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霜重,太庙阶前铜表凝露。丈二尺三寸斜影如墨线,剖开青砖缝间残雪。露珠沿表身滑坠,触地时\"叮\"然有声,竟在霜面蚀出浑天黄道环痕。
环痕中央,青铜观蝶币浸露浮起,币面牛宿星图流转,星官瞳仁映出承露盘底\"人正历元\"篆文,字迹漫血。
\"血篆噬露!\"丹霞广袖翻卷。袖中五色丝贯入承露盘残骸,丝线贲卦纹灼燃盘底。
火舌舔舐处,盘底铜胎显《周礼》\"土圭法\"阴刻,刻痕间突涌玄水——水中沉浮周昭王軿车藻井残片,\"辰弗集房\"日食血记遇水化蛇,蛇缠铜表!
表影剧颤。影端\"子午\"刻痕游出墨链,链环相扣成汉武帝冕旒十二垂旒。
旒珠碰撞间,太庙十二梁柱迸裂,藻井《禹贡》九州舆图坍落,图中岱宗峰峦忽凸如拳,峰顶刺出张衡地动仪蟾蜍舌信,信梢卷向阶前黍田——
田垄间垂穗观蝶币尽数飞旋!万币啮咬蟾舌,币面牛宿星芒汇作光刃,刃光劈开蟾目。目眦崩裂处,未央宫前殿幻景再现:司马迁掌中墨斗炸裂,墨瀑淹没铜圭量天尺。
尺上\"牛初\"刻痕浮起,竟化黑龙破墨而出,龙爪攫住冕旒垂旒!
\"历锁交缠!\"楚云归剑引风雷。剑锷桃蕊新绽,落瓣触龙鳞即燃。火龙翻腾,鳞间《太初历》简片焦卷剥落,片片显\"日法八十一\"血篆。
血珠滚落阶石,凝作洛书九宫格。宫格\"五\"位陷渊,渊底浮起文王蓍草园虚影——百茎蓍草齐折,草根渗出伯邑考焦尾琴冰弦残丝。
林昊毫不犹豫地将铜臂猛然贯入渊眼之中!刹那间,一股强大的力量从渊眼中喷涌而出,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试图将林昊的手臂吞噬。
然而,林昊的铜臂却坚如磐石,稳稳地插入渊眼之中。与此同时,他手臂上原本翠绿的黍苗突然开始枯萎,九穗黍苗迅速变得枯黄,仿佛失去了生命的气息。
就在黍苗完全枯萎的瞬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黍苗的枯芯突然爆裂开来,从中竟然结出了一把青铜矩尺!
这把矩尺通体呈现出古铜色,上面刻满了神秘的纹路,而在矩尺的一端,一个奇异的\"环矩图\"纹正以惊人的速度旋转着,如同一个巨大的旋涡。
这个\"环矩图\"纹似乎具有强大的吸力,它如饥似渴地吞噬着周围的玄水。玄水被吸入\"环矩图\"纹后,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被这个神秘的图案彻底消化掉了。
涡心浮出灵台丞铜印,印钮龟蛇交纽处突生裂隙,隙间潼关桃瓣纷落如雨。
瓣雨触及地宫蟾蜍遗骸,蟾背青铜疙瘩绽裂,孔内喷出《甘石星经》星流。
星流撞向九宫格。格网尽碎,碎芒凝成盖天七衡。衡环心晷影铜表斜倾,表身裂纹游出武王克商日耒尖残骸——
尖沾牧野血,血绘牛宿泣目图!血目突睁,瞳光射穿七衡环,环外忽现浑天仪赤道真形。
赤道环上,青铜蟾蜍真身长啸。啸声震落承露盘,盘内积露倾注环中。露流洗出环面铭文,正是落下闳手书\"天体如弹丸\"。
五字忽化银丸飞旋,丸内映出长安城元日盛景:百姓仰观正位冬至朝阳,而灵台深处,一滴新露正坠向空置的承露盘。
\"露凝天枢!\"丹霞玉簪指天。簪尾带起缀玉面罩残片,玉璜间晨光流泻,光中太史令虚影执圭而立。
圭端量天尺影斜投,恰与阶前铜表影重合——双影交叠处,青铜观蝶币腾空炸裂!
亿万碎屑悬浮。每粒碎屑皆显星图一角:
- 一屑浮周原甲骨\"癸酉卜\"灼纹
- 一屑旋《九章》少广术开方解
- 一屑沉司马迁血泪谶语墨迹
碎屑汇流成河,河中浮出青铜浑天仪完璧之形。仪体环箍间,牛宿星官垂首,额间朱砂痣绽裂,痣内滴落玄露一滴。
露坠承露盘。
\"叮——\"
清音响彻太庙。盘内积露忽凝冰晶,晶中封着\"人正历元\"小篆真形。冰晶映日,虹光漫过阶前:
- 铜表影纹归正
- 黍田穗垂金粟
- 龟蛇重盘印钮
- 玄水退归九渊
楚云归归剑入鞘。鞘身桃纹尽褪,显\"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古篆。篆文游动化赤鲤,鱼衔冰晶跃入承露盘。
盘中虹光骤敛,唯见清露盈盈,露心浮一粒黍,黍上刻\"正朔承天\"鸟虫书。
东方既白,太史令虚影执圭长揖。揖毕化青烟,烟散处,青铜观蝶币完好置于盘心,币面牛宿星官抬首,瞳中映出万里澄空。
阶下忽传钟鸣。太庙门启,执戟郎分列,丹墀尽头,九重冕旒下伸出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掌心承露盘青光流转。
\"历成。\"
楚云归抚剑低语。鞘内龙吟不绝,似有万千畴人执筹而歌,声穿云霄。