超,没想到你也回来了!”林东升惊喜地说道。
“好兄弟,几年不见,你都长这么高了,吕顺这个大坑货,居然说你今年不回,我就没有打扰。”孙超走过来,热情地与他相拥。
“本来是没空回的,临时放了个假,昨天下午才到的家,回来赶了个年饭。不过,你存了我的电话,下次可以直接打电话问一下的。”林东升说道。
“别人的电话好打,你这种大忙人,那电话可不一定能打通。”孙超调侃道。
林东升苦笑道:“你都已经开上大奔了,应该能理解我不接电话的苦衷。”
“哈哈,我还好吧,知道我不是你这种全国闻名的大善人,敢直接求到我这里的人,很少。”孙超说道。
“有空吗,找个地方喝杯茶,一起聊会儿?”林东升主动提议道。
“今天不行,已经答应要去一个亲戚家了,明天你有空吗?”孙超问道。
“上午拜年,下午见一个领导,时间不定。”林东升有些为难。
“你这次回来,在家里呆几天?”孙超问道。
“可能呆到初六左右吧,后面几天要和我姐她们去一趟香城那边,顺便见几位老师和朋友。”林东升说道。
“唉,父母年纪大了,我们也慢慢成了拜年的主力,难得有几日清闲了,我江城那边的修车店,初六就要开门营业,也呆不了几天了。”孙超叹道。
“你几点回家,要不晚点我直接去你家吧。”林东升说道。
“够呛,我家的亲戚都喜欢喝酒,我去了难免要喝上几杯,很可能明早才能回来。”孙超无奈地说道。
“那也没事,君子之交淡如水,咱们就此别过,各忙各的,回头有空了,再单独问一下。”林东升说道。
“我先打个电话,难得碰上一次,再聊半个小时。”孙超说完,就主动给亲戚那边打了个电话。
打完电话后,孙超笑着说道:“当初听吕顺说你开上大奔了,就寻思着有一天,我也要买上一辆,结果后来才发现,买得起大奔,和开得起大奔,完全是两回事。”
“哈哈,如今能开上大奔了,资产应该已经过千万了吧?”林东升笑着问道。
孙超听到这话,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了,才点了点头,低声说道:“要是别人这么说,我肯定是不会承认的,一直说的是贷款买的,但是你嘛,哈哈。”
“很厉害了,虽然没有读书,也凭自己的能力和本领,闯出了一番事业,汽修店还是能赚到钱的。”林东升夸赞道。
“是啊,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了,不过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只怪吕顺这家伙不争气,居然能把店子整黄了。”孙超有点怒其不争。
林东升见状,只好将当初自己看到的场景,告诉了孙超。
“搞服务行业的人,如果没有服务意识,那确实干不长久,现在不管干什么事,口碑太重要了。”孙超听了,当即说道。
“对了,你结婚了没?”林东升顺嘴问道。
“大哥,我只是看着显得有点老成,年龄也比你大不了多少,咋就得结婚了?”孙超无语道。
“呵呵,可能是我一直有个女朋友,家人老催婚的缘故,就总觉得你们也快了。”林东升回道。
“还是那个苏文浅吗?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也快四年了,这都要整整十年了,中途就没考虑换一个?”孙超故意挤兑他。
“为啥要换,我觉得她挺好的,你呢,如今也算有钱人了,没有女人看上你?”林东升有点不信。
“当然有,不过,我没看上她们,我要找个高学历的,以后生出的孩子,读书最好能像你一样聪明。”孙超说道。
“我总觉得你在故意占便宜……”林东升黑着脸说道。
“哈哈哈哈,初中时你可老实呢,现在也精明多了,你们清北有没有智商超高的女生,帮我介绍一下?”孙超问道。
“自然是有的,但眼光也绝对不低,你至少得将个人资产再加个零才行。”林东升笑道。
“正常,那我只能继续努力了,再拼上几年,还是有那么一丝希望的。”孙超说道。
不知不觉,两人就站在寒风凛冽的路边,兴高采烈地聊了半个多小时。
看到孙超的亲戚又打来了电话,林东升只好说道:“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吧,有空再聊,没空就找机会再打打电话。”
“可以可以,必须滴。你这家伙,足够聪明,我什么也不担心,只希望你注意好身体,走了!”孙超再次与他拥抱了一下,才发动车子,疾驰而去。
林东升坐回车子后,又在路边发了会儿呆。
年少的友谊,往往是最纯粹的,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还是能一见如故,坦诚相待,无话不谈,这感觉,很好。
更让他开心的是,孙超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事业有成,混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汽修店老板,也相当不易了。
后面几天,林东升忙着四处拜年,也确实没找到与孙超再聚的时间。
苏建安担心他临时有事,会突然返京,直接将镇里领导的饭局,安排在了初五晚上。
在苏建安的介绍下,林东升勉强和他们混了个脸熟,不过,关于投资或者办厂的事情,他并没有当场给出肯定的回答。
但是镇领导的有一句话,却让他印象非常深刻。
“虽然都知道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普通老百姓也都以为我们是为了求政绩,其实也不尽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凡有点追求的人,都希望自己能通过推动镇上经济的发展,来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
一瞬间,林东升就想起了屈原在《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是啊,不管是在镇里还是村里,诸多民生的问题,最终根源都是本地经济发展的问题。
平日里,他可以尽量做到不管不顾,但却做不到视而不见!
这也让他再次意识到,财富多到一定的规模,往往不是享受的开始,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更重的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